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倍巴罗和3倍巴罗哪个对成象的影响大?
我要达到同样的倍率,哪个成象损失小?好比90 900的镜子,要达到90倍,是用20MM目镜加X2巴罗还是30MM目镜加X3巴罗?请问哪个效果比较好?想用国产90MM镜子看行星, 最大放大倍数多少比较合适?150会太大吗? 呵呵~~理論上是3x+30mm效果更好! 不過像這種鏡子不要抱太高的期望,120倍最多! 由于物鏡决定了你的最大有效倍數不會超過180倍,一般情況在120倍左右就差不多了…20mm的出瞳比30mm的短,關鍵是你自己覺得兩隻目鏡在平時觀測(不加增倍的條件下)時,哪只舒服(主要是由你覺得長出瞳的舒服,還是相對較短出瞳的舒服决定)。然後再看增倍鏡的成像質量,如果三倍做工不好的話,色差會明顯一點……個人覺得2X+20mm就行了。每個人觀測習慣是不一樣的,所以僅供參考。 不過出瞳太短的話累眼睛。。。如果要用巴洛的話,一定要好的。。。不然色差很大 所以我强調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出瞳距離的目鏡! 大观的巴罗凑合吗? 凑合,還成,在這個價位上而言,性價比還是不錯了 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2寸广角目镜会卖的比28MM国产广角头还贵?普通PL目镜也比标头贵!难道厂家利润这么大,还是... 呵呵,個中原因是很多的啦※
産量啦,利潤啦等等
廣角目鏡相對于是人眼看的,舒適性是要考慮的,廣角頭只是拍的,除了分辨率外,手感過得去就成,關鍵還是産量問題。倒不是因爲難度大,PL生産可以説最容易的了,但是需求特定目鏡的人群,肯定是少過攝影人群的。所以現在做手機鏡頭的廠家多得嚇人,專門做望遠鏡的增加却是很少的。何况2寸目鏡的鏡片幾乎都一樣大,你拆過相機鏡頭的話,就知道,鏡片不是一樣大的。對于某些球面曲率比較的大的,加工起來難度相對較高,也提供成本。如果你的28是使用了非球面,如果是複合材料貼的,是一個價錢,是研磨的就更貴了。
利潤就看厰傢的態度了※
我只能這麽説哈!個人觀點※需要提醒的是,PL雖然生産很簡單,但是如果要在一批鏡片种選出精度比較高的鏡片話,同時能跟另外一組完美組合的就很少了。因爲加工過程中,會有誤差産生,而有誤差的鏡片越接近設計時候參數(設計的時候,面曲率可能要到小數點后4位,而開的磨具可能都沒有這個精度,所以有時候加工誤差反而是好事哈)的話,組合出來的目鏡越好。所以光學産品都有個體性,好的工廠能把誤差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可能一般的人都察覺不出來,而相對隨意一點的,個體差异就比較明顯了……
你看TV的PL、高橋的PL,跟國産的PL結構有甚麽不同么?其實關鍵就是這個誤差跟原始光學設計誤差多少的關係,决定了價格。(光學設計軟件中都有容差計算,只要保持在容差裏邊的,幾乎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