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雇人跨县扔乞丐 乞丐惨死山中(图)
2007年08月26日 02:41:00 华商报■本来是救助流浪人员的民政干部,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却将镇上一名重病流浪人员用车拉到荒郊野外遗弃。在海拔1400米高的秦岭山上,这名三十出头的乞丐最终在饥饿寒冷中死亡
■这位曾是宁陕县广货街镇纪检委书记、镇人大副主席的民政干部,为何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嫌一名在街上流浪的乞丐碍事,便雇人将这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山中海拔1400多米的黄花岭(柞水县境内)上遗弃,致使其因饥饿寒冷死亡。
秦岭山中发现无名尸体
6月30日,柞水县110接到群众报警电话,称在黄花岭一隧道口发现一具男尸。当日下午4时许,柞水县公安局营盘派出所所长胡一才带民警赶赴现场:死者年龄大约三十出头,身高约1.60米,短发、消瘦。上身穿长袖T恤,下身穿短裤,光脚。
人命关天,胡一才立即给公安局汇报,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匆匆赶赴现场。警方初步认为是一起凶杀案,20名民警分头寻找尸源。由于营盘镇不远就是宁陕县的广货街镇,一路民警赶赴此处寻找线索,很快就有广货街镇的群众认出了死者。警方顺藤摸瓜,最终发现广货街镇政府民政干部谌太林在29号曾雇用一辆面包车,将死者拉到黄花岭……
上级要检查卫生 乞丐碍事
8月20日,记者赶赴柞水县和宁陕县采访此事。根据柞水县司法人员介绍以及相关材料显示,谌太林今年52岁,广货街镇民政、宗教助理员,享受副科级待遇。此前谌太林担任过广货街镇纪检委书记、镇人大副主席等职务。
据介绍,6月29日,安康市有关领导来广货街镇检查卫生和安全生产,谌太林看到街道上有一病重的流浪男子,就向主管民政的副镇长请示,这位副镇长说你处理一下。随后,谌太林就雇用了一辆面包车,又找来在镇上补车胎的男子郭云丰,让他和司机将流浪男子扔到柞水县境内。
据检察官称,此前谌太林还从镇政府的职工灶房内拿出几个馒头,给流浪男子带上,又从镇卫生所找来一名女医生,女医生用听诊器给流浪男子检查后说:“心脏没问题。”于是,面包车司机和郭云丰拉着流浪男子向柞水县境内驶去。
为30元钱他答应“扔人”
2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参与此事的郭云丰。郭云丰今年60岁,在广货街镇开了一个补车胎的店铺。说起此事,他说自己感到深深的内疚。“29号上午,谌太林本来找镇上另外一个人干这个事,由于那个人不在,就找到了我。”郭云丰说。谌太林说给他20元钱,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谌太林答应完事后给30元钱。于是面包车司机就将病重的流浪男子拉到车上,由于其病重坐不住,就让他躺倒在后面的座位上。
谌太林给郭云丰交代,将流浪男子扔到柞水县境内就可以。车一路驶向柞水,两个人在车上商量,到底将他放在什么地方呢?当行驶了约20公里到黄花岭时,二人看到此处有一个隧道,于是决定将流浪男子放在隧道里。“由于前一天下过雨,当天气温并不是很高,当晚又下起了雨……”说到此处,郭云丰很内疚,“如果知道他有病,我肯定不会参与这样的事,我一辈子都没有干过这样的缺德事”。
死者身份一直没有查清
柞水县警方将这起案件移交给县检察院,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开始调查。7月4日,柞水县检察院以谌太林涉嫌玩忽职守罪决定将其刑事拘留。7月13日,由于谌太林的家庭情况很差,被予以取保候审。
柞水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韩勇波说,他们到现场后,看到的场面令人震惊。
据办案人员的描述,记者试图勾画出流浪男子最后的挣扎: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用最后一点力气向外爬,隧道里有一些燃尽的篝火灰堆,由于气温骤降,在爬向灰堆渴望寻找火星时,他脸上和身上沾满了草木灰,却没有找到一丁点火星取暖。在熬过一个寒冷的夜晚后,又没有吃的和饮用水,第二天这名流浪男子已经生命垂危。几个过路的农民工看到后,将他从隧道里抬了出来,放在外面晒太阳。不久,这个年轻的生命慢慢离开了……
