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拍摄英仙座流星雨的底片
尽管这次用了28毫米广角、400度柯尼卡彩色胶卷以及最谨慎的曝光时间,流星仍然没有在我的底片上留下痕迹。这次一共拍摄底片12张,覆盖时间60多分钟,没能拍到-2等以上的流星。但是有否细小的流星在底片上留下痕迹,需要仔细查找。
总结原因。第一,曝光时间太过谨慎,浪费胶卷。不应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上次狮子座流星雨曝光过度是因为方向不正确,一张又曝光20多分钟。其实,只要能看到4-5等星,一般可以放心曝光10-15分钟,5分钟实在太过谨慎。第二,归结于运气不好。拍摄流星雨需要运气,我也搞不懂怎么明明看到那么亮的流星出现过后我竟然没拍到,那时候的相机是开着的,28毫米广角镜头绝对能覆盖。星等估计错误?再低也底不过-2等啊,土星都有0等呢。眼花?更不可能,大家一定都有过经验。到底是为什么,我将找出录音带加以核对。
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有帮助。
真的抓到了流星!
刚才在灯前细致检查,搞的现在什么都看不清楚。不过,我真的抓到了流星!只是那颗“-5等流星”显然不是-5等,而应该是另一颗0等的流星。我在第15张底片上找到了对应的划痕。10多张底片只有一张抓到了流星,但是也算成就。另外,我还首次拍摄下了M31。 老兄,你怎么不洗个照片出来再传上来啊!你这样叫咱们怎么看?
不是流星?
刚才进行复核,应当是底片的划痕。现在已经开始听录音,希望能找到线索。
我已经洗出了照片,但是一张张扫描太麻烦
正式结果已经出来,只拍到了一个头。等一下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为我拍到了。是-5等。
原因
如图。我看到流星M出现的时候,我位于点E。而流星、无线电塔(照片中可以看到,图用倒V来表示)和我处于同一方向。而照相机位于点C,点C和无线电塔S大致位于同一子午线上。那么,就可以得到SC⊥CE,由于人眼错觉,就会认为MC⊥CE,造成了这次失误。其实,M并不在CS的延长线上,而是在ME上。 扫描再给我们看看。 小龙·哈勃:从你这些底片看,密度太大了,曝光都过了,暗流星都被淹没了!说明你拍摄地点太亮,应该寻找更暗的地方,否则应该再减少曝光时间。
而且
你一直没说光圈是多少? lymex:其实底片上还是比较暗的,只是扫描上来,处理之后看起来就比较亮。当然不能算是很黑,但是这已经是离城市最近,观测条件最好的观测点了。
光圈是2.0。 光污染非常少的地方,f/2.0曝光10分种,底片仍然是非常薄的,与边缘的齿孔处差不多,很透明。
看来广州周边已经污染严重了。
另外,好象过片不均匀,有的缝隙很小,有的很大。 我观测的地方天顶可以看到4.5等,大部分时候是4等。
我就是对天顶曝光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