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j 发表于 2006-10-20 23:51

科学家发现宇宙线等离子体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科学家发现宇宙线等离子体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15:1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李斌、胡锦武)通过合作研究,我国科学家和日本科学家近来发现,作为整体,在太阳系附近的宇宙射线等离子体和太阳系一样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就像大气层会随着地球旋转一样。”

  科学家由此推测,在整个银河系里,宇宙射线等离子体和恒星、气体物质一样环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一直猜测宇宙射线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但一直没有实验证据。“这是第一次有实验证据直接证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胡红波研究员表示。

  中日科学家为此撰写的论文,发表在20日的权威杂志《科学》上。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射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科学家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是在对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积累近9年、近400亿个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的。

  浩瀚的星际空间中,穿梭往来着来自各个方向的稀疏而高能的粒子,即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运动的质子、原子核和电子,它们被银河系的磁场束缚,仅有很小的机会逃逸出银河系。探测研究宇宙射线,包括其成分、能量、与方向相关的强度以及各种分布等,不但有助于了解其起源、加速和传播过程,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银河系的大尺度磁场结构。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方向上,高能——也就是介于万亿至数百万亿电子伏特能量区间的宇宙射线的流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从某个方向接收到的宇宙射线粒子的数量)会有“微小”差别。

  “就像空气流动形成风,迎风方向空气流入量大,相反方向空气流入量则小。”胡红波解释说,在太阳系附近观测到的宇宙射线的流强和“风”相似,即有的方向上宇宙射线稍强些,有的方向上宇宙射线则稍弱些。

  “带电宇宙射线流量的这种不均匀性,很可能反映了银河系磁场的某种大尺度结构。”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还发现了新的宇宙射线“风”源,可能暗示着在特定方向上有离太阳系“不太远”——约几百光年远的宇宙射线的加速源。

wxj 发表于 2006-10-20 23:52

Re: 科学家发现宇宙线等离子体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哈勃望远镜拍到星系相撞后奇观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10:49 新浪科技

http://image2.sina.com.cn/IT/d/2006-10-18/U1235P2T1D1189820F13DT20061018104921.jpg
星系相撞

  新浪科技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8日报道,美宇航局公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中出现了宛如焰火表演的奇观:颜色绚丽、璀璨,这事实上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从太空拍摄到的星系相撞后的情形。

  这一不同寻常的一幕是在距离地球大约6300万光年的地方,两个星系(称为触须式星系)相撞后发出的最清晰的图片。科学家称,星系相撞开始于5亿年前,当每个核心(星系的中心)撞在一起的瞬间,它们就变成了一个“超星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触须式星系相互撞击情景稍纵即逝,但它们此次撞击距离地球最近,也是太空中星系相撞的最新案例。

  两个星系完全融为一体的进程可能还需要4亿年左右。随着这一进程的继续,会出现壮观的“焰火表演”,数以百万计的新星诞生,多数都是以一组组、一簇簇的星云出现的。在这幅照片中,近一半昏暗的物体都是包含有数万颗新星的星云。照片中心每一侧的橘红色斑点是两个原始星系的核心,蓝色是新星形成区域,而粉色则是氢气。这一五彩斑斓的“焰火表演”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摄像机捕捉到的,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为详尽、准确地探索星系相撞后演化的时间顺序。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由美宇航局航天飞机送入太空,一直绕距地球400英里远的轨道上运行。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美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所共有的天文仪器,过去16年传送回大量有关太空深处秘密的照片。科学家之所以将两个相撞的星系称为“触须式星系”,是因为两个星系互撞之后所形成的两条长长的星群尾翼,宛如昆虫的触须。据科学家估计,我们地球所处的星系每隔数十亿年便会同周围触须式星系相撞,因此,天文学家对此次相撞事件的兴趣极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家发现宇宙线等离子体绕银河系中心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