韩勇波一再提到,当天气温很低,白天温度只有十几度。显然,这个生命的离去和饥饿寒冷有关。为了慎重起见,办案人员对死者进行了尸检,初步断定死者身体没有太大的疾病,具体死因还需要省公安厅最后的结论。
在从黄花岭赶往广货街镇的路上,过往车辆稀少,记者行驶了约20公里的路程,只遇到七八辆机动车,没有一个行人。当地人说,西安到柞水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已经很少有车辆经过此处。
目前,死者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宁陕县的公安部门答应寻找,但一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找到死者的家属。柞水县检察院人员说,有一个线索说死者是山阳县人,但没有落实。
人的悲剧 也是救助制度的悲剧
本来是救助流浪人员的民政干部,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却雇人将在镇上流浪的一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深山之中遗弃,导致这名青年乞丐最终死亡。直到现在,死者的身份还是一个谜。
这名曾是镇纪检委书记、镇人大副主席的民政干部,为何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呢?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柞水县检察院最终决定同意给犯罪嫌疑人谌太林办理取保候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家庭情况一直不太好。
犯罪嫌疑人:让人心酸的家庭
宁陕县广货街镇有关领导说,谌太林的妻子去年做了手术,目前在家养病,不能干体力活;在谌太林被拘留期间,他的儿子因为参与抢劫,一审被判处13年徒刑;其女儿为了逃婚,在结婚的前一天离家了,已经两年音信全无。家庭连遭不幸,可能要将这个在风雨漂泊中的家毁掉。柞水县检察院考虑到上述种种因素,决定给谌太林办理取保候审,先让他在外面尽快给儿子找个律师,然后安顿好这个家庭。
救助制度:遭遇资金短缺的尴尬
广货街镇党委和政府有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镇上所能支配的资金“紧紧巴巴”,没有专项资金,都是从民政部门的救助款项里扣除。
记者多次问到去年广货街镇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所花的费用都没有得到结果。一位领导私下告诉记者,少得可怜,民政局对这样的开支控制得很紧。
当地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埋葬一个死亡的流浪乞讨人员所能报销的款项只有200元:找几块木板钉个棺材,拿一床扶贫用的棉被给死者盖上,再找几位好心的老乡,到山上挖个坑将人埋掉。没有坟头,上面压几块石头就可以了。这些是死亡的流浪乞讨人员,不处理实在没有办法;而对于活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在资金上很难救助到位。而一位知情人士说,街道上经常会突然出现一些流浪人员,最后才知道都是邻县的民政局晚上悄悄开车将这些人“扔”过来的。对付这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再将他们“扔”回去或者“扔”到其他邻县。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郑升旭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件事的发生,难道仅仅是一个民政人员的玩忽职守?我们的上级政府对于这名流浪人员的死亡是否也应该承担某种责任?我们在救助制度上是否还存在不足?建议各级政府应尽快就落实国家救助政策的问题进行一次彻查,使这名流浪人员不至于白死,让他的死亡能够给我们起到某种警戒与反思作用,从而能够使坏事起到一点好的作用,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崔永利 实习生 解改莉
来源:http://hsb.huash.com/tplimg/news_hsb_2007_ehsb.jpg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7-8-30 19:04 编辑 ]
“扔乞丐”何以成常规处理 ?
