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还有一点?
由于反射镜的结构,它的镜筒消光不会很好? 反射镜不能消除一切像差,一个完美的抛物面反射镜在观测远处的平行光时是没有像差的,但观测近景时由于光线不平行的原因会有像差的。反射镜(非球面,制作精良)的像质还是不如APO镜呢?我个人认为如果镜面真是完美的那原因就是在镀膜上。可能是镀膜的厚度不均匀,反光率低。 我们说的当然是无限远处的物体。镀膜是个非常有可能的理由,可是这层膜应该是非常薄的呀。
我的困惑(关于反射镜和折射镜)
从理论上讲,是不是完美的反射镜(非球面)应该比APO镜像质更好?是不是从理论上说反射镜(非球面)可以消除一切像差?可是为什么反射镜(非球面,制作精良)的像质还是不如APO镜呢? 可以看到,理想的非球面(即抛物面)的像差特性是不太好的,原因是随偏轴成一次增加,而并非2次增加。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小的区域,
里面的像差趋向于0。要减小相差,要么增大焦比,但这对大口径的很笨重;
要么减小成像/观测区域,这有时办不到。
当然,加上改正镜是很好的办法,而且改正镜只与焦比有关,不同口径相同焦比的可以通用。
相比之下,APO镜子可以在很大的焦平面范围做到像差非常小,接近X轴。 理想抛物面望远镜像差曲线(像差指焦平面点像长直径)。
更详细的分析见《星空观测者》杂志今年第4期;) 反射镜的主要弱点有两点:
副镜的遮挡: 副镜的衍射造成成像的下降,使反射式望远镜无法成为一个理想的光学系统。现在发展了一种偏轴反射式望远镜消除了副镜的遮挡但价格昂贵,而且彗差无法解决。而一个充份矫正的APO镜则接近理想.
镀膜对光的漫射也会降低反差。
相反,反射镜可以达到比折射镜更高的精度,但由于衍射的限制,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就够了,无限提高精度并不能带来像质的提高。 理论上讲,一个完美的抛物面反射镜在观测远处的平行光时,并且在轴上是没有像差的。
偏轴以后像差增加很快。
相同加工精度
相同加工精度,反射镜不可能达到折射镜的像质,反射镜要有更高,这与折射和反射的成像有关。反射镜没有色差,是优点,但是像质会因为加工精度的限制,没有折射镜像锐利。TO:过马路
第一张片子在星点周围有残余色差!这是发表这此像片的原网站http://galaxyphoto.com/gallery.html你自已慢慢比较吧。 施密特镜镜子的确不错,但只能摄影,不能观测,而且手续复杂。
别的不说,那非平面的“焦平面”就够烦人的了。 第一张不象是折射镜拍的, 亮星呈“星”状
应该是反射镜拍的。(有副镜架的衍射)
史密特镜同样有中央的遮挡,成像和反差是比不过同口径的APO的。
不是所有的反射镜都比折射镜差!
不是所有的反射镜的成像都比APO镜差!史密特镜的成像就非常理想。由史密特镜的结构可知它是无球差、无色差、无彗差、无像散,非常的完美。只是场曲是以系统的球心为半径,所以当胶片同样弯曲时场曲也是不存在的!下面是第一张是Meade 6"APO镜所拍像片和第二张是Meade 12" 史密特镜所拍像片的比较。http://galaxyphoto.com/jw_andromeda_6.JPG http://galaxyphoto.com/jw_andromeda_12.JPG 果然我发现了这行字:
"(Some of these have been enhanced with images from the
Meade 12" Schmidt Camera) "
这张照片是不同望远镜的多底叠加的,分别由6“折射和12”反射拍的。
这就解释了“副镜架的衍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