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星图是什么?
《捷克星图》是什么?几等,有图的上一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在手绘星图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当时鲜为人知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卡尔纳特‧普列绍天文台(Skalnate Pleso Obs.)的贝塞瓦博士(Antonin Becvar)和他的助手们克服了生活艰苦,政治动乱的重重困难,于1948年发表了划时代的《捷克星图》(Atlas Coeli 1950.0),共16幅图,每幅59X41.5厘米,包括全天亮于7.75等的恒星和为数众多的深空天体,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套星图,新颖的绘制方法将手绘星图推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不久,美国的天空出版社(着名的《天空与望远镜》杂志就是该社出版的)又出版了《捷克星图》的美国版,取名为Atlas ofthe Heavens,在以后的30多年里,该图成了观测者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国,北京师范大学也曾翻译出版过一批《捷克星图》。一些天文爱好者团体也出过缩印本,目前仍在广泛使用。1958年,国外又出版了经过装订的彩色版的《捷克星图》,贝塞瓦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种深空天体和银河,使它们更易于区分,因而非常吸引人。客观地说,《捷克星图》中也存在一些缺点,除了遗漏了几颗亮星外(在那个时期对于笫一版发行的星图,这种遗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赤纬±20°~±65°的图中采用的圆锥投影,使得恒星的相对位置在东西方向上被不必要的压紧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星图的外观。
姜晓军
天文馆研究 1994 1-2期合刊‧特辑之二‧现代星图简介 Colorful sample:
http://www.ta3.sk/public_relation/becvar/AC_C.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