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侠们答疑解惑:小行星带为什么没有聚成大行星呢?
请大侠们答疑解惑:小行星带为什么没有聚成大行星呢?在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已经发现了120,437颗小行星,估计多达55万颗。正统的行星形成理论,是说在太阳系星云里,地球的原始物质依靠物质本身具有的万有引力相互吸引陷缩成地球。或者说有一个星子吸引其它物质形成地球。于是,同一个原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系形成了。行星系的形成理论虽然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引起物质的聚集、坍缩,形成球形的行星和卫星,甚至光环。太阳当然也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形成的,只是无缘无故地体积大了而已。1781年,根据提丢斯-波德法则,柏林天文台的台长波德提出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也许还有一颗行星。1801年,西西里和皮亚齐发现了2.77 AU处谷神星(Ceres),1802年,天文学家奥伯斯发现了智神星(Pallas),1807年,又发现了婚神星、灶神星。后来又发现了众多的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它们都在同一个轨道上公转、自转。里侧和外侧的物质都形成了大行星系,为什么小行星带没有形成大行星系?小行星带的存在挑战了正统的行星形成理论。天文学家们回答说,小行星带的存在是木星在作怪。木星的万有引力破坏了小行星带的物质聚集。原来,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间,有许多地方与木星有强烈的轨道共振。星子在这个区域受到太强烈的摄动因而不能成为行星,只能一如往昔的继续绕着太阳公转。奇怪的是,木星却允许小行星带形成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而且不破坏土星带的物质聚集。这种选择性执法原来天上也有。亲爱的网友们:这是为什么?好像是把小行星带所有加在一起才是谷神星的2-3倍 学习了 靠万有引力不能完成物质积聚!
围绕一个大天体的物质,如果因为万有引力互相摄动并相会,相会速度一定大于他们之间的逃逸速度!
因此,仅凭单一的万有引力,围绕一个大天体的碎片环会互相碰撞形成更小的碎片,最终形成稳定的光环。 是什么力量聚集起物质,形成星球啊?正统的科学理论说是万有引力。但又回答不了星球为什么会自转、为什么这里密集哪里稀疏、物质从哪里来的。 不同的观点还有:第十行星大爆炸分解成了千万颗小行星,谷神星的姊妹星相互碰撞、解体成千万颗小行星。可是,它们都解释不了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的外缘以富含碳质的颜色偏红而且反照率非常低的C-型小行星为主,占总数的75%以上;在中间2.7天文单位的轨道上分布着M-型铁-镍小行星,约占总数的8%;靠近火星的内侧,距离太阳2.5天文单位,以含硅的高反射率的S-型小行星较为常见,约占17%。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7-4-12 08:39
是什么力量聚集起物质,形成星球啊?正统的科学理论说是万有引力。但又回答不了星球为什么会自转、为什么这 ...
流体力!
当主星原始星云直径很大、密度很小的时候,云内的岩石、冰雪球等块状物相互接近时产生的流体作用力。 楼主提的这个问题,我在两年前就在怀疑了。苦于我的一些想法没有证据去证明,也不符合正统科学理论。我一直在怀疑小行星带是不是就是太阳在宇宙中行进时的轨道。而那些小行星是太阳喷发在轨道上的产物。所以小行星带是双层的。 NASA官方表示,大约有16%的近地小行星都存在类似的卫星系统。2001年就发现西尔维亚(Sylvia)小行星的第1颗卫星,2005年又发现它的第二颗卫星,命名为罗缪勒斯(Romulus)和拉穆斯(Ramus)。西尔维亚是土豆形的,长380公里,宽280公里。罗缪勒斯约18公里,在半径1360公里轨道上每87.6小时转一圈。拉穆斯约7公里,在半径710公里轨道上每33小时转一圈。
艾达(Ida)小行星具有卫星达克泰耳(Dactyl)。艾达形如山芋,大小为56×15公里,卫星达克泰耳仅约5公里大,它们相距100公里。
该多一些这样发问的爱好者 尘埃聚成岩石必然要经得起高压这一阶段,这说明小行星只能是由行星碎裂而成,铁镍的质的小行星就是星核,它们不可能是由星尘直接聚集而来的。 因为木星的引力扰动让星子无法聚合形成一颗行星,封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