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中的极品——马牛镜
现在让我们谈谈M-N,马克苏托夫-牛顿光学形式:主反射镜为球面,改正镜弯月镜。它的特点是:像场平,畸变小,球差小,弥散圆周边和0.7FIELD相差不大,因为是折反,色差也很小。作为爱好者我们很关系价格,马牛镜制造成本低,因为全球面。最近流行的原因是主要感光元件的变更。最初的感光元件为人眼和胶片,胶片因为本身无法完全平整,需要像面带一定的曲率,所以一般主镜设计都故意带一定的场曲,然后目镜带与之相反的场曲,达到目镜后观测视场的平整。目前感光元件以CCD和CMOS为主,因为CCD和CMOS非常平,之前的主镜带的场曲会引起CCD和CMOS的周边星点变大。而马牛正好像场非常平。
可能引起的问题:目镜可能不通用,因为目前的目镜都需要矫正主镜的场曲,而马牛的场曲非常小,这样,可能造成目视效没有目前的好。
国内目前没有商品贩卖,大观有研制的意向,但是可能取决与国外OEM厂家。观测效果比类似口径的APO略差,但可以和小一档的APO相当。而且做大口径的成本远远低于APO
爱好者DIY可行性不大,主镜使用市面上的反射镜,只DIY改正镜和副镜,但是装配难度比牛反高多了。
任何镜子都有自己的缺点,马牛实在是太大,太重,太长。不象马卡那样,副镜对延长光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还有个客观原因,马牛镜子没小的。
国外著名的马牛镜有:TMB,Intes Micro,ITE,APM。不过好象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的INTES MICRO做的。所以大家还是买INTES MICRO的好了,但是,就象国内的大厂也参差不齐一样,俄罗斯的东西估计差不多的,最好还是买带检测数据的。
具体的价格,我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台湾地区的参考价格。国内好象没人卖。
http://www.starworks.idv.tw/6/6-2.htm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实例来看看设计指标
先申明一下,这个设计不是非常好的. 再看2个实物图 看2张ITE MN74拍摄的图片 学习 马牛最大的问题在于冷却时间比较长,而且比较重。
不过单从像质来说,同等口径下,马牛性价比很高。 冷却还好,一般的马牛都带风扇的。 没办法,带了风扇冷却还是要靠时间了,毕竟这个系统是近封闭的。 ::24:: 好贴,顶! 好东西,不过体积重量是个问题::21:: 用于目视,马牛镜的性价比并不高,不如牛反实惠; 更何况在反差,锐度,冷却,易用性,保值等方面也难敌口径小2寸的顶级APO。 小遮蔽的馬牛確實好,不過熱平衡絕對是問題。 弄个8寸的,死贵也死重,有这钱,我就再添点搞个152apo 引用: wzc 在文中说道:
弄个8寸的,死贵也死重,有这钱,我就再添点搞个152apo
我也這麽認爲,在同等口徑下,折射鏡的性能最容易充分發揮。 同等口径下,APO的可比马牛贵多了. 天文镜爱好者圈子里,马牛镜是个很有趣的东西,貌似性能出色,但用者寥寥.早期推出商品马牛镜的加拿大商家,经营不久便淡出; 随后美国Oion也停止了打着他们招牌销售的俄罗斯马牛镜.
单论目视观测性能, 马牛镜基本和同口径,同焦比,同精度的牛反持平, 而且根本无法与同口径的APO镜匹敌;以一只6寸俄罗斯马牛镜的售价,完全可以自己购买散件,DIY一只高精度小遮蔽的8寸道不森牛反; 而马牛还得另外花钱购买一套昂贵的支撑系统. 除此之外,马牛镜镜筒封闭,头重脚轻,长度固定也会带来冷却,平衡,携带等一系列不便;所以5寸的马牛一般是个人携带的上限,但在这个口径和便携性上还有更多更佳的选择, 例如6寸或8寸牛反, 6寸马卡, 3寸或4.5寸APO, 7寸的Mewlon等等. 论性价比,马牛没有任何优势; 论保值性, 能在二手市场赔本卖掉就算不错了. 恩,所言極是,其實對於目視觀測,又追求性价比和便擕性,牛反是很好的選擇,主要是小焦比的牛反彗差很大。不過好的牛反成像可以很銳利,設計合理的話,重量也可以做得很輕,不過市面上真正好的牛反難尋。 非常想知道那些图片是用什么软件模拟出来的 ZEMAX
原帖由 马头星云 于 2007-2-15 13:42 发表
非常想知道那些图片是用什么软件模拟出来的 不在物镜端用月牙镜校正,改在目镜前用小月牙镜校正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