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开箱照HUBBLE OPTICS UL 16寸 F4.5 DOB
本帖最后由 f317lc 于 2024-6-2 12:09 编辑写在前面
先说说为啥选了Hubble Optics Ultra Light 16 DOB,几个原因:
1、精度——Hubble Optics的主镜面精度相当好,NASA都有购买过他们的主镜用于天文项目。实际效果在几天的行星观测中相当满意(同时要赞一下宇文的光轴终结者,太好用了)。
2、重量——三明治主镜10KG,主镜盒+底座12KG,桁架杆和副镜框架系统没称过,估计3KG吧,整套东西也就25KG左右。重量轻才有动力多出动。
3、体积——设计合理,平时存放和车载都更方便,安装也更迅速。
4、高度——16寸 F4.5 1823的焦距,目镜位置大概是1600的样子,观测天顶我正好不需要梯子。(这里其实在F4.5和F5的选择上纠结过,F5的更便宜而且彗差更小,最后还是选择了F4.5,彗差可以用彗差镜修正)
5、强度——设计和用料都非常好,指向不同高度天区时桁架形变很小,螺丝都拧到位的情况下不用担心光轴会因为形变而偏离过多影响目视效果。调焦座强度对DENK双目变倍系统完全够用,不存在因为强度问题需要另换调焦座的情况。
6、热平衡——三明治主镜热平衡时间据说是普通主镜的1/10
7、DSC——可以添加PUSH TO系统,将大大便利寻找目标的方便性,只要多付250刀(自制DOB的星友也完全可以搞一套装上,可能部分配件需要自己改改),当然PUSH TO没有跟踪,这点和GOTO比还是差了些。
2018年8月更新
新加了一个ADC用于行星观测消除大气色差,目镜端又长出一截。光轴用单目镜星点法确认校准后,换上双目系统,星点焦外同心圆仍然完好。Hubble Optics UL16啥都没换就能经受住这么重的考验,庆幸没选错。
经过三个多月的使用,行星观测二三十次,绿区深空观测5次,总体非常满意。
行星观测:配合Moon & SkyGlow滤镜、ND减光滤镜和ADC大气消色差棱镜,行星目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视宁好的时候感觉象在看照片。
深空观测:目前最好的环境只在绿区观测,而且出动5次只有第1次透明度较好。球团效果非常满意,高倍下大球团分解非常彻底;行星状星云目前效果最好的是第一次出动,透明度和视宁度都较好,高倍下指环星云和哑铃星云看出了黑白照片的效果,给个95分;星系和其它星云目标比以前的8寸镜亮,但因为环境拖累,即使有UHC、OIII、H-Beta滤镜的助阵 ,还是无法看出很多细节,最多也就是三裂星云能够看出裂缝、M51能看到星系间的连接但看不出悬臂的程度。再加上还有很多非夏季目标没有观测,所以暂不评分,后续有机会去深蓝区或黑区再进一步体验。
不过用了三个多月,主镜边缘部分地方稍微有点脱膜了,对使用影响不大,就是看着不爽。收到货才知道默认价格是不包括主镜保护层的(划去)
更正之前不当的说法,默认价格是标准的铝镀膜+二氧化硅保护(The above prices include the standard Al + SiO2 overcoating)。
多花钱可以获得两级更好的镀膜——高反射率和更好的保护:Semi-enhanced Coating和Enhanced Coating(银)。
2019年5月13日更新
到货1年了,出摊不下20次,家里阳台上行星季长期使用,主镜边缘镀膜维持原样没有更多变化。
1~3月份持续阴雨(把人都憋坏了)过去后,4月份3次绿区和五一2天蓝区把关注的春季星系都看全了,最喜欢的还是M51,在绿区透明度最好的一次能够斜视到旋臂,在蓝区的两天透明度没有绿区好(M82当中的那个X型暗带没有绿区最好的那次清楚),但M51可以直视到旋臂给人印象深刻。看室女座星系群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主目标边上有未知的小星系,对照电子星图一看果然边上有个不起眼的小目标。另外买了2年一直觉得很鸡肋的L-PRO目镜,终于在16寸看星系的时候有点作为了,在绿区和蓝区都能略微能够增加一点点星系的细节,大概是天光亮度降低50%,目标亮度降低10%的样子。
一年最佳视宁16寸目视木星效果模拟图
http://bbs.imufu.cn/thread-783481-1-1.html
2024年6月2日更新
现在是2024年6月,UL16镀膜和2018年比较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就是主镜生产时边缘处理得不太完美。
开箱照正文
3月22日在GRUS那付了订金,主镜和附件在大海上漂了一个多月,5月7日终于运到家。
分了四件装,两个大箱子是主镜和框架、一个小箱子是另外买的附件、还有一件PVC管子保护得非常好的桁架杆。
框架和配件
16寸三明治主镜
据说很诱人的精度数据
F4.5的桁架是整根的,F5的就是两截需要接起来的了
副镜和调焦座
装到一半
最底下水平转动的部分
主镜箱上去了
