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obs 发表于 2007-3-3 21:18

抢注“太有才了”折射无聊文化

2007-2-23 0:03:38红网

除夕夜,央视春晚赵本山、宋丹丹、牛群合演的小品《策划》直播还没结束,记者通过专业网站的域名查询服务系统就已发现,“太有才了”、“taiyoucaile”博客,“白云飘飘”、“baiyunpiaopiao”.com、net、cn域名都已分别被注册,共计10余个。上述域名注册者已经在考虑出售。“博客白云飘飘”注册者表示自己的心理价位是1万元,现在他每天接到两三个电话询问域名转让事宜。(据《新京报》2007年2月21日报道)
  
  网民纷纷抢注“太有才了”等域名,连续几日被众多媒体津津乐道。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来:小兔子在湖边玩耍,忽然湖中传来“咕咚”一声,这奇怪的声音把小兔子吓了一大跳。刚想去看个究竟,又听到“咕咚”一声,小兔子吓得撒腿就跑。路上碰见的小狗、小鸡问它为什么要跑,它边跑边说:“快跑,咕咚来了。”后来又碰到了山羊、老虎、野猪……于是一路上跟着跑的动物越来越多。
  
  由大家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文艺节目引发的这个社会现象,从新闻学的角度说,属于趣味新闻,有报道价值。但是,众多媒体都不厌其烦地津津乐道,多少有点像《“咕咚”来了》那个故事里的动物们。这种新闻炒作助长无聊文化。
  
  这里所说的无聊文化,虽然不是淫秽的,但是没有实际意义,更无积极意义。这种文化有着不浅的“底蕴”。一些人正事不足、闲事有余,恐怕可以视为这种文化“底蕴”的“反应”。
无聊文化“底蕴”使一些人产生无聊心理,总喜欢想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总喜欢做一些毫无积极意义的事情。譬如,近年来,有人抢注“中央一套”、“凤凰卫士”、“春晚”、“爱戴”、“亮剑”等安全套商标,有人在网上发一些非常无聊图文,等等。
  
  对待无聊文化,我们应该持这样的看法:无益就是害。抢注“中央一套”、“春晚”等安全套商标,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难道不是对人们的一种淫意吗?也许有人会说,抢注“太有才了”没有消极意义吧?这要看怎么说,如果从冲淡无聊文化的角度说,对这种现象不可释放鼓励的信号。不鼓励就该不予理睬,而津津乐道势必产生鼓励效果。实际上,鼓励无聊文化,本身就是无聊文化。
[稿源:红网]
[作者:罗天柱]
[编辑:潇湘行]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3-3 21:20

我对这个现象只有一句评论,就是凡是见人就说“太有才了”的人们基本上属于是“快没柴了“的一族。。。我这个”柴“具体何指,我想明眼人一思便知。。::0023::

vincent 发表于 2007-3-3 21:32

商业社会正常现象,希望发点横财的人很多。

Turkish Cats 发表于 2007-3-3 21:49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3-3 22:14

没准”工伤局“的某些工作人员就是靠这些”快没柴了“的人们给养活至富的呢。。

当然不是在指楼上的家人。。。我想有这么优秀的孩子,家长也错不了。。::0020::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3 23:28

这话俺就学说过::35::
但是还是觉得自己不是江淹,因为俺只是引用典故!::25::

菲比寻常 发表于 2007-3-4 00:35

国内各大小网站,随处可见无聊文化::21::
娱乐绯闻、情色(半露不露的也算)、占星是很多网站的重头戏::0023::

赵垒 发表于 2007-3-4 11:17

确实无聊,跟文化无关

Turkish Cats 发表于 2007-3-4 12:44

花楹 发表于 2007-3-4 16:41

回复 #9 Turkish Cats 的帖子

真快~~::20::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3-4 18:09

原帖由 Turkish Cats 于 2007-3-4 12:44 发表
我妈说小品还没演完就被注册了.


我认识那个头一个抢注的人,当时他刚注册成功后就在水木社区BBS上发贴"炫耀"了一番...::0023::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3-4 18:21

我想知道如何抢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抢注“太有才了”折射无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