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党的目视观测报告(2)
本帖最后由 卢乐为 于 2018-7-15 08:22 编辑今年第二次来东滩,路上天空中出现了大量高层云使人提心吊胆,到了观测地(长江路停车场)后才发现我担心错了东西––海边的大风把云全吹跑了……于是整晚我就在支架不断的抖动中寻找观测时机。不过当晚大气透明度十分好,可以轻松看到夏季银河甚至其中的裂缝(尘埃带)和亮区。
天气情况:
云量:0%
极限星等:约5.5
大气透明度:好
下面是我用星特朗c8hd(50倍)手动寻找并观测的21个深空天体。
M4:恒星密集度中等,亮度较高,直视可以分辨出部分,侧视则更为清晰。
M22:不愧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可见的最亮球团,恒星密集度中等,亮度高,直视侧视皆可分辨大量成员星。
M28:与M22形成鲜明对比,甚为暗淡,仅可见部分外围星。
M5:较亮度稍高M28,但似乎较稍为疏散。
M54:暗淡的“小绒球”,毫不显眼。
M70:密集但暗淡,不仔细看几乎与恒星无异。
M80:暗淡,毫无特点。
M7:亮度极高,成员星多且明亮,但十分疏散,裸眼勉强可见,看来不负其3.5的星等。
M6:比M7稍暗,且视面积较小,其成员星颜色偏蓝,观赏性不错。
ngc884&869:勉强可装入一个视场内,都较为疏散且明亮,十分相似。
ngc6231&6242:与上面一对不同,这一双星团前者明亮且密集,后者暗淡且疏散。两者不能装进同一视场内。
M27:视面积较大,两端较中间稍为明亮,可以看出“哑铃”的形状。
M57:视面积小,但表面亮度高,可见“烟圈”的形状。
M31:明亮,但仅可见其核心,其它细节一律不可见。
M32:明亮,视面积小,极类似恒星。
M102:暗淡,呈细长型,仅侧视可见。
M101:暗淡,呈椭圆形,仅侧视可见星系核,悬臂不可见。
M51&ngc5195:较为明亮,直视可见两个星系核,侧视时似乎可见M51悬臂。
2018年7月14日夜于长江大桥
赞一个 朋友m22不是北半球星团,是南半球的现在看刚好在土星下边一点。北半球中纬度是m13才对,你对对星图, 地外空间 发表于 2018-7-15 08:06
朋友m22不是北半球星团,是南半球的现在看刚好在土星下边一点。北半球中纬度是m13才对,你对对星图, ...
朋友,我说是北半球中纬度『可见』的最亮球团啊 哪里的长江大桥?
c8hd配什么经纬仪?
卢乐为 发表于 2018-7-15 08:16
朋友,我说是北半球中纬度『可见』的最亮球团啊
是的。m22搞错了。 yuanjinzhao 发表于 2018-7-15 08:39
哪里的长江大桥?
c8hd配什么经纬仪?
崇明长江大桥。我配的是zii经纬仪,不过这个支架载c8hd已不太稳了 赞,蹭了下楼主的M31,这会M31高度真低 换个SkyteeII经纬仪 请问你说的直视与侧视是个什么意思? eechsh 发表于 2018-7-15 11:34
请问你说的直视与侧视是个什么意思?
直视就是直接用眼睛的视野中心看,平常白天我们看东西都是直视。侧视是观测时将视野中心稍稍偏出目标5-10°,因为视网膜的中心缺少视杆细胞,对暗物不敏感。
ZII经纬仪载C8比较吃力,俯仰调节有"点头"现象。
换个更好的经纬仪或赤道仪,C8HD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观测地非常好,楼主可再关注下M5,这个球状星团我从几十倍到300倍之间(DOB10,双目观看)都看过,其观赏性很高,即使在高倍下,也保持了很高的亮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