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儿圈儿 发表于 2017-2-21 14:57

皮科罗米尼环形山

Piccolomini,A
皮科罗米尼:1508-1578年,意大利主教、天文学家。
月球坐标:(32°E,30°S)
皮科罗米尼环形山直径:89千米,深度4.2千米,具有复杂和突出的梯田形貌的壁。在中心有一个复杂的中心峰,和附近的山峰形成了一个极具特征的十字形山谷。


作者采用信达DOB10 GOTO,米德5x巴罗镜,QHYCCD QHY5Ⅲ290MM背照式高清天文摄像机,宇隆R滤镜拍摄,地点:北京通州。拍摄时间2017年2月3日





点评:


提升行星摄影效果的关键方法包括


1.使用尽量大口径的望远镜


对于理想的光学望远镜,口径越大,其细节分辨率也会越高。这是原理是因为光学系统的衍射分辨率极限造成。口径越小的望远镜,产生的衍射艾利光斑会越大,从而影响图像细节。望远镜的衍射分辨率本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λ为波长,D为望远镜口径。




2.克服大气抖动对高倍拍摄产生的影响。


在地面对宇宙中的目标进行拍摄,大气抖动是一个影响分辨能力的重要因素。当您使用望远镜观看远处目标时,就会发现景象始终处于晃动,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发射望远镜到太空中进行观测的原因之一。


通过提高相机帧率,让相机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进行曝光,也可以减小大气的抖动对图像的影响。当然,帧率提高以后,曝光时间就会相应的变短(例如,帧率为10帧每秒的时候,曝光时间最长能到100毫秒,而当帧率为50帧每秒的时候,曝光时间最长只能达到20毫秒了)。由于曝光时间短,每一帧所获得的目标亮度就低,因此相机灵敏度越高,噪声越低,对于图像的信噪比就越好。在本图中作者采用了QHY5III290M这款背照式行星摄像机,具有最低0.7个电子的超低读出噪声,背照式芯片通过将感光区结构倒置,避免了之前处于芯片正面的电极对光的吸收,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QHY5III290M在1920*1080全分辨率下135帧每秒也能实现高帧率拍摄。


3.使用合适的滤镜
黑白相机:搭配专门的黑白行星相机拍摄行星,同时需要搭配LRGB滤镜,单通道拍摄,后期叠加处理合成彩色,可以得到更高性价比的影像。而Optolong推出的R系列LRGB更适合天文拍摄,其特点是:齐焦LRGB设计,在拍摄不同通道的时候不再重新对焦;AR减反膜设计,减少了二次反射。
彩色相机:由于光害、大气等的干扰,选择彩色相机拍摄行星时,摄影师往往会选择R滤镜或者是IR滤镜进行拍摄,有效的过滤干扰。


4.进行叠加和锐化等后期处理


使用Registax6叠加以后,进行锐化之前和之后的图像。Registax6是一个著名的行星摄影天文软件,通过叠加大量的视频帧,并且对视频帧的图像质量进行筛选,去除受大气抖动影响严重的模糊帧,叠加以后提高图像的信噪比,然后施加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锐化,将目标的细节体现出来。



天文摄影师简介


宗海阳,网名:大麦芽,出生在北京通州。从小喜欢看天文类的纪录片,一直以天文为梦想并坚持到现在。2012年11月7日购买了第一台望远镜---信达130/650,并用这台望远镜拍摄到太阳黑子、水星、金星、月亮、火星、木星和土星,2014年8月15日,在家人的支持下购买了信达DOB10,并用这台望远镜拍摄到天王星和海王星,在2014年10月30日成功把太阳系内几大天体拍摄完成。
大麦芽是北京地区著名的行星摄影爱好者,善于寻找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视宁度好的机会,获得细节和信噪比俱佳的行星摄影作品。他的微博是http://weibo.com/u/2149765774




agandong4 发表于 2017-2-21 16:51

顶一波,看牧夫ID明白了一切{:2_19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皮科罗米尼环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