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感觉俄镜目镜质量只能说一般,我拿了跟智通的目镜比过,觉得智通的目镜要锐利些。 请问这次倍率是如何计算的?其实,这种望远镜+数码,最好给出等效焦距。
倍率容易误解,而且与数码相机有很大关系
等效焦距 = 数码的等效焦距 * 望远镜的倍率
感觉这次比上一次清晰度提高不少。 我觉得StrongARM算的倍率有点问题。 目镜的焦距约为35MM,此时与俄500/F8对接换算此时的镜头放大倍率约14.3倍。
相机放3倍变焦时成像圈全部消除,而且自动对焦快捷;此时在镜子里看到的图象与相机的成像之比是4:3,即相机的X3刻度相当X1.5的实际倍率,那么可以推算在相机X6刻度下,实际的倍率为X3。
按常规的计算方法:
等效焦距 = 数码的等效焦距 * 望远镜的倍率
可能反映不了真实情况,因为外部镜头是“非标准”镜头,相机实际得到的图象若还是以其显示的ZOOM值来描述的话,误差就非常大了,本例就相差了100% ;所以我用了比例的算法,假如用“数格子”、“数瓷砖”方法的话,就比较准确了。
故实际倍率分别为:
14.3X1.5=21.45 和 14.3X3=42.9
实际等效焦距分别为:
21.45X35= 750 (MM) 和 42.9X35=1500(MM)
这样算对吗?请指教。 总算看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认为不对,应该是:
500/35*3(相机变焦)=42倍
那个X1.5是没有道理的,相机镜头跟人的瞳孔大小不一样,用:等效焦距 = 数码的等效焦距 * 望远镜的倍率算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在PS中仔细看了下你上的几张图,发现这个望远镜的实际倍率应该在12倍,也就是说目镜焦距应该是40MM-42MM,你可能是大致量了下,没有测准。
还有,我上次说的俄8-24目镜焦距也是估的,不太准。:D
对22X图片倍率正确性的分析:
分析工具:MS Photo Ediler参照样板:前述6X图片
分析对象:22X图片
求证参数:等效焦距、目镜焦距、主镜放大倍率。
[分析]:
1、用Ms photo Ediler分别调出6X图片、22X图片并将6X图片放大5.8倍(580%),此时屏幕上两图片比较分析的区域大小相等(见截图)。
2、即原22X图片实际的倍率为:6×5.8 = 34.8(倍)。
3、因原22X图片是在相机ZOOM放大3倍时获得,所以镜子的放大倍率 = 34.8/3 = 11.6(倍)。
4、在主镜焦距500mm情况下,可得出目镜的焦距:500 / 11.6 = 43(mm)。
5、整个系统在无成像圈情况下等效焦距覆盖的范围:
ZOOM = 3 时:34.8×35 = 1218(mm)
ZOOM = 6 时:34.8×2×35 = 2436(mm)
[结论]:
原22X图片倍率有误,正确值应为34.8倍;
目镜焦距: 43mm;
镜子的放大倍率 : 11.6倍;
系统在无成像圈情况下等效焦距覆盖的范围:
(ZOOM:3 --- 6 时)
1218(mm)---- 2436(mm)。 这个结论跟我的看法很接近了,11.6倍和12倍的差别不大,很难在业余条件下判断了。
[问题]
我按成像比例做了一个矩形围框,套在镜子的目端,从镜子里看到的图象(矩形的)仅比在相机ZOOM3倍时的成像略小,可从以上的推算确实是大了2倍,我有点漠然,请高手赐教!谢谢! 人眼睛跟相机镜头还是有差别的,数码相机的倍数是按照相机镜头的最短焦距折算的,象我的相机是33-100MM(实际是7-21MM),就是3倍,也有些相机是35-105,也是3倍,所以为什么LYMEX总是说要换算成相对焦距也就是这个道理。BTW:粉佩服你的钻研精神。 是啊,多少倍是目视用的方法。用相机一般要换算成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相同的场合,在同一地点拍出同一物体大小就一样,
或者说,等效焦距相同时,角度就一样。
横向角度简单换算:200mm(等效)焦距,角度为10度;1000mm焦距,为2度。
2000mm为1度。
倍数只对前面的望远镜有意义,但数码一变焦,效果又不同了。
即便把数码放到最广角做为基础,也会因为不同的数码到底
有多广而有差异。 我去年也用相同的方法和俄罗斯姆托105/1000的折反镜对接试了,感觉效果很好.不过低倍时折反镜复镜的影子很讨厌,一个白色的光圈.而且看天顶的星体时感觉脖子都快断了,如果能将8-24X镜子的可调焦目镜和天顶镜连起来就好了. 有谁有办法能将复镜的影子去掉么? 1,不知道
2,目镜可以直接当普通的天文望远镜目镜用,接口也是31.7MM,只是有罗口,但不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