2007年08月27日 04:36:23 来源:华商报■ 毕诗成
乞丐之死可以有多种原因,但因为有碍卫生检查,被民政干部扔到邻县的荒山野岭致死,肯定是最荒唐的那种。
人间自古多荒唐。据报道,今年6月,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嫌一名在街上流浪的乞丐碍事,便雇人将这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山中海拔1400多米的黄花
岭上遗弃,致使其因饥饿寒冷死亡。(8月26日《华商报》)
我们似乎本不该为乞丐如此死法感到惊讶——— 据当地人说,街道上经常会突然出现一些流浪人员,最后才知道都是邻县的民政局晚上悄悄开车将这些人“扔”过来的;对付这些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再将他们“扔”回去或者“扔”到其他邻县———原来,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做法,就如同在球场上传递皮球一样,已经习惯于你一脚,我一脚,只不过这次倒霉的是“人死了”且被曝光罢了。
笔者不想简单地把乞丐之死归结为什么“制度缺失”,想想看,一个小镇上配有专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民政干部,这制度还不健全吗?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为救助制度遭遇到资金短缺的尴尬,因为小镇不是大都市,不可能“遍地是乞丐”,既然可以从民政部门的救助款项中扣除一部分救助资金,怎么着也不至于凑不到一点让几个乞丐取取暖、吃口饭的钱吧?——— 把乞丐送上荒山野岭不是也动用了30元经费了吗?
为什么悲剧还是发生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即便有制度,即便有资金,但如果基层人员头脑中没有“人权尊严、生命平等”等先进理念,一切制度努力都是白搭:由于没把社会救助太当回事情,民政局对于救助流浪人员的费用“控制得很紧”,以至于能省则省,花在救助上的钱“少得可怜”;由于生命观念的匮乏,执行者并没有把“救人”太当回事儿,而是把“面子上的好看”放到了首位——— 领导要检查卫生了,宁可花30元雇人把乞丐抛到荒野。生命就这样如草芥,乞丐就这样如蝼蚁,哪有什么生命敬畏?
应当注意到,那位犯下罪恶的谌太林并非就是飞扬跋扈之徒,他自己也有一个让人心酸的家庭:妻子手术后在家养病,不能劳动;儿子参与抢劫,一审被判13年;女儿逃婚离家,两年无音讯……检察官称,在“扔乞丐”之前,谌太林从灶房拿出几个馒头给流浪男子带上,无法想象那一刻,是已滑落到底线的人性在闪光,还是意欲安慰自己愧疚的心灵?据报道,谌太林已取保候审,而当地检察院同意取保候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家庭情况一直不太好——— 如此人性关怀,与谌太林泯灭人性关怀的罪恶,俨然成了对比。
学者孙立平说,在这个转型的社会里,底层的穷人往往比富人道德陷落更快。这话很多人不爱听,但从黑砖窑,到教师卖处,再到乞丐之死,在一个个扭曲的现实案例面前,我们似乎很难反驳。不可否认,由于生存环境、资源匮乏等原因,生存空间相对狭仄的底层群体(包括基层干部),正在滋长一些扭曲的是非观念,人生观、政绩观、道德感,已经被严重扭曲。生活在如此恶质化的氛围当中,自己与他人体面、尊严地生活,都成了奢侈品。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常常取决于底线的高度。社会底层基本观念的扭曲,使得当下中国很多制度改革,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拯救社会群体的底线,给社会矛盾挡出一份“可治理”的土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扬子晚报:“遮学”导演了流浪者之死
2007年08月27日13:16来源:【扬子晚报】一民政干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将镇上一名流浪人员用车拉到荒郊野外遗弃。在海拔1400多米高的秦岭山上,该青年乞丐最终死亡。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先以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刑拘,后又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被取保候审(8月26日《华商报》)。
