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视觉极限,行星目镜分析
由于用途的不同,天文的目镜一般也分成几类。 1。深空观察目镜。
2。行星观察目镜。
3。摄星用目镜。
虽然有以上的分类,但不是说这几种目镜之间在实际使用中是不可替代,划分只是按照通常的各种题材观察的特点而言。
这里要分析的是行星观察目镜的特点和目前市场的几类代表产品。
一般来说,行星观察要求高反差,锐利和准确的色调传递,要具备这些特点,目镜一般要
1。构成经可能的简单。
这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光线传递的损失,降低目镜内部各镜片单元之间的光线反射,从来提高反差。
简单的结构以蔡司的Monocentric 为最,光学结构上3片透镜构成一组,只有2个空气面,但是这种结构视角狭窄,只有30度左右,透过它们观察就好像透过一根管子去看。
目前这种结构,据我所知似乎只有两种产品销售,一种是大名鼎鼎的TMB super mono,还有一种是俄罗斯制造的,两种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视角较宽阔,约为32度左右,后者视角狭窄,只有28度,但是后者的eyeref等于两倍的目镜焦距,比前者的0.85目镜焦距的eyeref强不少。
没有Monocentric 结构这么“变态“是蔡司的ortho目镜,这种目镜结构上比Monocentric 多了一片接眼玻璃单元,整个结构是2组4片,4个空气面,42度左右的表现视场,Ortho结构是相对折衷一种结构,光学素质非常高,表现视场也比Monocentric 大不少,eyeref大致等于目镜焦距的0.8X左右。
但是Ortho目镜和Monocentric 一样制造困难,特别是中短焦点目镜透镜的研磨和胶合(3片胶合)按照日本人说法完全是“名人技”,由于这种结构目镜的中短焦距镜片单元直径都很小,这在过去需要熟练的工人去控制透镜的研磨精度,在过去采用热熔胶粘合的年代,3片胶合完全要考校工人的素质,并且还要保证最后3片玻璃的完全同芯,所以一般来说中长焦距的这类目镜,过去各个厂家的差距不大,但是短焦距的这类目镜,名厂和普通厂的素质相差明显。
目前世界上能够保证质量的,还在生产Ortho结构目镜的厂家只有日本了,日本的谷光学为美国UO公司的OEM的此类目镜,以低廉的价格和极高的素质获得行星观察者的喜爱。
Plossls目镜也是一种2组4片的结构,是奥地利人发明的,它和Ortho不同,是两片胶合镜片分成两组,降低了组装的要求,同时降低的成本,由于结构简单,如果能采用较为优质的光学玻璃和镀膜,以及组装技术,PL目镜也可以在行星观察上获得不逊色于ortho目镜的素质,PL的表现视场比Ortho要大一点,达到50度,但是eyeref短一点,通常只有目镜焦距的0.7X左右。
目前较好的PL生产厂家有美国的Televue和Meade,Televue的PL系列和Meade的4000 SP系列都是很好的PL结构目镜。
此外还有诸如pentax 的XO系列,这是种改良的Ortho结构,结构中已经没有3片胶合结构,取而代之的是3组单元的,包含2片胶合透镜的结构。
2。 要保证优质的镀膜技术
镀膜技术的好坏不言而喻,像目前pentax的XO系列连胶合面都采用特种镀膜的厂家似乎没有。
3。光学玻璃的厚度和纯净度
好的行星目镜要尽可能的采用较薄的镜片单元,这从设计上来说就需要多采用高折射率的玻璃,但是高折射玻璃的光学结构,似乎在保持色彩还原上较为困难,这当然可以后期靠镀膜校正一部分。
实际和坊间的说法是:
1. 高折射玻璃的多采用,容易造成偏黄色色彩表现。
2。靠镀膜校正,容易造成光线透过率的下降。
3。德国的肖特光学玻璃和日本诸如pentax等名厂采用的光学玻璃可以保证很“纯白”特性。
4。组装工艺
一般来说,日本制造或者德国制造较能保证这点,其他地区的制造的产品,需要厂家严格的品控来管理了。
最后是几种产品的点评。
1。TMB super mono
比较担心的是短焦点镜片单元的研磨和组装精度,还有就是这类目镜不封边(似乎是德国光学的特点,我的几个老蔡司镜头都这样),另外TMB的胶合面也不镀膜,理论上认为胶合面也有可能产生玄光,当然也许TMB肚子的改良设计可以避免这点。
一些日本的用户认为,super mono似乎不比pentax XO有可见的光学优势,并且背景还没有XO黑。
2。Pentax XO
产品种类太少,只有两个规格,eyeref也短。
当然光学素质极高。
3。UO FMC ortho系列
C/P最好的行星目镜。
4。Televue PL系列
优点是做工精细,边缘素质高,缺点是镀膜不算完美。 谢谢小蔡同志的精彩文章,已经加精华帖!
在这里我说说自己的观点,行星目镜和深空目镜最大区别是畸变和视场,行星目镜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视场,但是需要平场,而畸变尽可能最小。而深空目镜在追求大视场时候,会适当对畸变做一些牺牲。还有一个就是渐晕的问题了…… 谢谢斑竹,Ortho的意思就是没有各种像差,像场平坦的意思。
现在最好的行星目镜结构居然还是几乎100年前的设计,可以看出ABBE有多伟大了。
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是目镜素质的提高,不如花点时间等seeing的变好,seeing的提升对观察效果的提升要比在这些顶级的目镜间换来试去,管用的多。 :P 好文!
我添一点纸上谈兵的意见。
关于那个Monocentric目镜,俄罗斯的好像是Intes出品的,缺点是镀膜太差。
TV的PL目镜,似乎口碑比较好的是PL15, 不过还是有偏暖的问题。 俄羅斯的東西不能買,用料沒話説,但做工實在不敢恭維。 俄罗斯的STEINHEIL triplet 6,9,12目镜。 OR的像场平正度还不能让人满意的,要完全大达到像场平坦,还需要加入适应的弯月透镜,进行校证! 前段时间收到了几只工业显微的目镜,广角设计,但是边缘成像不佳,郁闷~ing AP好像也有几款昂贵的行星目镜,似乎没有什么人用。 super PL? 人们往往重视物镜.忽视目镜.其实两者重要性相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