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栓怪 发表于 2018-1-22 14:04

【紫蓬山】道布森的冬春季天体观测

本来是带着学弟随便玩一玩的工作,由于深夜2点独自守夜时一不小心看了一些室女座星系团的东西,于是就被同好催稿了。既然如此,就随笔写点东西,依旧是干货少吹逼多,别见外就好。
一月中旬这个时间段对紫蓬山而言其实挺尴尬的,为了少挨冻我们来的就已经比较晚了,冬季银河落的快,而东北的巨大光害完全不能观测,于是头顶着的都是些巨蟹狮子长蛇座这些,深空天体确实少了点。
10点半的时候瞄了两眼猎户,这次没带滤镜来,但云气还是很丰富的。然后看天狼星,星芒穿了一度多,400倍下无数个衍射环…看来今天是一个很标准的高透明低视宁天气,预估极限星等5.2-5.5左右,相比于在紫蓬山的其他十几二十次观测中算是中等偏上。
自16年8月那一次开光以后,全社团就没有一个人愿意搬运那个又大又重的纸箱子和锯末板了,就为这事我们还特地讨论买了个平板推车。不过四人打的也确实装不下,到大殿门口以后搬两步路又受不了了,索性从景区路边找来个大垃圾桶,用它后面带的轮子给推上去。反正我们只待一晚上,明早再给人家还回去,应该不会有人发现…

辛辛苦苦费了力气把镜子搬上来,还是要好好利用一下的。即使不能有较好的观测环境,也可以积少成多——能常去的观测地才是最适合的。这次尝试着观测了大量星系,大部分在8-11等之间,细节不多但也不再是小镜子里面一个分不清的斑点,口径的作用开始慢慢开始发挥。
为了少点吊胃口的套路,咱迅速转移到有新收获的目标上面,非星系目标以行星状星云居多,那种实在是看了不知道多少回的梅西耶星团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
小哑铃星云
在去年的梅西耶马拉松观测中,这厮要用到100x以上才能察觉出不是个点或者小圆球,而这次只要60x就能识别分散开的两极。看来还是大口径厉害的多,同时侧面反应了一两分的天体也不是那么小,只要在中等倍数仍然能保持较高亮度的话,依然容易看清。
爱斯基摩星云Caldwell 39
相比于小哑铃,这才是真的小,只有不到一分。但即使如此,还是能在低倍一眼就认出来。由于天顶的背景比较黑,大胆尝试了240倍,效果非常好。中心的恒星不可见,星云被切分成内外两个亮度不同的圆环,在这之间还有沿径向更暗的条状结构。这就像是,牛反的副镜支架构造,或者花园花坛的转盘一样。
蟹状星云
毕竟还是没有行星状星云亮,只敢上到120倍来看。星云内部的对比度实在是太低了,几乎完全平均化。加一片OIII滤镜,又暗的受不了,我选择死亡。不过好在螃蟹的外形被成功捕获了,不是简单的椭圆,像是两极不对称的S型,不过这个S有点胖就是了。脑补一下俄罗斯方块里那个扭曲的形状,再稍微肥一点。
NGC2438
我挺喜欢这个星团中出的叛徒,奈何实在太小太暗,以至于如果不知道这里有个叛徒根本无法发现,除了一个小环以外就没有任何值得说道的了。
木魂星云 Caldwell 59
木星大家肯定都看过,那么,“死掉”的木星会是怎么样呢?一来它是不会有卫星的;二来它没有木星那么大的星芒和光晕;三来它也没有任何云带和大红斑细节。说了半天,就是一个完全看不出任何吊细节的大圆球嘛!
NGC4361
小型行星状星云,位于乌鸦座。其所在天区没有太多背景恒星,因此还是相当显眼的。不过除了明显的圆环形状以外,也没有太多其他方面的细节,权当提一下留着以后细看。
欧米茄星团Caldwell 80
第三次看到,可惜的是天气没有去年那么通透,只和前年巢湖那次相当。尽管如此10寸强大的性能依然能够部分分解,而且星团填满整个目镜视场,终于不再是棉花糖一样的大饼了。欧米茄头顶上的半人马座A,通过星图反复对照位置,毛都看不到。说明低地平确是不行啊,真的好想去南半球看一次。
然后开始重点,星系的观测。对于非室女座星系团细节较多的天体,还是做以文字性总结,而室女座星系团中较暗的天体,采取列表总结。

