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摄木星(打酱油)
本帖最后由 ThomaEX 于 2018-4-22 18:31 编辑2018/4/22 木星 手机拍摄
150750小黑+精华3x+8mm目镜+iphoneX(目镜后30s视频拍摄手动跟踪)
RegiStax5 270帧叠加200帧
不错!~~~~~~~~~~~~~~~~~~~~~~~~~~~~ 太恐怖了,天文拍摄严谨些吧,整个摄像头好好去拍摄。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4-22 18:59
太恐怖了,天文拍摄严谨些吧,整个摄像头好好去拍摄。
哪里恐怖了...???
目镜后拍成这样可以了。不过都用上iphoneX了,整个几百元的摄像头,比如asi120,qhy5这些,效果碾压你的iphoneX。 支持一个1 本帖最后由 skyczheng 于 2018-4-22 21:57 编辑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4-22 18:59
太恐怖了,天文拍摄严谨些吧,整个摄像头好好去拍摄。
你看看论坛上拍摄的木星是什么样子的,你这都快成抽象派了
入个摄像头,再加个双轴电跟,这些投入省下的时间精力,还有拍摄效果的提升那是相当超值的
个人觉的手跟+目镜后手机,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 手機拍攝也是一種玩法,雖然效果沒有攝像頭好,不過能拍好也是滿滿的成就,表示支持和尊重,天文愛好不是拼設備,回歸初心,讚一個 感觉处理的不真实,光线处理和图像处理锐化的狠了{:2_185:} 拍着自己玩的,管他呢 请问,你看到的木星也是这么大的么?我纯目视,咨询咨询。 图像压缩导致丢失了大量细节,行星摄像头最主要的还不是CCD或CMOS的好坏,有些监控摄像头用的CCD或CMOS灵敏度也很高,完全不弱于行星摄像头,但问题在于监控头多半是输出模拟信号,在储存时要再进行模数转换和数据压缩,这两步对一般图像没太大影响,但对天文摄像有致命的打击,由于很多细节的原始对比度是很低的,在常用的有损压缩算法下这些细节非常容易被压缩掉,导致最终的图像没了细节,这个我测试过,监控头PAL制式下(大约640X480的分辩率,每秒25帧)3分钟的数据文件只有,30-40M,但行星摄像头用同样分辩率同样帧速,3分钟的数据文件在1G以上。因为行星摄像头的输出是没有压缩过的数字信号,且在存储时也不进行压缩,这也是用行星摄像头拍的图像数据量巨大的原因,但这保留了所有的细节,其中包括了很多不经过后期处理根本看不到的细节,所以后期处理出来的图片在细节方面就和那种压缩过的数据有天壤之别了。楼主这个图就属于图像压缩的结果,很多目视时能看到的细小细节都被压掉了,这个无解,手机上的CMOS再好,但摄像软件不支持非压缩模式,而且一般压缩得都很凶,最后就这样子。楼主这个木星还不如60普消+古董级的PRO4000的效果吧。虽然天文爱好不是拼装备,但起码的装备还是需要的,最低也来个T7C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