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照明区域、副镜尺寸与“摄影版”
本帖最后由 弼马温1984 于 2017-8-19 22:15 编辑以前在mynewton软件上看到一个参数:100% illuminated field(下称100区域),搞不清是什么概念。
问过一些高手,限于理解能力有限,一知半解,前几天在CN上看到几个图,才完全明白了
http://www.cloudynights.com/photopost/data/500/19446illumination3.gif
http://www.cloudynights.com/photopost/data/500/19446100_illumination.gif
我的理解:
1、100区域受限于副镜大小。
2、对于目视而言,要求100区域大于瞳孔,mynewton默认值12,应该绰绰有余。
3、对于摄影而言,要求100区域大于感光元件。通常说的“支不支持全幅”就是说100区域是否大于全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43mm),这通常就是牛反中所谓“摄影版”和普通版的区别。
4、以小黑为例,普通版副镜的最小理论值是41,摄影版是66。
若有错误,请指点,谢谢!
涨姿势了 学习了,看来好多的细节不仔细追究不行啊。 学习下, 虽然英文看不懂。!! 请问,从原理上是如何计算的?
想尝试用 114F450 的牛反,用半幅的微单拍摄,不知道怎样计算需要的副镜尺寸。
2、对于目视而言,要求100区域大于瞳孔,mynewton默认值12,应该绰绰有余。全照明区域对应的应该是目镜视场光阑直径,和瞳孔大小没什么关系,出瞳直径=目镜焦距/焦比。
下图是同一主镜三个不同尺寸副镜的对比
DolphinHu 发表于 2020-11-26 22:52
请问,从原理上是如何计算的?
想尝试用 114F450 的牛反,用半幅的微单拍摄,不知道怎样计算需要的副镜尺寸 ...
副镜尺寸=副镜后截距/焦比+(1-副镜后截距/焦距)*全照明像场直径
例如口径500,F4.5,后截距300的牛反,apsc画幅对角线21,那此时需要的副镜尺寸=300/4.5+(1-300/2250)*21=84.87mm
此时使用短轴直径85mm的副镜就可以满足apsc画幅的需要。
我算出来了,需要短轴是52mm的副镜。 本帖最后由 MegaPirateNG 于 2020-11-27 09:29 编辑
iamzyzxq 发表于 2020-11-27 00:28
全照明区域对应的应该是目镜视场光阑直径,和瞳孔大小没什么关系,出瞳直径=目镜焦距/焦比。
下图是同一主 ...
谢谢。
之前也被上面的说法误导了,看了回复终于弄明白了。
对于通光口径大于12毫米的目镜,会损失视场角,对吧。
例如,使用 20mm 60度视场角的目镜,需要21mm.
12mm 相当于视场角只有 34 度了。
MegaPirateNG 发表于 2020-11-27 09:16
谢谢。
之前也被上面的说法误导了,看了回复终于弄明白了。
对于通光口径大于12毫米的目镜,会损失视场角 ...
不会损失视场角。
全照明区域的意思是在此区域内每一处照明均能达到100%,也就是说当目镜通光口径大于全照明区域直径时,视场周边会减光,反之则视场内照明均匀。
例如上面那张图中,32英寸F3的牛顿镜,中间那张折线图是不同副镜的离轴照明对比,
蓝色折线代表最小能允许的副镜尺寸176mm,视场中心亮度最高,视场边缘亮度最低,照明大约呈线性下降,
橙色曲线代表副镜尺寸195mm时的情况,视场中央半径约12mm的区域内亮度最高且均匀,区域之外逐渐下降,
土黄色直线代表副镜尺寸215mm时的情况,此时在设定的46mm区域内已经实现全照明。
一般来说摄影需要全照明区域直径大于等于感光元件对角线,而人眼最敏感的区域就是视场中心,目视的话影响不大,而且增大全照明区域的代价是增大遮挡,减少总进光量,影响极限分辨率,特别是观测行星的镜子需要的反而是尽量小的副镜以最大程度增加分辨率和视场中心的亮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