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李淼博文】价是价值的价
下面是“应试”文章,Jeff问我对Simon D.M. White一篇文章的意见,这篇文章我过去看过标题和提要,没有看具体内容。刚才找点时间读了一遍,说说该文的主要内容和我的看法。文章见:Fundamentalist physics: why Dark Energy is bad for Astronomy
每个科学领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即使是同属数理科学的数学、物理、天文,价值观的差异是巨大的。
Simon D.M. White是一个很有名的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带出过几位很有成绩的中国学生,大多数我都认识而且熟悉。
这篇文章以两个著名的天文“实验”来说明天文和物理,后者主要指高能物理,的价值差异:Hubble天文望远镜(HST)和WMAP。前者涉及到更多的人和钱,得到了广泛的以及意料不到的结果,后者涉及到具体的计划,即观测微波背景辐射的微小涨落,结果是理论上预期的,对天体物理的其他领域影响没有那么广泛。
HST计划是更加传统的天文计划,涉及面广,结果出人意料,现象更加复杂,WMAP则更像高能物理计划,涉及的问题相对单一,目标明确。这两个计划的不同标明两个领域的价值观的不同。White认为,对天体物理发展影响更大的是HST。
由此引出天体物理界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凡是涉及到暗能量的观测计划更容易得到人力支持和经费支持。暗能量是物理问题,彻底解决也许很困难,而且可能存在系统误差的极限,即我们也许永远不能用天体物理实验确定暗能量的本质,即使有进展,也是量方面的进展。观测实验不能像传统天文观测带来更丰富的结果和起到对年轻人的训练作用。
我觉得White的主要观点没有问题。如何采取他的建议,并得到一个很好的平衡是很困难的事。
尽管我想赞成White的主要观点,我觉得他的一些想法还是太局限于自己的领域。如果我们将眼界放宽些,认为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是进化的,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程度也是可以演变的,那么我们没有必要担心一类实验只给一类研究者带来好处,而给另一类人带来不好的结果。天文学和物理学不分家的一个经典事例是第谷-开普勒-牛顿,这三个人研究的领域在今天看来完全不同,在当时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按照今天的观点,第谷是天文观测,开普勒搞统计和数据分析加理论,牛顿纯理论,谁帮了谁,真的不好说。没有第谷和开普勒,自然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反之,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第谷的观测和开普勒三定律也不会变成这么有名。
下面是两张White用来说明Hubble空间望远镜结果的两张图,第一张是天鹰座星云图,其中有很多年轻的恒星和正在形成的恒星;第二张是最远的星系图。
http://limiao.net/files/hst1.jpg
http://limiao.net/files/hst2.jpg
最有趣的还是下面这张图。White做了统计,在1975年,一共有8500个不同的作者发表了8900篇天体物理文章,到了2006年,作者数目提到了4倍,文章数目提高了2倍,实际的效率虽然下降了,但每个作者的文章数反而增加了(2倍),因为每篇文章的作者数增加了。不但如此,每个作者被引用次数也大大增加了。
http://limiao.net/files/astrop.jpg ::18::
第一个图是鹰状星云怎么能说是天鹰座的呢?
M16(NGC6611)是巨蛇座的发射气体云! ::37:: 李淼老师的文章顶啊! 原帖由 武子 于 2007-5-25 08:54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18::
第一个图是鹰状星云怎么能说是天鹰座的呢?
M16(NGC6611)是巨蛇座的发射气体云!
毕竟不是专门做天文的,一点小错误是难免的,领会精神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