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穷 发表于 2007-8-9 20:36

知道和珅是怎么认识乾隆的吗?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牍中,孰之过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哈哈!

[ 本帖最后由 世界首穷 于 2007-8-10 23:25 编辑 ]

Leey23 发表于 2007-8-9 20:45

::laugh:: ::laugh:: ::laugh::

kauf 发表于 2007-8-9 20:53

我知道: 大概是乾隆一次出游,随行的官员一时间找不到伞盖,皇帝有些发火,这时候和大人在旁边大声喝到:" 典守者不得辞其职"   声若洪钟,皇帝回头一看,发现此人相貌堂堂,大概就这么欢喜上的.

世界首穷 发表于 2007-8-9 21:33

楼上,真是知己啊!              

lisunboy 发表于 2007-8-9 21:37

世界首穷 发表于 2007-8-9 22:24

楼上灌水                

Leey23 发表于 2007-8-10 09:20

不就是同性恋嘛~和申是美男的~~乾隆喜欢他啊~~

总星系 发表于 2007-8-10 09:36

典守者不得辞其职,这个不能滥用,虎兕龟玉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不用负责,但不能引申到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上,小偷偷东西是谁的监管责任?
所以不能把河神贪污的责任归咎到他的监管者比如皇帝身上。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是比喻,不是法理依据。

世界首穷 发表于 2007-8-10 23:23

嗯,楼上说的也对!

我……这不是为和珅做广告吧?

antares21 发表于 2007-8-11 09:34

楼主,你真是个人才

世界首穷 发表于 2007-8-11 14:38

呵呵,我很喜欢清朝历史的,不过喜欢清朝的大多是女的,我是少数男性,就和喜欢天文的少数女性一样,哈哈!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道和珅是怎么认识乾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