M81 82
在后半夜运行到西边才得以有好的观测条件,两个星系的可见面积几乎都拓展开来,和常见照片的大小是一样的。81的旋臂没有那么清晰,整体混成一个盘状,仔细观察两分钟后觉得好像延伸出来一些,像似是螺旋臂的终点。82亮度也高,中间明显一道细黑缝切成两半,同时带一丁点喷流的痕迹。另外,星系中间突出两头较细,和M1一样边缘明显,不再是一个分不清的长条了。
NGC3077
这是临近8182的一个不规则星系,亮度接近10等,属于比较亮的,经常能在同好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它。其形状接近于一个扇形,一头较尖而另一头圆。
M51
在北斗尾巴就很不友好了,直到快日出依旧无法脱离光害区,一些小细节观测难度也比16年12月在巢湖那次要大。无法看到尘埃带,但是两条大旋臂已经完全分离,形成规整的螺旋形状,并连接着尾巴后面的伴星系。根据多次观测经验,60-80倍是最优秀的倍率,即一般环境下出瞳直径3-4mm,倍数再低也无法增加对比度,高了却又会急剧下降,不利于螺旋形状的识别。
狮子座三重星系
唯一一组在中天最佳位置观测的星系群,出乎意料的优秀。两个M天体分别呈侧向扁平的螺旋与S型倾斜的螺旋,这种结构甚至在星系进入视野的瞬间就能被注意到,两个不规则光斑可以用显眼来形容。旁边的3628也不再是隐形人,定睛一秒就可以确认,根本不需要什么视线转移法。再仔细看,星系中央一道粗又长的尘埃带横向切成两半,成了真正的夹心汉堡。但潮汐尾还是不行,不过有了这样的效果已然对手头这只小炮肃然起敬。
纺锤星系 Caldwell 53
位于长蛇座,较亮但不是特别出名,在低倍感受了一下,所谓纺锤形状就是一个梭子/橄榄球,也是侧向星系的一种,核心相当厚实,所以呈现出密集的星系盘。相比于一些针状的星系,可能侧向没有那么精准导致外围比较肥,这种情况与NGC253比较类似,而后者已经快成为一个长条状。
草帽星系
本命深空天体,是它让我觉得今天来的一切都不是白费功夫,同时对道布森的敬仰转而成为一种喜爱。
在升到高处以后远看,104的草帽特征很容易识别,外面一圈光晕是由游离零散的恒星堆积而成。在200x高倍细看,又能欣赏的到高亮度核心与低亮度星系盘的镶嵌结构、光晕从中心到外围的逐渐消失、还有那无人不知晓的巨大尘埃带,共同组成了这个星系密不可分的每个部分。如果以后有人问我有一台10寸镜子能看得到什么呀,那我肯定会优先回答草帽星系。
M88
在室女团里属于高亮度大型漩涡星系,即便如此细节还是颇少,只能够在长时间的观测中发现两条螺旋臂,缠绕了半圈的样子。旁边M91则是梅西耶天体中最黯淡的星系,只有一个圆形鬼影,相比于这样88还是要好很多。
M848687
马卡良链的核心成员,全部都是巨大的椭圆星系,其特征除了一个高亮度核以外也没什么细节可言。惊奇的是,以往巡天常用的星桥法,在这一片天区根本没有作用,因为这些大星系的亮度令人发指,比指示方位的星桥还要亮的多。既然如此就把它们当做路标牌吧,用星系去搭桥找星系。
M100
呼吸器星系,是一个正面朝向地球的漩涡星系。本身可能稍微有点暗,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才能把旋臂从圆盘中提取出来,发现两条各缠绕270度左右。
M99
比M100小,但是也更亮。这个星系似乎有三条臂呈不规则分布,但是第三条确实有点暗使我不敢确认。可以肯定的是,那两条臂相隔只有90度多点,旋转过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NGC4567/4568
这是一组双重星系,但请注意它和我们常说的乌鸦座触须星系NGC4037/4038并不相同。区别在于,后者的潮汐尾相互穿插,呈x型;而前者则没有交叠,呈镜像的两个数字6。不小心说漏嘴了,这也是令人激动人心的唯一能看到潮汐尾的一对星系,两个核心像是一头稍微压扁的椭圆形,而潮汐尾则有核的3-4倍之大,以一条大弧线抛射出去。由于离马卡良链遥远,想要观测到它们的话,建议从3等星东次将出发,途径NGC4762,M60和M59三个星系即可搭桥找到。
至于其他剩下的星系,可能是太暗或者印象不深,只做了第一手的现场记录。而其中关于星系外形的描述,只是我所看到的样子,与真实情况可能有偏差。比如其中M90记录为椭圆,实际上则是漩涡星系,说明旋臂对比度实在是太低,导致没有识别出来。
未标有M字的默认以NGC为开头。
关键词特殊解释:
点状则表明这个星系过于集中,只能看到高亮的核心,外旋臂看不到,或者星系特别小
一坨则表明能看到外层了,但是和天空不太好区分界限,很难直观判断具体是什么形状
圆,椭圆,漩涡则表示是明显规则的
大=6分;中=4-6分;小=3分左右,很大很小就靠自己意会了,因为我也搞不清究竟多大
亮=进出视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亮核;暗=定一下神也不难看到,亮核微弱或者没有;很暗=10秒以内的反应才能够稳定看到,本体已经不易察觉;极暗=必须事先知晓位置,然后超过10秒的视线转移才能很勉强的看到,基本都是鬼影
最后一列是星图中给出的Mag,也标注出来,方便对比
4762针大   亮   10.2
4754坨中   暗   10.6
4660条小   很暗 11.0
M60   圆很大 亮   8.8
4647扇小   很暗 11.4
4638点很小 很暗 11.3
M59   坨中   暗   9.8
4606条中   暗   11.9
4607坨小   极暗 12.9
M58   圆中   亮   9.8
4564坨小   很暗 11.1
4567缠绕中 很暗 11.3
4568缠绕小 很暗 10.8
4528点很小 暗   11.7
4550坨小   很暗 11.6
4551点很小 很暗 11.9
M89   圆中   亮   9.8
M90   椭圆大 亮   9.5
M91   漩涡中 很暗 10.2
M88   漩涡大亮    9.5
4459椭圆中亮    10.4
4477椭圆中暗    10.4
4473椭圆中暗    10.2
4479点   很小 极暗12.5
4461坨      小暗    11.2
4435椭圆中暗    10.9
4438漩涡大暗    10.1
M86   椭圆很大 亮9.2
M84   椭圆中亮   9.3
4388坨      中很暗 11.1
M87   椭圆很大 亮8.6
4478坨      小很暗 11.2
4302点      中很暗 11.6
4298坨      小很暗 11.4
M99   漩涡中亮   9.8
M98   条      大很暗 10.1
M100 漩涡大暗   9.4
4312点      中极暗 11.8
4340坨      中很暗 11.0
4350点      小很暗 11.1
M85   圆      大亮   9.2
4394坨      中很暗 10.9


