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天文望远镜
我认为望远镜其实不有搞成圆的,可以搞成长长的长方条形。它的主反射镜可以做成长条形的抛物镜。这样成本就减轻了不小。例如越做大的主反射镜越是减轻费用。可能有人认为这么一条狭窄的反射镜有什么用呢?他可能不明白望远镜的解释度和主镜的直径有密切关系,主镜的直径越大解释度就越高。那么长条形的抛物镜的直径就是它的长度本身。又有人说那这么狭窄的一条光影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这是对我的误解,只要长条形的抛物镜对准目标后就能得到狭窄的一条光影象,然后长条形的抛物镜以对称轴作自转,每转一个角度就得到一条光影象。再后把它旋转半周所得的景象合成一个全象就成了。这种方式能做出比现在大得多的望远镜,正因为它的主反射镜是长条形的抛物镜,磨制镜片比旧式的容易得多,而且可以把直径做到一百米也可以,因为镜片只是长长的一条。而旧式的反射镜就不能造到这么大了,无论技术还是条件也不可能造出来,真的造出来恐怕要整个国家的财政款项全用上也不够呢?现在最大的只有八米直径。不知各位专家意建如何,请多多指教。 星系是运动的,跟踪是问题。
镜子运动的精度及频率有很高的要求;难以达到实用阶段。
进光量只不过是镜带反射的。观测星等不会有多大的提高。
不过思路新颖,应当鼓励!
一点错误
长条形状的镜面也是形成完整的像,不必旋转合成楼主再想想
你去看看球面光学就知道了,想法很新颖,^_^就是严重不现实,实际的制作使用中能作到吗,至少现在做不到。 剪一个长方形的洞挡在物镜前,看看星像和衍射环是什么形状,你就明白为什么物镜都是圆的了。加工起来也并不容易
这样一个长条镜片,加工起来要比圆形麻烦得多,而且它只是一个长条,光力只是一个完整圆形镜片的几分之一或更少,其实旋转并没有意义,因为即便是这样一个镜,也可以成完整的像,旋转时不但要求旋转轴的精度,同时不管旋转在什么位置,都是一个长条形镜片成像,不会等同于圆形镜片的光力。想法是很新颖,但是无法实现(至少我觉得是这样,更不好安装) 望远镜的分辨能力一般是由衍射限制的。对于圆形的主镜,表现为受主镜口径的限制。而对于矩形的主镜则由最短边限制。所以一般情况下没人会用非圆形的主镜。
而且要造出高精度的矩形抛物面镜,好象最便宜的办法是先磨一个大圆镜,然后切割为矩形。成本上很不合算。
不过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值得鼓励。旋转的望远镜可以在太空实现。
老外倒是有用镜面不锈钢板拼反射镜的,主镜和副镜十字正交。在哪个站点上看到的我忘
这种方案如何保证足够的结构和面形精度让人头大。 磨制的难度太大了,而且实用价值不高。现在好象没人用这样的,否则早有光学家实验过。 最初由 过马路 发表望远镜的分辨能力一般是由衍射限制的。对于圆形的主镜,表现为受主镜口径的限制。而对于矩形的主镜则由最短边限制。所以一般情况下没人会用非圆形的主镜。
而且要造出高精度的矩形抛物面镜,好象最便宜的办法是先...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你有没有看清楚我的上文,我所说的长条形矩形主镜分辨能力的确是受最短边限制。但我又在后面加上了它观测天体时是以对称轴旋转半周所收集的光线重叠成像的。这种成像和直径同样大小的圆形主镜成的像清释度是一样(所以要旋转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收集光线来成像,而不是为了成完整的像)。只不过问题是它不是同一时刻成的像,而是隔了数秒钟重叠而成的像。只要旋转速度足够快,再加上用电脑将滞后的像修正就可以了。你所说的磨制高精度的矩形抛物面镜的办法听上去好像没有道理,现在磨制镜片是用电脑控制的高精度机械来完成任务,只要正确地编写代表镜片表面弧度的公式(这另说吧)就可以做出来,当然机械部件还要更改一下才行。我相信用专门为磨制这种镜片而设计的机械来生产这种镜片,成本肯定比圆的要便宜,而且越大越便宜。
有创意,但请看我的分析。
不旋转时,成像为长条形,像的长边对应于镜的短边。旋转后,像也旋转,最后合成的像会是什么样子呢?自己可以想象了。
可能相当于口径等于短边的小物镜。遗憾。
回复: 有创意,但请看我的分析。
最初由 GCR 发表不旋转时,成像为长条形,像的长边对应于镜的短边。
旋转后,像也旋转,最后合成的像会是什么样子呢?自己可以想象了。
可能相当于口径等于短边的小物镜。遗憾。
不是吧小兄弟,你的想象力真的另我感到惊叹,你有没有照过镜子呀!难道镜子旋转时你在镜子里的影象会跟随转动吗?(你不相信,可以拿一块长长的镜子试一下,转动镜子看看你在里边的像会不会跟随转动)以这为基础,试想一下就算用上长条抛物面镜,假如你在镜子中成的像是倒像(这同距离有关在这不详述)那么你把镜子倒过来,难道会见倒你在镜子中成的像是正的吗?所以只要长矩形抛物面反射镜准确无误地对着要观测的物体,然后以自己的对称轴为轴旋转,无论转到那个角度成的像也是一样的。然后将各个角度成的像合成一幅图像,其清释度等同于直径相等的圆形抛物面镜成的像(其实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当长矩形抛物面镜快速旋转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块圆形抛物面镜的虚像。当然在实际望远镜运行中,无须要旋转这么快,只要几十秒转半周就行了;因为一般天体相对背景的运行速度不会很快)。:confused: :cool:
我说的成像是指对恒星的衍射像.
