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忆荧镇
许久不发观测贴了{:5_299:}。昨夜在试验室值班时,突遇霾都天气放晴,天空通透的像幽暗的宝石,闪烁着点点星光。华灯初上时,偶一抬头,向窗外一瞥,只见一红色“孔明灯”高挂于那天空之上,定睛再看,原是那荧惑闪闪发光。向西望去,长庚、岁星、镇星、荧惑横贯长空,与那牛郎织女,共度婵娟之夜。
如此良辰美景自然不能白白荒度。环顾四周,手边能用的镜子只有一台我刚刚修好的星特朗102/600型电动经纬仪望远镜,配合抽屉里一支无铭5倍巴洛镜,中心色差竟然也将将过得去。在75倍下观测土星,卡缝脑补可见。转向荧惑,极冠隐隐约约。再看那岁星,两条犀利的条纹夺人二目。最后送别长庚,满眼五彩斑斓。半个月亮挂在天上,为大地洒下一片银色,也照亮了牛郎织女回家的路。
恰逢学生有一支QHY5-2型单色行星相机放在了试验室,找到后插入目镜端,各大行星均拍摄了10000帧,选取80%进行叠加处理。可惜由于文件保存的问题,木星、金星与月亮的将近30吉文件全部遗失,让人伤心不已。
土星视频叠加后卡缝清晰可见,本体上的条纹也十分清晰。
火星视频叠加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极冠与大流沙,可见其表面的沙尘暴已经进一步减小,适合进行观测。
这是一台功勋卓著的望远镜,真是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七夕之夜就在观测与加班中悄然而过。
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
这个经纬仪架折射,观测天顶目标,都打到脚架了吧…… 506 发表于 2018-8-18 11:19
这个经纬仪架折射,观测天顶目标,都打到脚架了吧……
基本不会,经纬仪单臂向外弯曲的很多。
老师的文彩在牧夫论坛,没谁了吧~~~
“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好一个终成兄妹,感觉到满满的恶意~~~{:5_277:} 牛逼,之乎者也 眉山顶上 发表于 2018-8-18 12:59
老师的文彩在牧夫论坛,没谁了吧~~~
“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好一个终成兄妹,感觉到满满的恶意~~~{: ...
哈哈,您客气了,坛友卧虎藏龙,我这点儿笔法不足挂齿。
Sugger 发表于 2018-8-18 13:57
牛逼,之乎者也
不牛不牛
目视加拍摄,机会难得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8-19 18:45
目视加拍摄,机会难得
哈,朱老师好,器材用着不如自己的顺手,也是一大难题{:5_277:}
那个地下是星特朗150折射镜吗?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8-19 19:58
那个地下是星特朗150折射镜吗?
是的,很沉,而且色差比较明显。不大好用。
gk2684 发表于 2018-8-19 20:11
是的,很沉,而且色差比较明显。不大好用。
这个镜子色差是很大,调焦座有难用,国外用他加滤镜拍摄单色图片还能看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8-19 22:34
这个镜子色差是很大,调焦座有难用,国外用他加滤镜拍摄单色图片还能看
...
十分不理解这些短焦普消存在的意义{:5_283:}
gk2684 发表于 2018-8-19 22:50
十分不理解这些短焦普消存在的意义
我是这样理解短焦普焦的,在90年代大量存在与国产的折射镜,基本上都是60-80MM口径较多,但是焦比都很长,短焦比还是较少,那时的镜头都是双胶合物镜,色差控制的不好,长焦的折射镜在色差上控制的要比短胶的有优势,只是后来的ED镜在短焦上控制好了色差,毕竟短焦的携带还是方便,我在94年还特地购置了一个金都的80-400折射镜,方便携带。 skyczheng 发表于 2018-8-20 09:05
我是这样理解短焦普焦的,在90年代大量存在与国产的折射镜,基本上都是60-80MM口径较多,但是焦比都很长 ...
对呀朱老师,使用ED镜片或是APO结构的短焦折射我也很喜欢,我不能理解的是这种普消结构的短焦比折射,比如星特朗的那台150750,用那台镜子观测的时候,星点周围色差造成的彩晕比星点都大{:5_277:}
可能还是价格或技术当时制约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