毋庸置疑,流浪者之死,谌太林难辞其咎。而在我看来,流浪者之死死于谌某,更死于事件背后错误的政绩观——官场“遮学”。
所谓官场“遮学”指的是目前少数官员对自认为或上级可能认为不好、不雅、落后的、于己不利的人和物遮蔽起来不予示人的一种潜规则。在这种官场“遮学”的指引下,不仅乞丐、流浪者将沦为被遮蔽的对象,进城务工者、穿着不雅者、小摊小贩甚至外来人口也可能成为被遮蔽或驱赶的对象。
正因为有如此“遮学”,粉刷沿街老房子外墙、沿街建筑大洗脸、房前屋后拔庄稼、“遮羞墙”等新闻才得以出现。为何这么做?概因诸如此类的人和物“有碍观瞻”而需要粉饰和遮蔽。从手段来看,谌某过于粗鲁的抛弃式“遮学”显然还只是处于初级水平。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遮学”之所以盛行,与某些地方的政绩“美学”无不关联。一些追求政绩成瘾的官员,不计后果地追求城市的光鲜、数据的漂亮,于是就导致在迎接上级检查时不惜穷尽一切手段“造美遮丑”,在着实无力实现“美学”目标的情况下,“遮学”也就应运而生了。“遮学”一方面遮住了那些看似落后和不雅的人和物,另一方面也遮盖了生活与发展的真实,甚至直接影响民生的质量——这一次“遮学”弄出了人命,在遗憾之余,也希望坏事能变好事,让“流浪汉被抛弃死亡事件”成为清算“遮学”的一次好契机。
(责任编辑:石希) ::070821_10.jpg:: 社会黑暗啊 证据确凿的话,就是故意杀人罪。 的确,这点从LS用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了,都黑的流牛奶了。。。::070821_03.jpg:: 有些人就是這樣,爲了面子什麽事情都敢做出來::070821_16.jpg:: 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070821_03.jpg:: ::070821_15.jpg:: 希望这不仅仅是希望...
干部跨县扔乞丐致其死亡被起诉 案件当庭未判决
2007年11月12日 09:15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日前,本报(注:华商报)报道的“宁陕县(注:陕西安康市)民政干部跨县界抛弃流浪乞丐致其死亡”一案,由柞水县检察机关侦查终结,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某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移送公诉部门审查起诉。11月6日,此案在柞水人民法院审理,当庭未判决。
今年6月29日,宁陕县广货街镇政府南800米处路边草丛中发现一流浪乞讨者,该镇民政干部谌某前去察看。此时,这名流浪乞讨者身体已极度虚弱,不能行动,急需社会救助,谌某却私自安排一名出租车司机和一个补轮胎的个体户,将流浪乞讨者丢弃在黄花岭东柞水县地界。次日下午3时,流浪乞讨者死亡。
该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要求依法严肃查处。商洛市人民检察院指令柞水县检察院对此案进行了调查。(记者 强军) 玩忽职守与故意杀人貌似有着天壤之别啊。。。::070821_18.jpg:: 检查根本起不到什么时候大作用,只不过是下级请上级吃吃饭,玩一玩。但是基层的群众却要跟着倒霉。所以我要对那些领导说:“日他娘的,怎么不去死呢?” 丑恶、有些人麻木的不把人命当回事。 死是个别现象,扔是普遍现象,这是现实社会的正常现象. 這位遮的代價太大了,私下理解,以鄰為壑很不妥啊,要丢為何不丢您家們口啊,可以用幾塊布搭一個蓬,美其名曰,生態公廁,若有上峰來查,此何方人士,還不快走,影響觀瞻,可對曰,乃我縣一大發明,一來解决如廁困難,再則為鄰邦消化無業遊民,讓就業率上昇不少.管理是一門大學問,有頭腦的人,壞事可以辦好,沒頭腦的,只會被動埶行,還要變本加厉.堂堂國民,竟棄之高山,想讓人看星不成,看星也要提供一台望遠鏡啊.
建議該縣馬上興建高山野外天文台,在開展科研同時,可以就便照顧吸納,孔夫子在陳蔡兩國境線上不是還活得好好.當時他們一群人就是在那看星呀. ::070821_17.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