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先生昨天逝世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昆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6 日 16 时 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黄昆1919年9月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为浙江嘉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西南联大,获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布列斯托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论文,理论上预言"黄散射 "。1951年,黄昆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为1963年国际上拉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一种元激发──极化激元,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黄方程”。1947-1952年,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合著《晶格动力学》一书,此书成为固体物理学的经典著作,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书。
195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参与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为重点发展我国半导体事业参与提出具体规划及实施的紧急措施。
黄昆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致力于凝聚态物理科学研究和教育,以勤奋、严谨、严于律已和诲人不倦而著称。黄昆对晶格动力学和声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字与多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散射理论、晶格振动长波唯象方程、二维体系光学声子模联系在一起。他是"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黄昆还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工作,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的一位开创者,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
黄昆还著有《固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半导体物理学》,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77年,黄昆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十多年中,他与年轻的同事合作,先后在多声子跃迁理论和量子阱超晶格理论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以他为学术带头人,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并发展了我国在这一材料学和固体物理学中的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 2001年与王选一起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悼念 大学学固体物理学时知道的黄昆,值得尊敬的学者. 一代宗师。 :( 默哀。。。。。。 悼念 又一颗星星陨落了 :cry: :cry: 而且是巨星。 哀悼 而且是巨星。
是哦 dakudanao 哀悼。。。 昨天看到央视一台晚间新闻报道,追悼黄老的业绩.
他默默的走了,没有世界名人的轰动.
我一直在想,这是他老人家希望的......
可时至今日,还是不能忘却那默默的短暂辞别:cry: 青岛市天协也有个黄昆 :arrow: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