主镜只用了6点支持(最后测星点完美证明完全够用),支撑片之间用铜丝钩连,保证正六边形分布
那根荡着的带子在装好主镜后是用来包裹主镜侧面的,主镜依靠这根带子和照片最下方的支点做侧面限位
滑轨是两段的,宁下中间这颗手拧螺丝,就可以折叠减小体积,可以方便地放进小轿车的后备箱
全部装好以后的样子
另购附件——主镜盖(已经挽救我的主镜数次逃脱跌落的螺丝之手)原来以为是个有边框的盖子,到手发现就是一块平板,实际用起来就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形态。不过早知如此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
另购附件——遮光板
另购附件——遮光衣,也完全可以用尼龙布自己做,我比较懒买现成的
DSC套件,提供Push TO功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知道当前指向的天空位置,因为底座上的安装孔没有螺纹要自己攻,淘宝上买的工具还没有到货,所以还没装起来。
DSC装好后的样子
上面这张照片的位置装反了,应该装到对面对称的位置,否则高度角会反掉。
电源支持9~12V,可以用干电池,也可以外接12伏蓄电池。
买的时候没注意寻星槽是和寻星镜一起作为另购附件的(我有寻星镜没买),到手发现后才在TAOBAO上追加购买
这几天调试和观测中做的一些调整:
1.调焦座安装位置
说明书上写的安装位置是上面那3个孔,实际有两组孔可提供安装。我试下来发现下面这组比较偏的位置装调焦座用起来更舒服。这个位置装好后目镜是在侧面(可以看我上面装好后的照片),如果是说明书给出的位置,装好后目镜会在45度的斜上方,观测的时候身子要侧过来整个脊椎都弯着,太不科学了。
2. 桁架杆顶端的孔位
说明书说16寸F4.5使用从上往下第2个孔,实际试下来,我的DENK双目的变倍在最低倍率一档时候无法合焦,调整到从上往下第3个孔(减少了光程)就好了。
2018.8更新,新配置了ZWO ADC用于大气色差矫正,桁架顶端的孔位调整到最下面的一个,DENK变倍最低倍才能合焦。Hubble Optics的多孔位设计超级赞,可以很方便地调整主镜到调焦座的距离。
3.桁架杆的背对背安装方式
开始对说明书上这样的背对背安装方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样安装后,桁架杆下端会相差一个角度,两根桁架下面的安装接头不在一个平面上,一个向里弯,一个向外弯。通过GRUS问了工厂,说就是应该这样的。装好后用了两天终于想明白为啥要这么搞了,这样在底下螺丝拧紧后可以让桁架杆有一个水平方向的一对预应力,使得顶端的位置相对固定,同时减少顶端和桁架横向受力时的晃动。
4. 配重
说明书说F4.5的底端不需要添加额外配重,但是我实际试下来,一个不大的1.25目镜加个寻星镜,顶端就已经偏重了,单目镜状态下底端可能需要0.5~1公斤的配重。上了DENK的双目后,底端我临时绑了个4KG的重锤做配重,结果是底端偏重,估计3KG应该正好吧。后续可能考虑配1+2KG两个重锤。
结果最终方案是4个配重块(潜水包胶配重,5cm魔术贴绑带)2KG *2 + 1KG + 0.5KG,5.5KG满载时可平衡DENK双目+变倍器+滤镜轮+两个目镜+多头寻星槽+指星笔+寻星镜或手机支架&手机(装了用于dsc软件,用一个小球头固定在多头寻星槽上,省事不用一直用手拿着)
很强大的巨无霸。国内首台HUBBLE了吧。 镜片精度相当优秀!!! 好镜子 楼主多说说使用感受这个结构机械性好吗推动的时候手感如何 眼馋,效果如何呢? 国内第一台,什么时候去参观一下。 很牛的dob,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本帖最后由 f317lc 于 2019-6-1 09:55 编辑
ghb 发表于 2018-5-13 05:21
眼馋,效果如何呢?
光轴调完美后,低倍星点很细,得意于三根式的蜘蛛家架,亮星周围的星芒不是很明显。高倍暗星星点还是很小,亮星看上去和我的C8差不多大。
用PO24目镜,边缘彗差注意看会发现有,不特别注意可能也会略过。上了DENK双目后因为多了延焦镜,彗差进一部步改善。
这几天只在市区看了行星,对比C8能观测到的细节提升不亚于当初90口径升级到C8时的感觉。就行星表现效果来说相当满意。深空还没来的及去郊区体验,应该是大口径DOB的强项。 wangwang004 发表于 2018-5-13 07:29
国内第一台,什么时候去参观一下。
等今天攻丝把DSC搞定,找好天去东滩耍耍 很厉害的武器,顶 长见识,关注Ing 真不小 16寸,可以搞天文台啦,哈哈哈 听说没有锁紧和微调,用着方便吗?还有,DSC是另购的吧? 最近也在研究dob,很好的东西{:5_282:} 豪! 我靠,相当板扎!!! 多少钱? 我订的Hubble三明治 12寸 F4主副镜,快3个月了还没消息,真是shit 想买一台24‘’的,楼主现在用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