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口径与分辨率的关系仍不十分明白
从理论上讲,口径越大,分辨率就越高,可我在实际观测中发现,大的口径会形成较大的光晕,从而影响了分辨率.比如,我在观测月球时,不加光栏时月球边界部分就显模糊,而加上光栏后虽然成像边暗,但边界及其他环型山的成像就明显清晰.在观测其他亮星时,如天狼星等时,光晕就更加明显,这光晕甚至影响对亮行星的观测,并且倍数越高晕越严重,所以我在观测亮天体,尤其是月球时,都加上光栏.那么,这和口径越大,分辨率越高相矛盾.M42中心的四颗星的角距均大于70mm镜子的参考分辨率,为什么在观测时仍有些困难?
土星的卫星不只是土卫六的星等在70mm的极限星等之上,那为什么平常时间只能观测到土卫六?是不是极限星等也只是理论上的,而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这时因为你使用的物镜像面超出了设计时校正像差的焦面大小。望远镜物镜的焦面一般较小,超出太多是不行的。 原帖由 青铜人头 于 2007-2-25 12:40 PM 发表
这时因为你使用的物镜像面超出了设计时校正像差的焦面大小。望远镜物镜的焦面一般较小,超出太多是不行的。
能不能具体一点,讲得通俗一点,你说的我更不明白了 简单的说就是你的镜子(估计是普消折射吧)品质太差。加光栏后口径变小也就意味着相对口径变小、焦比变小(不过相对口径和焦比大小的概念比较混乱),换句话说就是你的镜子从短焦向长焦变化,而长焦的各种像差(尤其是色差比短焦小,所以你觉得看的更清楚了。 最好的鏡子也不可能達到理論值。 口径越大,分辨率就越高,这是理论。
口径越大,就越难做好,因此分辨率反而不高,这是实际。 是这样啊我是绝对新人弄个多大的镜子好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