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h 发表于 2006-9-26 22:21

神奇的ZENIT 6

雖然這是一台相機,不是天望,因長期收藏,所以有一些固障,固障現像是鏡頭光圈黏住,所以無法順利畢合,因這是一台比較奇特的相機,所以特別把修理過程拍出,以響同好.

先把有問題的光圈部份拆開,這是一支全世界最早的大光圈變焦鏡前蘇聯 RUBIN-1, 37-80 恆定光圈F2.8,生產於1966年,因年代較久,所以光圈頁片被油粘住,拆開鏡頭卡口,現出光圈機構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0.JPG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9.JPG

取出光圈盤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JPG

取下葉片調整盤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2.jpg

將光圈葉片全部拆下,把葉片及調整盤用汽油擦乾淨.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3.jpg

在依反順續裝回葉片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4.JPG


一般修理光圈葉片,拆下好拆,就是裝回時因葉片是一片壓一片,所以一圈下來,最後一片或2片就會很難裝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5.jpg

所以須要用小夾子輕輕把最後一片以插入的方式,慢慢擠入堆疊的葉片中.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7.jpg

都擠入後,在輕清移動葉片,使葉片的小定位柱都放入光圈盤的小孔中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8.jpg

再把上光圈調整盤蓋上,並調整上盤對準所有孔.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6.JPG

再一序裝回光圈調整盤及後鏡組.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3.JPG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1.JPG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2.JPG


這個ZENIT 6有什麼特別之處,這是一台前蘇聯早期的單反,有自己專的鏡頭插刀卡口,只有ZENIT 4,5,6三種相機能用,也因受到早期相機很多以腰平取景的習慣,所以ZENIT 6除配備眼平取景器,也配備了腰平取景器,這是縣代專業相機才有的配備.

配備兩種取景器的ZENIT 6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4.JPG

令一個特點是,雖然這是一台單反,但不同於其它單反有焦平面簾幕快門,而是採用非焦平面的中心葉片快門,所以它的快門速度是1/500秒,而它的閃燈同步速度,同樣也是1/500秒,這種設計的閃登同步速度,是最好的現代單反都無法達到的,當然現代單反配合同步專用閃燈,可以有很快的閃登同步,但以中心葉片快門,並不須要專用閃燈,但缺點是最快快門速度受限,很難超過1/500秒.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5.JPG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0-1.jpg


配備全球最早的大光圈變焦鏡,這支37-80 F2.8是ZENIT 6的標準配備鏡頭,又重又大,做工精良,讓人愛不釋手.
http://www.sy916.net/photo/data/media/79/16.jpg

周昆 发表于 2006-9-26 22:25

我倒~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00:33

装叶片真的很辛苦,上次我装了一支有22块叶片的镜头,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的过程中,差点崩溃~叶片少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装哈!

surf131 发表于 2006-9-27 04:07

历史知识.......呵呵,我只有干瞪眼的份了,连学习都谈不上.

弥漫星云XP 发表于 2006-9-27 08:50

装叶片真的很辛苦,上次我装了一支有22块叶片的镜头,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的过程中,差点崩溃~页面少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装哈!


有同感!艰难的说!哈哈

cwh 发表于 2006-9-27 09:31

装叶片真的很辛苦,上次我装了一支有22块叶片的镜头,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的过程中,差点崩溃~页面少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装哈!

是不是Tair 11A 135F2.8鏡頭?如是,葉片應該是21片,雙數葉片的鏡頭比較少見的.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11:47

不是11A水晶头,是一只不知道从哪里拆下来的监控头(记得好像是20倍光学变焦)……很大很重……双数的是比较少。那只头的叶片缩到最小(64)时候,叶片都是入光口翘起的。不说也罢,反正镜头已经送人了。
看过11A,光圈比我做过的那只监控口更圆润一些……11A倒是很漂亮的头子!结构简单,成像也不错~~

星际使者 发表于 2006-9-27 14:04

前辈啊,对于初学者,我只能做做观众啊

zhjj 发表于 2006-9-27 17:14

楼上说的11A是什么东东啊?介绍下给我们菜鸟知道哈?结构怎么样的?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17:28

就是俄罗斯 塔伊尔-11A  焦距135mm(实际133),最大光圈2.8  摄影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只头跟姆托1000/F10折返头一起在布鲁塞尔获得奖。最开始的是M39接口,后期改为M42接口。成像较为柔和,镜头为4片3组结构,光圈21片(20?刚刚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很多资料都写的20,请cwh大侠确认一下哈!你应该有这只头吧!),收缩过程中始终呈正圆形,这在同类镜头中是不多见的。该镜头做工精细,自带推拉式遮光罩。

cwh 发表于 2006-9-27 19:11

我幾年前寫的網頁有介紹,各種俄製135mm焦距鏡頭,拿得到的我都有,拿不到的沒有,哈!!

http://202.110.52.202/info/hope/showarticle.php?id=231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20:33

cwh这只有苏联优质产品标志哦~~属于“精品”类的啦!也搞不懂俄罗斯贴这个标志的标准是甚么……

cwh 发表于 2006-9-27 20:43

前蘇聯的品質沒有標準的,標準在領導人手上.

我算了一下,真的只有20片葉片,即便縮成最小的F22,光圈葉片仍非常圓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20:53

焦外成像全靠光圈了……真的很柔和…
看图片,不知道11A是镜片有点脏,还是叶片有点脏,感觉有霉丝一样(上半部)
前苏联的镜头检验真的很混乱,出场的东西比国内的两只大鸟的个体差异还大……不过估计有那个标志,应该是比较好的了!毕竟打那个标志的镜头也比较少~
会不会像红点4B一样,不合格的4B打红点,降价出售。打那个标志表示优质品,价格会适当上扬呢?一切都是猜测哈!

cwh 发表于 2006-9-27 20:55

鏡片很乾鏡,是燈光反射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27 21:01

这么多光圈叶片现在也只有在摄像机的摄影头才能看见了~~尽管相机头的叶片形状经过计算机重新设计,但是收到22左右还是浑圆的,非常少见!

Alone狼 发表于 2006-10-1 14:16

呵呵~~~老機器阿!

星空的旋律 发表于 2006-10-2 16:14

学习...

花楹 发表于 2006-10-2 17:00

拆装也是一种能力,呵呵......打死我也不舍的拆,打死我也装不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奇的ZENIT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