星特名 发表于 2018-1-23 08:00

好文章 精彩的目视报告

gequnhua 发表于 2018-1-23 08:28

就佩服寒冬出摊的人
我的镜子两个月没怎么出动

lp1987325 发表于 2018-1-23 09:27

默默的膜拜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8-1-23 10:40

楼主很勤奋啊,记录得也很详细。

卢乐为 发表于 2018-1-23 11:28

很详细的目视记录!膜拜大神

Makinonico 发表于 2018-1-23 14:34

想问一下马卡良链和狮子座三重星系可以使用7x50的双筒观测么?

凝眸星空 发表于 2018-1-23 14:51

沙发,
实来大神之笔,观察细致,很棒的观测参考贴!

探栓怪 发表于 2018-1-23 17:28

Makinonico 发表于 2018-1-23 14:34
想问一下马卡良链和狮子座三重星系可以使用7x50的双筒观测么?

一般情况下只能看到其中的梅西耶天体,而且由于倍数过低导致不易识别出它们的形状,可能要用“点”“小”“很暗”来形容观测的效果了。非M天体亮度实在太低,至少要个100mm以上的镜子才行。

探栓怪 发表于 2018-1-23 17:35

凝眸星空 发表于 2018-1-23 14:51
沙发,
实来大神之笔,观察细致,很棒的观测参考贴!

大家已经回复了,只不过没审核,其实连地窖都没有23333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18-1-24 08:46

有嚼头,详实精彩,最后也干脆利落。值得学习啊!(这是10寸的吧!镜子被你发挥了出来。)

天才小熊猫 发表于 2018-1-24 12:25

宁可让黑客攻击,也不想这么麻烦了

506 发表于 2018-1-24 14:21

不知道用的什么目镜?

探栓怪 发表于 2018-1-24 15:02

506 发表于 2018-1-24 14:21
不知道用的什么目镜?

60x是ES20mm,120x是原装SP10,200+x是Televue NZ3-6

kaenguo 发表于 2018-1-27 02:41

碳酸钙大师下次什么时候出动?

BKSo 发表于 2018-1-27 16:26

强帖留名

EverLAnd 发表于 2018-1-28 21:29

好帖!春夜最适合看漩涡星系,争取自己加工个轻便的16寸dob,再搞个120sd大双就圆满了

skxcmg@126.com 发表于 2018-5-21 11:30

lz合肥哪个高校的?

探栓怪 发表于 2018-5-21 14:05

skxcmg@126.com 发表于 2018-5-21 11:30
lz合肥哪个高校的?

南七技校

yuanjinzhao 发表于 2018-5-24 12:07

碳酸钙用什么望远镜?是DOB16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紫蓬山】道布森的冬春季天体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