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还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1
估计大家不明白我忽然在这里大谈中医的原因。上个月的一天,我忽然觉得嗓子发紧,有点痒,脖颈酸疼。如果你们平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就知道,这是要感冒了,就是西医说的“上呼吸道感染”
赶紧给一小兄弟打电话,说我要感冒了,怎么办?
答曰:拍拍你的脖颈。
就这样,用手拍自己的脖颈到微红,当晚,感冒症状已经完全解除。
要知道,在从前的我,一定是发痒-咳嗽-鼻涕-喷嚏-吃药-(可能发烧或不发烧)-咳嗽减轻-痊愈的7天左右的感冒过程。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对照自己的身体状态,很好的预防感冒,即便是感冒了,也知道怎么让身体健康损失减到最小!
让自己的金钱损失到最小! ^^ 是啊,中医真得很神奇。其实就是现在的一些医疗从业者的素养不高导致让老百姓花费巨额医药费还难以获得治愈。真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Re: 中医还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1
估计大家不明白我忽然在这里大谈中医的原因。上个月的一天,我忽然觉得嗓子发紧,有点痒,脖颈酸疼。如果你们平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就知道,这是要感冒了,就是西医说的“上呼吸道感染”
赶紧给一小兄弟打电话,说我要感冒了,怎么办?
答曰:拍拍你的脖颈。
就这样,用手拍自己的脖颈到微红,当晚,感冒症状已经完全解除。
要知道,在从前的我,一定是发痒-咳嗽-鼻涕-喷嚏-吃药-(可能发烧或不发烧)-咳嗽减轻-痊愈的7天左右的感冒过程。
的确不错.
但, 为什么拍脖子就清除你的感冒症状, 对你来说是个迷. 这样, 当你向别人推荐这个方法的时候, 也只是推荐, 试一试, 成了就成了, 不成在想别的辙. 实在严重了(耽误了)再去打针吃药呗!
中医在民间的应用当然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经验生活的态度. 但她做为一门科学时, 要以更加严格的态度来审视, 为什么能治病? 治病的机制和人体的生理化学过程如何对应? 这些问题的回答, 才是真正的中医科学发展. 你所描述的生活态度型的"中医"只不过是一个科学研究用的现象或素材而已. 对我来说中医可不是什么迷,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科学,千万不要把中医神秘化。
拍一拍发红是让微循环通畅起来!中医就一个字------“通”。
针灸和按摩是同样的道理。 对我来说中医可不是什么迷,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科学,千万不要把中医神秘化。
拍一拍发红是让微循环通畅起来!中医就一个字------“通”。
针灸和按摩是同样的道理。
微循环? 谢谢你提到这个词, 这明显是西医帮助中医来解释她为什么能治病. 在西医没有引入之前, 恐怕任何中医大师也不会这么解释吧! 大概要说经络气血云云了. 我没想在这里与你争中西医的长短,中医里也没有“微循环”这个词,我这里只是借用这个词表达我的意思罢了,西医的微循环只是血液微循环,而中医则复杂多了。可以是各种体液和“气”
如果你了解“微循环”也一定知道它最初的研究者修瑞娟研究员吧,怎么就不知道正是她用“微循环”证实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所做的大量工作呢。
我也相信好的西医,而不是中国这不土不洋的西医。
相信,中西医在最终的发展中一定会走向大同。 中医在没有任何科学设备的情况下早就描述了气血在身体中的运动,那时的条件所限自然不会说出“细菌”“微循环”这样的词汇,但是“阴”“阳”“五行”就是描述这些运动的最概括的词句。所以才成为很多人诟病中医的理由,为什么,看不懂。
你说现在的中国人是懂英文的多还是古汉语懂繁体字的多?
英文可以帮助他们找好的工作,好的机遇,出国,挣钱方便啊。这就是文化断代和缺失,不是我们的祖宗不科学和愚昧,是我们连自己祖国的文化都无法传承下来了。。。悲哀啊 我个人觉得:击打刺激身体应该可以增强免疫力,例如,在被击打者知情的情况下打一下没事,不置情的情况下偷袭就容易打死,为什么?科学已经解释了,很合理,那个被击打前分泌的激素叫啥我忘记了。
但中医治疗手段中刺激的手段是否就是通过击打刺激身体来增强免疫力呢?需要科学的解释,需要科学的验证,这可能需要医学仪器和操纵仪器并进行分析的医学专家,解释中医是医务专业工作者和中医学爱好者的事情,外行只能猜测,不能有所作为。也不容易提供更多的解释。就好象普及天文学与解释天文理论需要天文学专家带,由专业人员和业余天文爱好者共同完成面对大众的宣传普及。业余中医学爱好者也应该和业余天文爱好者一样,向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解释给大众听
我觉得,现代医学好象是要找导致疾病的病原体,然后寻找药物杀灭。不行就研究疫苗,或者激素。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手段。。。。
中医好象不全是寻找病原体,然后寻找药物杀灭,而是药物杀灭的同时还要调整已经出现紊乱的身体,通过物理刺激或中草药来调整身体平衡,利用人体自身免疫机制杀灭病原体。中药里有消炎症的药物,也有其他药物。就好象西药的联合用药似的。 中医在没有任何科学设备的情况下早就描述了气血在身体中的运动,那时的条件所限自然不会说出“细菌”“微循环”这样的词汇,但是“阴”“阳”“五行”就是描述这些运动的最概括的词句。所以才成为很多人诟病中医的理由,为什么,看不懂。
你说现在的中国人是懂英文的多还是古汉语懂繁体字的多?
