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012 发表于 2006-1-16 11:48

zt一个25年的梦 访美“星尘”项目设计者邹哲博士

  新华网洛杉矶1月14日电(记者陈勇)当美国宇航局的“星尘”号飞船携带着彗星“维尔特二号”的样本即将返回地球时,一位65岁的华人科学家正期待自己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他就是邹哲博士,美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星尘”项目的设计者和副首席科学家。日前,当记者通过电话找到正在犹他州腹地等候“星尘”号返回舱的邹哲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刻我等了25年。”

  邹哲博士出生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少年时期经历动荡,在20世纪50年代来到美国边打工边读书,接连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获得学位,此后一直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宇宙工程研究。

  一个计划提案13次

  谈到自己提出的“星尘”计划,邹哲的话匣子就收不住:“我1981年就首次提出了这个构思,但直到1986年才被宇航局接受,这已经是我的第13次提案了。”

  他在介绍这个计划的时代背景时说,当时“哈雷”彗星回归,才使美国宇航局开始重视彗星,否则提案还可能夭折。他说,不少科学家提出了研究计划,而他的“星尘”计划因为构思巧妙、成本低而获得支持,并成为美宇航局旨在以低成本探索宇宙的“发现”计划的一部分。

  “我当时想的是,如何不登陆彗核就能捕获彗星的物质粒子样本,”邹哲说,“要登陆的话成本非常高,大约一万磅的推进剂才能把一磅重的载荷送上去。我设想一个较简单的飞船,能借助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和彗星近距离交会,取得样本后飞回地球。”

  如何捕捉太空中高速运动的彗星物质粒子呢?邹哲自己设计了一种介质——硅气溶胶网格,他比作“苍蝇拍”,而喷气推进实验室则较文雅地被比作“网球拍”。

  这是一种由99.8%空气和0.2%硅组成的超轻物质,“几乎可以在空中浮起来”。邹哲解释说,这样的物质“可以像拍苍蝇一样粘住和保存彗星物质粒子,还不影响粒子本身的特性,回到地球上可以研究”,这个“苍蝇拍”还可以捕获从人马座星系来的星际间尘埃粒子,可谓一物两用。

  探索彗星“非常有趣”

  “星尘”是继“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宇航局第二个取回外星球物质样本的太空探索项目,也是美国第一个专门探索彗星的项目。邹哲说:“彗星是目前我们知道最有趣的天体,探索彗星非常有趣。”

  他解释说,研究彗星会揭示太阳系诞生和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彗星是太阳系诞生时的残余物质组成的,来源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里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200多摄氏度,比较好地保存了45亿年前刚诞生时的状态。

  而“星尘”号飞船探测的彗星“维尔特二号”尤其“有趣”。邹哲解释说,这颗彗星是在1974年才被发现来到太阳系内圈的,它可能受到了土星的引力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在太阳系内圈才运行了5个周期,相比之下“哈雷”彗星已在太阳系内侧转了不少圈了。

  “这就意味着,彗星的物质变动很少,大部分还保持着太阳系初生时的状态。如果采集其样本,可能获得很罕见的数据,”邹哲说。

  当记者问到,他已65岁了,为什么还要在宇航局控制现场奔波时,邹哲大笑着说:“我当然应该到现场,我等了多少年了!”

yang012 发表于 2006-1-16 11:57

带回彗星样品 美国“星尘”号飞船成功着陆(图)

  中新网1月15日电 在太空中飞行了7年之久后,装有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于北京时间15日18时12分在美国犹他州沙漠着陆。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彗星样品带回地球,人们期望通过对这些样品的分析研究,获得关于彗星乃至整个太阳系在46亿年前起源的信息。
  
  1999年2月,美国发射了无人驾驶宇宙飞船“星尘”号彗星探测器,它已在太空中飞行了46.3亿公里,“星尘”号携带着从太阳系边缘一颗彗星威尔德2号上采得的彗星尘埃样本返回地球。与此同时,“星尘”号带回了天文学家们了解46亿年前行星形成的线索。
  
