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叠加后照片的曝光量
记得我前一段有问大家过这个问题,后来自己想了想,得出结论是,叠加不能增加曝光量。可以假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以1/60s拍摄月面,叠加20张,那么如果叠加可以增加曝光量,总的曝光时间就变成1/3s,那这张照片岂不是过曝了?但许多同好的顶级照片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但叠加有什么好处呢?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可以大大增加信噪比(S/N)。
所以我们可以用高ISO拍摄,单张的话有效信息和噪声都随曝光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通过叠加,各张照片随机分布的噪点就互相抵消,最终噪点的影响就大大减小,而有效信息则在同一位置不断增强。这才是叠加的最终目的。
但我这样考虑的话,有点不明白高手AQ同好用EOS20D拍摄的很漂亮的深空,都写着的累计曝光时间是什么意思了。希望大家赐教~ 叠加是可以增加曝光量的,只是不能简单的1+1=2罢了,从实际效果上看大概1+1+1=2.5的关系。至于为何如此我也不太清楚
曝光量是光线的累积量,可以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或者叠加(等效于延长时间)来实现 如果是用全手动的PS叠加,就要降低2张照片(假设就2张叠加)的不透明度,而2张照片各自的不透明度之和应该为100%,这样的话不又变成原来的亮度了么? 疊加只是減噪,不會增加訊號.
而疊加10張10秒曝光的相片, 訊噪比是低於1張100秒曝光的相片, 而且前者的亮度是不及後者的.
而疊加10張10秒曝光的相片, 訊噪比是低於1張100秒曝光的相片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信号的增加速度比噪点的速度大吗?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信号的增加速度比噪点的速度大吗?好像就是這個原因. 詳細資料要找專業的網站呢. 如果是用全手动的PS叠加,就要降低2张照片(假设就2张叠加)的不透明度,而2张照片各自的不透明度之和应该为100%,这样的话不又变成原来的亮度了么?
ps中的不透明度调整不是单纯的亮度调整 ,是在降低亮度、反差的同时保留一部分图片信息和图像细节。由于ps的图像叠加算法,叠加后增加的亮度并不是真正的图像亮度
由于ps的图像叠加算法,叠加后增加的亮度并不是真正的图像亮度
这个可以通过色阶,曲线重新调。
registax的算法跟PS一样吗? registax只对校准周围区域的像素进行运算,其他比如天空暗区背景影响不大。但后期同样要做色阶调整。请教过一些高手,很多人都只调整色阶 ,曲线运算据说会丢失一些细节,不过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毕竟没条件拍出高分辨率的深空 :cry: 色阶和曲线运用的好可以增加细节的。
有一篇文章,请看
http://www.ifa.hawaii.edu/~wang/chinese/articles/digital_process_3/tone_adjust2/tone_adjust2.htm 请问这片文章之前的影象调整(1)能提供一下吗? http://www.ifa.hawaii.edu/~wang/chinese/articles/digital_process_3/tone_adjust/tone_adjust.html 谢谢!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