这下不会有误解了吧? 建议温习一下光学. 难度你们说的圆形望远镜就不会衍射吗?这正如单缝实验会衍射,难道你的圆孔实验就不会衍射吗?况且我设计的望远镜还未到单缝这么窄的地步。(这里我不和你讨论衍射的光学原理,因为这样解决不了问题的核心)就是衍射像也一样可以用这方式做到,把长条形抛物面反射镜各个角度成的像合成一幅图像。不信你自己试一下,不过不能照上面那位读者那样,只把望远镜(一定要是反射式的望远镜,不能用折射式的望远镜)的口庶成长条形。而是把镜子庶成长条形,把所有光线经过的地方都庶成长条形。然后对着远方的物体拍照。再转动再拍照,然后把拍下来的片子输入电脑,用软件合成。不过这方法没有真正的那样好,因为这是中间经过冲晒,图像质量己经下降了许多。我的观点
其实成像不会是长条形,这个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你可以人为将反射镜遮盖成矩形,会发现像除了变暗了,不会有其他形状上的变化,更不存在会随镜子转动,因为他的设想是让镜子沿光轴转动。但是,这样转动的结果不会等同于大口径望远镜的光力,也就是说,它只能相当于它的实际面积折换成相同面积的圆形镜的光力,当然对分辨率的增加我还不敢妄言否定。
对于前者(光力不等同于大口径观点),我可以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我们假设用感光胶片接受来自反射镜的光线,一面10米的镜子,面积是78.5平方米,感光1秒,先用78.5*1来表示接受到的光量;而一个长10米、宽1米的矩形镜面积是10平方米,沿光轴方向高速旋转,同样感光1秒,在1秒钟内可以用理论分开的任何一个单位时间里,都是只有10平方米的镜片成像,所以接受到的“光量”只有10*1。
这样说好象还有点抽象,我们把这1秒钟放大,变成100份,而假设镜片每“一份”时间转动一圈的一百分之一,那么在每份时间里,成像镜片面积都是10平方米,所以“100份”时间的光量是10*1,而一个直径10米的镜子,在这“100份”时间里每一份都是78.5平方米的成像镜片面积。
所以,这样的镜子只能说想法很新颖,但是却不现实,也没有现实的使用意义。
回复: 我的观点
最初由 新疆刘振宏 发表其实成像不会是长条形,这个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你可以人为将反射镜遮盖成矩形,会发现像除了变暗了,不会有其他形状上的变化,更不存在会随镜子转动,因为他的设想是让镜子沿光轴转动。
但是,这样转动的结果不会等...
这位兄台,你好。听你这番话后,我对你所说的有些地方实在不甚明白。你上文说《当然对分辨率的增加我还不敢妄言否定》但最后又说这种望远镜《但是却不现实,也没有现实的使用意义》。既然认为分瓣率会增加,那怎么没使用意义呢?它明显至少也比同等面积的圆面镜要好一点点儿啦!这也是小小的进步吧。你这后又用胶片的感光(感光时间同为一秒钟)来说光量只是原来的几分之一。那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为什么不用长条形镜感光十秒钟和圆形的镜感光一秒钟相比较呢?因为长条形镜片不一定要快速转动,可以慢慢转动把每一个角度感光时间延长一些(因为天体相对于背景来说速度不会很快,特殊的先不讨论)总之用长条形镜感光时间比你用同直径的圆面镜要长几倍,就能接收到同等的光量。因为在同一视角下感光,感光时间越长不一定越好。但我这旋转的长条镜接受的光线显然不是来自同一视角,因它的位置不断发生旋转变化,接收光线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我指的是相对长一点);而圆的镜不论感光多长时间都是同一视角,接收光线的时间越长就不一定效果越好了。请多多指点,望能继续讨论。
停止空谈
这样下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做个样机出来八
牛顿当年就是用自己的望远镜来发言的
他与惠更斯、虎克等人关于光学的争论就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种望远镜是可能的
集光力不高,但分辩率有可能高,就象用多台望远镜做干涉望远镜一样。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过我认为集光力怎说呢?普通望远镜的集光是在同一时刻将不同角度的光线集中到感光胶片上,而这种长条形抛物面反射镜是在不同的时刻将不同角度的光线集中到感光胶片上;只是时间上有差别,而集光方面则同样是把不同角度的光线聚焦到感光胶片上,所以正常来说集光度是一样的(可能只是差很小的一点)。上面有位人兄说不如把它搞出来,再实验一下就知道谁错谁对了。其实我有过这样的想法,但由于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完成这个实验,所以拿到这里来讨论一下,让对这方面有兴趣又有条件的人士去搞这贡实验。可能有人会说原来你只是空口讲,自己不动手去干。其实不是的,我己经在上面完成了这种望远镜的论证了,剩下的就由有识之士去完成这贡既不艰苦奋又增长知识的任务。欢迎你们对我的设想有什么疑问的再继续讨论,使它补充完整或使它死亡。不过要使它死亡得经过我这关哟!回复
我在前面说的现在说明一下: 在前面用感光举例只是证明这个旋转镜片的光力只相当于同直径圆形镜片的几分之一。关于设计者所说旋转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个矩形镜片只要加工精确,它得到的像和旋转得到的像是相同的,既没有亮度的增加,也不会有分辨率的提高。
共同探讨,谨代表个人观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