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再谈黄道十二宫和十二中气日期的融会—兼答曾一平教授的质疑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318-319页《十二次》引述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史家钱宝琮发表在《思想时代》43期,1947《论二十八宿之来源》,钱老认为,十二次的划分原是基于二十八宿的四宫,(及四象),每宫各分三次。由于四宫所跨的赤经广度并不均匀,所以十二次的赤经广度也参差不齐。不过后来就发展成按赤道度数等分的制度。《汉书˚律历志》中载有十二次起迄度数,它们是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以后一直沿用这种分划原则。不过因岁差的影响,起迄度数是逐渐变化的。明末以后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如译摩羯宫为星纪宫等。但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精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天黄道(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与天赤道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约呈23度27分,黄道十二宫与十二中气(关键性节气)均是每30度划分为1段,1个星座相当于1个中气加1个节气。各英汉辞书中黄道十二宫的日期固定;我国各历书上的节气有标至时辰或标至分钟的,貌似精确,各年同名节气间以及相邻冬至间(岁实)跟回归年之间均时有出入,但十二中气的时间均在对应的黄道十二宫的日期附近,进一步证明了钱老的科学论断:因岁差的逐渐变化,明末以后十二次各宫的起点从2000年前以十二节气为起点,改为以十二中气为起点。
西安章潜五教授首创将节气固定于20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笔者先后据1901-2028年和1901-2100年统计发现,各年同名节气的日期随岁月逐渐趋前,如冬至21世纪的众数日期为12月21日,1901-2028年和1901-2100年均是12月22日,这是由于1900年减闰后,2000年未减闰的的缘故,如此,十二中气跟黄道十二宫的日期更趋一致。各英汉辞书中的少数星座日期有些许出入,可能是由于观测统计时期不同;建议黄道十二宫和十二中气统一采用19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完全能满足农业、医学保健和一般人的需要,方便记忆、使用和交流。跟章教授数次通信交流切磋,都赞同19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为妥。参见下表(红色日期)。
夏至附近每两个节气均相距31天左右,冬至附近每两个节气均相距30天左右,为曾教授以往注重过的《连大月历》和笔者《永久历》的大小月次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英汉多功能词典黄道十二宫与同名节气众数日期对比表
节气 章潜五* [%] 章潜五# ;周书先[%]; 十二宫日期
小寒 01/05 01/05 01/05
大寒 01/20 01/20 01/20 宝瓶座 01/20
立春 02/04 02/04 02/04
雨水 02/18 02/18 02/19 双鱼座 02/19
惊蛰 03/06 03/05 03/05
春分 03/21 03/20 03/21 白羊座 03/21
清明 04/05 04/04 04/05
谷雨 04/20 04/20 04/20 金牛座 04/20
立夏 05/05 05/05 05/05
小满 05/21 05/21 05/21 双子座 05/51
芒种 06/05 06/05 06/06
夏至 06/21 06/21 06/21 巨蟹座 06/21
小暑 07/07 07/07 07/07
大暑 07/23 07/22 07/23 狮子座 07/23
立秋 08/07 08/07 08/07
处暑 08/23 08/23 08/23 室女座 08/23
白露 09/07 09/07 09/08
秋分 09/23 09/23 09/23 天秤座 09/23
寒露 10/08 10/08 10/08
霜降 10/23 10/23 10/23 天蝎座 10/23
立冬 11/07 11/07 11/07
小雪 11/22 11/22 11/22 人马座 11/22
大雪 12/07 12/07 12/07
冬至 12/21 12/21 12/22 摩羯座 12/22
注:章潜五* 参见1997年2月《历信息汇编》36页,附表2 世界历法(建议方案)配用节气历表的日期统计;
该期《校庆贺卡》[第1期附赠资料]的《节气历表》注:“今用近200年(1901-2100)的数据,算得其众数列成简表供查”。其中雨水为2月19芒种为6月6日,冬至为12月22日,余与附表2相同。
章潜五# 参见历法改革研究会《献给21世纪的礼物•世界历新方案 》1997年7月编印的《中国节气历表》 12宫和12星座不一样的.....连这都分不清!纯属乱扯!MK? :shock:
--T_C
T_C
这是啥表情 :roll:
T_C
这是啥表情 :roll:
是指我啊,我用曳子的ID发帖......... :twisted: 此人可真有耐性啊 :x :x
发这么多帖,你不累,我都替你累了 :rol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