英文可以帮助他们找好的工作,好的机遇,出国,挣钱方便啊。
中医是所有总结经验型的医学(全世界早期医学发展的必然阶段)中最出色的, 因此也会导致很多人不能正视她是一个经验型的东西. 非要说她是超越现代医学的云云.
正视中医并不是"诟病中医"!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的需要, 是大多数人都去学古汉语还是去学英语(孔已己的古汉语是相当有功底的, 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 但...), 我不想多说(要跑题了), 但偏激牢骚型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中医是所有总结经验型的医学(全世界早期医学发展的必然阶段)中最出色的, 因此也会导致很多人不能正视她是一个经验型的东西. 非要说她是超越现代医学的云云.
正视中医并不是"诟病中医"!
虽然我没有说中医是超越现代医学这句话,不过看来也不无道理啊。
中医是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大自然的规律,你说太阳的运动规律是传统的经验型的还是“超越现代”的? 经验没什么不好的,现代医学也经常采用。中医很早就这样了
有一种怪病,叫人面疮,中医师都治不好,不知道发病机理,更早的医疗方法还是佛医学经典记载的冤孽病但没有药物,大概是用矿泉水加咒。
病人后来听医家意见,把所有中药都拿来试验,结果好了。这个中药叫贝母。
这病历在中医古籍中有记载,我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一个商人,得了人面疮。疮还长了眼睛鼻子嘴,很象人脸,它的嘴还能动,病人很痛,给它喂食物它还能吃,吃饱了病人疼痛就减轻一会儿。
这个商人喝酒的时候就给它酒了点喝,往小嘴儿里滴答一滴答酒,它就喝醉了,脸红红的 :oops:
患者后来听一大夫建议,用所有的中药都实验实验,结果呢,用贝母水洗疮面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疮疤的眼睛和嘴都闭上了。商人就乐了。可是,效果还不好。
这个商人突然想起它喝酒的情形了,于是这个商人来了奸诈的坏心眼儿,用苇子管儿插进人面疮的嘴里,把贝母硬灌到它嘴里乐,几天后,疮面开始结痂,后来消失了。
中医是所有总结经验型的医学(全世界早期医学发展的必然阶段)中最出色的, 因此也会导致很多人不能正视她是一个经验型的东西. 非要说她是超越现代医学的云云.
正视中医并不是"诟病中医"!
虽然我没有说中医是超越现代医学这句话,不过看来也不无道理啊。
中医是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就如同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是大自然的规律,你说太阳的运动规律是传统的经验型的还是“超越现代”的?
用天文历史做类比, 好. 不过你简单地说个"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太虚了. "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这句堂皇的话并不能改变中医过去朴素/凭感觉/凭经验的特征.
我国古代的天文"理论"(天文史我比较外行), 大概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其中有些现在看来的确有些道理. 但恐怕不会有人说他们思想/研究成果超越现代. 中医是同样的道理. 那些"经络'运行理论是一种(很不错)唯象的解释而已, 就好象天文史上的"本轮"解释一样, 能预言行星的运动, 但没有科学道理可言. 现代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些东西科学化. 盖天说为啥被淡忘冷落了呢?按照人类感官的观察,盖天说更容易被接受。
浑天说为啥成了古代天文的主流理论被古代天文学家继承呢,因为可以解释天空星象的规律,否则即使它是符合事实的球面天文学理论也不能普及发展。
中医学也一样,必须能解释现象,能自圆其说,否则停留在古代理论就不容易被大众接受,更无法让科学接受它。如果我是学中医的我会学习现代医学理论并尝试去解释中医里的事实,可惜当年从医的愿望破灭了。
......就好象天文史上的"本轮"解释一样, 能预言行星的运动, 但没有科学道理可言. 现代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些东西科学化.
我非常同意你的科学化,但又说道本源上了,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学问。
如果你说的"本轮"真能解释、预言行星的运动,那就是科学的。
正因为中医直到现在仍然是以《黄帝内经》《周易》作为理论基础,来行医治病,那我认为,它就是科学的。 这样说实在是给了“科学”这个词汇太大的面子,毕竟我们老祖宗根本不知道现在有了“科学”这个词,据说还是19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 就像你用英文叙述太阳东升西落这样一个规律的时候,一定是现在时,规律就是规律。规律不分“经验的”、“传统的”还是“超现代的”
中医治病就是用人体的这个运动规律来开药,针刺、按摩。。。。 楼主心态不对呀,这里都是支持中医学的你还这样以反感的情绪讨论问题。
你应该系统了解科学的医学理论,同时系统了解中医学理论,然后用科学的语言解释给大众听,这比辩论更有实际效果。
不能把中医西医对立起来,不能把中医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他们不是对立的关系。
中医学不是科学,我认为严格说数学都不是纯科学,同样不应该取缔。我支持中医,但对五行理论作为医学理论感觉不理解。
中国还有一个和五行相当的理论,四大的医学理论,就是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我们所在的宇宙同样由四大构成。大概这个学说后来流传到的古希腊,古希腊学者就用这个四大研究物理,于是认为:地原子、水原子、火原子、风原子这些基本元素构成了物质,事实上是错误的理解。
如何理解五行呢?不容易,是否有牵强附会的因素呢?不知道, .......用天文历史做类比, 好. 不过你简单地说个"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太虚了. "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这句堂皇的话并不能改变中医过去朴素/凭感觉/凭经验的特征.
......
这句话是太小看中医了,我已经说过了,中医是以《黄帝内经》《周医》为理论基础,后来发展成了4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如果您对中医哪怕有一点点常识怎能说出中医/凭感觉/凭经验这样的话呢。
四大经典的出现足以证明中医早已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理论。 还好,你在这里说话,你如果这样和那些企图禁止消灭中医的人讨论就麻烦了,反而给人把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