  威尔德2号彗星直径只有5公里,一直停留在太阳系边缘,直到最近才进入太阳系内部。2004年1月初,“星尘”号成功地在距离威尔德2号彗星150公里的地方收集到彗核发出的物质。
  
  彗星被认为是行星构成后的剩余物质,由宇宙尘埃和冰组成。撞击彗星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地球上的水以及生命诞生的奥秘。美国宇航局强调“星尘号”太空舱十分坚固,但是他们还是谨慎地选择着陆地点,防止在进行研究前,彗星样本就被毁坏了。
  
  此次返回地面的是“星尘”飞船所携带的取样返回容器,重45.8公斤,直径为0.811米,从彗核附近收集的物质以及在太阳系中收集的星际尘埃都放在这个容器中。

yang012 发表于 2006-1-17 11:03

星尘主策划邹哲:太空探索中国定能赶上美国(图)

  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当地时间17日正式开启“星尘”号返回舱,取出它在历时七年的“太空之旅”中为人类收集的彗星微粒及星际尘埃图片。在15日刚刚以漂亮的“软着陆”回归地球后,“星尘”号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珍贵宝藏?

  “我希望这些样本能对我们的疑问有所解答。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过程?”“星尘”计划的主策划师兼副首席科学家邹哲告诉早报。作为该项目唯一的华裔科学家,邹哲在昨日接受早报专访时表示,他将守候在NASA位于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和同事们一起亲手打开舱门。”

  此前一直在犹他州大沙漠(登陆点)里奔波忙碌的邹哲坦言,自己着实“累坏了”。休斯敦时间16日凌晨1点,他扯着略带嘶哑的嗓音告诉记者,自己刚从犹他州飞抵休斯敦,第二天准备赶到约翰逊航天中心“迎接”密封舱的开启。“经过25年的奋斗,我会好好享受这收获的一刻。”邹哲表示。

  在顺利回收“星尘”号样本后,邹哲透露他目前的职务是“星尘”计划的行星考察经理。此后的六个月中,他将和另外160名科学家合作,分析采集到的“维尔特二号”彗星微粒、星际尘埃微粒的样本。“这些样本非常珍贵,或许在未来10到20年,我们手头唯一的研究线索就是它们了。”邹哲说,“这将开启我们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许未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发起另一次‘星尘’计划。”

  对于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邹哲表示,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告诉所有华人:“看,我做到了!谁说华人不能研究尖端科学?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认定华人“天资聪颖”的邹哲表示,自己相信“中国人一定会在太空探索中赶上美国的脚步”。
  
  邹哲:“埋首科研我根本不在乎种族歧视”

  当地时间17日,在美国宇航局(NASA)位于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科学家将首次一睹珍贵的天外宝藏———NASA“星尘”计划的核心成员将打开15日安全返回地球的密封舱,取出飞船在7年太空旅程中收集的彗星微粒图片。

  “到时候,我将和同事们一起亲手打开舱门。”“星尘”计划的主策划师兼副首席科学家,该项目惟一的华人科学家邹哲(PeterTsou)向早报记者表示。作为一手策划执行“星尘”号的灵魂人物,邹哲此前一直在返回舱完成“软着陆”的犹他州大沙漠奔波忙碌。尽管他坦言自己“累坏了”,但这位65岁的科学家却在收到早报记者的邮件后,毫不犹豫地答应接受专访,并在落脚后第一时间内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

  由于时差关系,电话那头正是休斯敦时间凌晨1点。邹哲扯着略带嘶哑的嗓音告诉记者,他刚从犹他州飞抵休斯敦,第二天准备赶到约翰逊航天中心“迎接”密封舱的开启。“经过25年的奋斗,我会好好享受这收获的一刻。”

  25年磨一剑

  东方早报:作为气凝胶的首创者,您在“星尘”计划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邹哲:“星尘”计划,也就是用气凝胶组成的尘埃采集器捕获彗星微粒,这是我的创意。从1981年提出计划到技术开发,再到成功“兜售”,我花了整整14年才让NASA接受这个计划。1995年,NASA从29组专家提案里选中“星尘”作为太空发现计划(Discovery)的第四个项目。

  NASA的每个太空项目都由不同的人负责不同层面的事务,因此会出现好多头衔。“星尘”计划的首席科学家(PI)布朗李是这个项目对内对外的代表,专门负责做出决策,担任主发言人。另外,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而我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星尘”计划,在担任副发言人的同时,全程参与了主要科研工作。

  东方早报:您在NASA接受自己的方案前,曾经历过12次失败,当时有没有想过放弃?

