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美丽的土星终于出现在我的望远镜中。
说来让人脸红,我的200毫米反射镜一直没有调好状态,连土星的卡西尼环缝都没看到过,听有的同好说用80毫米的小折射都看到过。今天把主镜座拆下,改变了主镜的固定方式,以求避免受力不匀,重装,调光轴,搬出去,看还是不行!检查虚焦图象,发现其不对称,调主镜,待其呈现对称光斑后,换高倍目镜,调焦,哈,一个无比清晰的土星出现了!主镜900毫米焦距,目镜6毫米。150倍的放大倍率是小了一点,但已经能看到比较清晰的环缝了(当大气状况稳定时)。今天天气适合看大行星,有薄雾但无风。土星本体和光环的边缘都很锐利,本体上还能分辨出明暗不同的环形区域。提坦(8.0等)和Rhea(9.4等)能很容易地看到。如果大气通透,应该还能看到几颗土卫。
今天的收获:发现了一种在观测中简单实用的主镜光轴调节方法。当然,前提是副镜已经调好。 祝贺!表示祝贺!
使我回忆起我第一次看到土星时的激动心情!
谢谢鼓励。
能介绍一下你的观土经历吗? 现在是一个土星的季节,特别是在城市中。最近看不了土星了,得准备中考
第一次看到土星是97年的事情了,最近一次看是今年5月初。因为镜子不大,看到土星都一个样:一个扁圆的黄色球体,然后周围有一圈环,很有趣。可能看到过土卫,但也没去辨别是不是。用过自己的80尝试找“卡西尼”,却无法断定是幻觉还是真实的,希望自己的ETX能看到它。 值得祝贺!土星还是很亮的,在大城市只要光害不是非常严重,观测影响也不大。 嘿,张大哥,最可惜的就是我房子的窗口看不到土星!
谢谢鼓励!
最初由 lymex 发表值得祝贺!
土星还是很亮的,在大城市只要光害不是非常严重,观测影响也不大。
听lymex兄说过有几分钟内搞定光轴调校的秘技,何不贡献出来呢?相信很多人都很关心的。
事实上,我的镜子应该还不算调好,主镜中心不在视野中心(!),偏得还比较远,竟然基本能用了!可见原先“仔细”的调节没有抓住关键。 两天前也是第一次看到土星,激动啊,102的镜子,还是高桥的,目镜是MEADE的,居然连卡西尼缝也没看出,真是说不过去。城市灯光让人想了就恼。
-------------
本人初如门,望大家多多指教! 真奇怪,楼上的名字怎么和我堂姐的名字一模一样。
可能怪错了对象。
最初由 叶飞 发表两天前也是第一次看到土星,激动啊,102的镜子,还是高桥的,目镜是MEADE的,居然连卡西尼缝也没看出,真是说不过去。城市灯光让人想了就恼。
-------------
本人初如门,望大家多多指教!
卡缝只有0.5角秒宽,人眼分辨极限为1角分,所以你需要至少120倍放大倍率。
其次你需要耐心等待望远镜冷却到室外温度(该问题对折射镜可能不太重要),耐心观看,仔细观看,等待大气状况最稳定的那一会儿,如果你当时大气不稳定的话。
其他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对了,你的镜子极限分辨为大于1角秒,观测卡缝不很容易,但也能看到,也许需要调光轴?希望不是这个问题。建议自己不要轻易调校。 恭喜恭喜!我还没看到卡缝,羡慕羡慕呀!200的口径也够大了!
值得羡慕吗? 人家过马路连恩克环缝(0.05")都拍摄下来了.
rt. 我是用智通的200口径反射镜的,也不知道主镜是否调节好了,是不是从调焦座望进去能看到两个均匀的同心圆,而眼睛又在中间就可以了?另外我想了解一下,望远镜能看到多少角秒是怎么算出来的。请看尹相东的文章。
http://www.astron.sh.cn/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51&show=30对双星一般应用瑞利判据:1.22*lamda/D, lamda是光波长,人眼最敏感的是0.55微米,D是物镜通光口径。此公式结果为弧度单位,乘以180*3600/3.1416变成角秒。也可以直接用140/D, 直接得到角秒,D的单位是毫米。所以,你的望远镜理论分辨大约为0.7角秒。
瑞利判据的意思是亮度相等的双星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自位于对方衍射斑第一极小处,两星中央的光强度大约为各自中心强度的75%,对人眼而言刚好能分辨出是双星。对于面光源,比如说土星的卡西尼环缝,分辨力可增加3~5倍,至0.2倍瑞利判据,此时缝中央的光强为面光源强度的0.8倍。请参考以前的老帖子:
http://amateur.lamost.org/bootes/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631&highlight=%B6%F7%BF%CB%B7%EC
http://amateur.lamost.org/bootes/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81&highlight=%B6%F7%BF%CB 过马路对我来说是高山仰止,俺不敢羡慕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