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雅士的球面镜抛光检测
要搞一面比较精的球面镜,用来帮助检测平面镜的。正在进行中,这是刚才测试的情况。之后还有进一步抛光后的检测报告各位。 已经不错了,再稍微休整下 已经不错了,再稍微休整下请看完成的。焦点上可看出镜面有一点污迹。 很不错了 请看沥青胎加热压模方法,100W电加热器配30-110度温控器。上部还压了重物。 请教一下是如何拍摄的 从刀口阴影图上看有塌边,不知道大小.
从光栅图上看,塌边可能大于1/3个波长(估计的,4个条纹时,弯曲半个条纹约1/5个波长).
拍一张4个条纹的图看一看.条纹多了精度更低.
抛光盘压力可能太大了,把抛光盘的边上修理干净,不要加温,整盘修改应该可以将塌边消除干净.
这个球面最好不要用来检测其他镜子. 这个镜子也不能用来检测其他镜子. 从刀口阴影图上看有塌边,不知道大小.
从光栅图上看,塌边可能大于1/3个波长(估计的,4个条纹时,弯曲半个条纹约1/5个波长).
拍一张4个条纹的图看一看.条纹多了精度更低.
抛光盘压力可能太大了,把抛光盘的边上修理干净,不要加温,整盘修改应该可以将塌边消除干净.
这个球面最好不要用来检测其他镜子.
王师傅请看,焦内4条和焦外4条的.这条纹在拍摄时明显出现多影,目视看不见.
初步判断该镜是略有高边. 用来检测平面镜的球面镜(包括检测其他镜子的"母镜),精度一定要狠狠高一个量级.你不仿用现在的镜子检测平面,再用60的标准平面检测平面镜,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光栅检测精度本来就不高(小于1/10个波长就看不出来了).就是光栅条纹很平直,也不一定行.
这个球面,建议还是用刀口仪严格的检测. 请教一下是如何拍摄的
相机用三脚架架设,放在刀口或光栅后部拍摄.我用的300D,M模式.
王师傅,近日BJ大风可能会得到块20cm左右口径的UV镜,暂不知面型精度.请问如何或是否可以借助未镀膜的球面镜加以检测?
光栅照片由于光源和拍摄是通过两块胶片,可见是距离较远的多个图象错位叠加.这是否影响了对面型的判断?我的打印机精度只有600线,似乎不足以打印每毫米10线的光栅,是否需要寻找市面高精度打印机打块大一点胶片来比较?
请就刀口焦点照片帮助分析一下.刀口照片目前仅仅拍过焦点,还略脏了一点,面上有点杂质.我的感觉是50% - 80%区域略有一点高. 哦,这是昨晚结束时那个焦点的3张照片,原照裁切无处理. 你的刀口是从右向左切的吧?
我从你的光栅图上看,象差应该是,正球差加塌边(如果你的刀口是从右向左切的,光栅图的焦点前后没有标反).也就是扁球加塌边.
我认为,要想在数码相机上,拍焦点上 一点误差都没有的照片 是很难很难的,精度也许不是几十分之一波长的事.
这个镜子的细腻度比我的好.要是能把球差修好,就好了.
镜面略脏了一点不要紧,有麻点,划道,抛光不足,都没有关系.但是面形精度要求很高,你是做工具镜用,表面光洁度可以不管.
UV镜的表面精度不高,您手上有60的平面镜可以测一测
可以借助未镀膜的球面镜检测平面镜,如果亮度不够可以将刀口仪的电压调高,大不了烧坏二个灯泡就是了. 昨晚比较过LED跟钨丝白炽灯泡,发现白色的带一个较大发光面的LED配合刀口检测精度略降,也就是焦点在很宽范围内难以判断。若要提高精度,是否可以上大功率LED?单色的LED是否比白炽灯精度更高(忽略发光面面积问题)?
扁球加塌边,确实是存在,但是应该说扁球化很微弱了,可以理解为球面50% - 80%区域略高一点吧。估计需要降低压力对中部地区稍加“扫荡”。最外边的1mm左右的严重塌边没有办法修正,只好在镀膜后涂黑了。 实在不行,将边上1mm左右倒角倒掉. 是,那边上1毫米根本无法解决,除非是BJ大风(闲情雅士)搞抛物面化前就想好要去除那个严重低边。两块175抛物面镜子都是在抛光大略看出球面后便改边缘,直到出现高得可怕的高边为止。 如果刀口是从右边切过来的。应该是塌边.
是塌边.还是翘边,这个千万不能搞错,搞错了误差会越搞越大的.误差的方向万万不能搞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