  邹哲:(笑)我当然考虑过。但首先,科学研究者不会轻言放弃,因为研究一个课题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苦功,这意味着从转换到另一个研究课题会浪费双倍的时间。

  事实上,在被NASA回绝后,我曾向许多地方推销过这个计划。例如欧洲空间局(ESA)、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后来合并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对于这个安全、节省经费的彗星物质采集计划,日本当时非常感兴趣,可惜他们的火箭推动力无法将飞船发射到彗星那么远的地方,最后只能作罢。

  一个航天计划被接受与否,并不仅仅和它本身的优劣有关,还会牵涉到当时的环境以及经费等复杂问题。当我再次回到NASA,第13次提出方案时,正值NASA全面改革推出“发现”计划之际。因此我的方案很幸运地被选中了。

不在乎歧视

  东方早报:作为“星尘”计划的主要功臣,少数族裔的身份会否使您在高科技领域的工作进展艰难,或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邹哲:不公正的现象随处都有,在NASA内部,这种情况也因人而异。我确实知道,有个别NASA的高层官员带有非常严重的种族偏见,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怀着平等之心。事实上,我的上司就是个特别开明的人,他对少数族裔的科学家反而会多加帮助。

  坦白地讲,种族歧视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觉得只要是人,难免会有偏见,就像中国也有“外省人”、“外地人”的说法一样。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只要能把握科研机会,种族歧视并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被抛到脑后。在我埋首钻研的时候,我根本不在乎歧视。

  不少在美国工作的华人华裔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够公平。而我的态度却是“逆流而上”。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克服障碍;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先超越目标。

  东方早报:美国华裔科学家近年来频频被控“窃取科技成果”,曾令不少追求“美国梦”的华裔精英倍感挫折。您曾对此表示,“要用行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清白”,现在您认为自己做到了吗?

  邹哲:在美国科学界里,走在最前沿的华裔身影少之又少。很多天资聪颖的华人都会选择念技术含量很足的工程科目,毕业后找一份稳当、没有太多竞争的工作。他们总是很“安静”,不会过多抛头露面,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分工作。

  华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或是内向的性格,总会令他们的天赋受到限制。一些人不得不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演讲或开会讨论。我希望能鼓励更多华人,对自己要更有自信。我希望自己能告诉所有华人:看,我做到了!谁说华人不能研究尖端科学?华人也能做到!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7月可能到北京开会

  东方早报:拿到“星尘”号收集的太空微粒后,您有什么进一步的研究计划?邹哲:我目前的职务是“星尘”计划的行星考察经理,此后的6个月中,我将和另外160名科学家合作,分析采集到的“维尔特二号”彗星微粒、星际尘埃微粒的样本。希望这些样本能有助于解开我心中的一些疑问,例如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等等。这些样本非常珍贵,或许在未来10到20年,我们手头惟一的研究线索就是它们了。这将开启我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许未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发起另一次“星尘”计划。

  听说第36届空间科学大会(COSPAR)将于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我希望届时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大会,也能让我回故乡看看。

  东方早报:您对中美合作进行太空探索有何看法?

  邹哲:太空探索不仅需要技术和智慧,也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我始终相信,只要有良好的研究环境,中国人一定会在太空探索中赶上美国的脚步。太空科研很艰难,道路也很崎岖,这是我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感慨。

  花絮

  邹哲:想不起出生地

  在所有中文介绍里,邹哲都被称为“华裔科学家”,事实上,他并不是生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而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华人。

  然而对于童年的记忆,邹哲似乎已经很模糊了。当记者问及他的出生地时,这位科学家犹豫地答道:“我只记得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我跟着家人四处逃避战乱,去过很多地方……”

  (来源:东方早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t一个25年的梦 访美“星尘”项目设计者邹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