optical 发表于 2017-2-12 23:30

20170212Z郑州挑战天狼伴星

本帖最后由 optical 于 2017-2-12 23:37 编辑

趁周末有空,架起镜子去挑战一下天狼伴星。很久以前都想着去挑战这个伴星了,只是一直没有做功课,可能以前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认的出来。这回挑战之前找了下资料,线确认伴星在什么位置,这样有的放矢,会好很多。专门找了一个这样的图,17年伴星的位置其实非常有利于观测。


架好镜子后,直接上到360倍去看,开始一看,天狼一团绒球。视宁不好,尤其风一吹,本来还有点艾里斑意思的绒球立马就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绒球。由于天顶镜是左右反,上下正,我就往右边去找。这时候正好9点,伴星应该在天狼的正右边。就这么一找,还真找到了。距离主星距离还真不算短,主星的衍射环并没有延伸到伴星的位置,大概只延伸到上面那个图6角秒的那个位置,就是说中间还有一段距离。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星亮度太高了,伴星那暗弱的身影,风随便一吹就不见踪影了。只有在风静下的那一刻才能看到它的存在。说实话,真得感谢是赶上了观测伴星的好时间,11角秒的距离是非常大的距离了。如果赶在96年那时候,恐怕就是非常好的视宁12寸镜子也很困难甚至不可能了。
看了一会儿后,想顺便给拍下吧,毕竟口说无凭,21点21分开拍,12寸施卡直焦。ASI224,增益390,20毫秒,320x240拍了6000帧,叠加50%。


直接叠加后的效果,目视主星并不是一片白,而是一个绒球,除了这个和左右相反就比较接近目视效果。隐隐约约,风一吹就不见了。

暴力锐化一下

RGB对齐下,更清楚了

为了验证伴星身份,测量伴星到主星中心大概40个像素。3000mm焦距下,每个像素0.257角秒。40个像素是10.2角秒。和最上面的图基本吻合。



虫洞 发表于 2017-2-13 06:02

你好:
“3000mm焦距下,每个像素0.257角秒。40个像素是10.2角秒。和最上面的图基本吻合。”一直不会算也搞不大清楚焦距和象素间的关系。 是否可以给讲解下:
1。如果是直焦情况下,象素和角秒是怎么换算和求解的啊?
2。如果加上不同焦距的目镜,那又该怎么进行计算啊?

另外,是不是在计算的时候还要考虑CCD芯片的某些参数啊?

弼马温1984 发表于 2017-2-13 07:34

严谨的观测记录,赞一个

弼马温1984 发表于 2017-2-13 07:34

严谨的观测记录,赞一个

wyc880822 发表于 2017-2-13 08:37

赞一个

optical 发表于 2017-2-13 09:22

虫洞 发表于 2017-2-13 06:02
你好:
“3000mm焦距下,每个像素0.257角秒。40个像素是10.2角秒。和最上面的图基本吻合。”一直不会算也 ...

直焦的时候,因为角度很小,传感器尺寸除以焦距就等于tan(视角)。可以算出224传感器对应的视角宽度为0.0932度,就是335.5角秒。横向有1304个像素,每个像素约0.257角秒。40个像素就是0.257*40=10.29角秒。
用目镜的时候,就是目镜视场中的视角除以放大倍率就可以了。虽然说用理论计算没问题,但实际上由于每个人实际估测能力的差别,并且目镜焦距很多情况都与标称焦距有一定误差,加上如果用巴洛的话,很多巴洛实际放大倍率和延长距离有关,导致整个系统的实际放大倍率和计算值都会有出入。所以目视的时候,基本只能估算了。实际目视观测要准确的话,最好还是在目镜的孔径光阑处加一个标尺。这样就可以和CCD算法一样了。

hhbb 发表于 2017-2-13 09:25

写的不错!

老AK 发表于 2017-2-13 09:29

赞赞赞,有时间我也得用c11挑战一下了

skyczheng 发表于 2017-2-13 09:41

有机会要挑战下

凝眸星空 发表于 2017-2-13 09:41

很棒的观测记录,而且能拍下来分享,真是了不起!

lovez3 发表于 2017-2-13 09:45

不错!~

optical 发表于 2017-2-13 10:03

老AK 发表于 2017-2-13 09:29
赞赞赞,有时间我也得用c11挑战一下了

感觉这样的距离已经不叫挑战了,毕竟已经跑出衍射环那么远了,昨晚那么一般的视宁都能看到,C11肯定没问题。改日再试试传说中的南河三,那角距和伴星的亮度,这个心里真没底了。

老AK 发表于 2017-2-13 10:04

optical 发表于 2017-2-13 10:03
感觉这样的距离已经不叫挑战了,毕竟已经跑出衍射环那么远了,昨晚那么一般的视宁都能看到,C11肯定没问 ...

嗯,就算积累经验了

最后的恐龙 发表于 2017-2-13 14:14

看来我也要找机会挑战一下了

虫洞 发表于 2017-2-13 14:42

optical 发表于 2017-2-13 09:22
直焦的时候,因为角度很小,传感器尺寸除以焦距就等于tan(视角)。可以算出224传感器对应的视角宽度为0.09 ...

感谢细致的讲解啊{:5_288:}!
但是我还没有明白这里:

传感器尺寸:4.8mm * 3.6mm
对角线:6.09mm

这是224CCD 的参数,是应该用 6.09/3000 焦距, 还是用 4.8mm/3000焦距啊?我怎么把这两个都试了,都得不到你给的结果呢?你在回答的时候还打了Tan, 是代表三角函数里的 Tangent 正切吗?数学很不好{:5_284:} 麻烦你把公式再写一下啊

optical 发表于 2017-2-13 16:05

虫洞 发表于 2017-2-13 14:42
感谢细致的讲解啊!
但是我还没有明白这里:



用任意一个直角边,4.8或者3.6。当然,你不嫌麻烦,用6.09算也没问题,只是最后你除以像素的时候,就要除以对角线上的像素数量了。像素尺寸是3.75,3.75x1304实际上是4.89。4.89/3000=0.00163。用计算器算出其反正切值是0.093度(单位要用度,不要用成弧度,如果是弧度要再乘以57.3系数)。4.89的宽度对应的视角就是335角秒。再除以1304个像,每个就是0.257了。

天阶夜色凉如水 发表于 2017-2-13 16:56

记录详细 准确 论坛里最有价值的贴子就是楼主的这种贴 对所有同好都是宝贵的资源

wondreams 发表于 2017-2-16 09:20

赞楼主,这样的观测记录很适合我这样的小白学习!

glmlin 发表于 2017-2-17 16:44

哥,你在郑州哪观测了

曾潇 发表于 2017-2-18 18:29

你好,我在郑州上学,楼主是郑州哪里的……可以去找你玩儿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70212Z郑州挑战天狼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