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记录No.3兼裕众7.5-22.5mm变焦目镜开光
时间:2019.3.30 23:00——3.31 2:10。观测地点山东日照,小区楼下。环境:光害红区,极限星等(暗适应)2等,光害照亮天顶。视宁轻微水煮。器材:大黑f5+heq5,森林人8×40双筒。
本次观测使用的目镜有:裕众ED30mm(以下简称30),裕众7.5-22.5mm变焦(以下简称变焦)以及开信or7.7mm(以下简称7.7)。
23:00
器材分两趟运至楼下,组装。因为北边的住宅楼非常得当地把北极星挡住了,所以就略去对极轴和校准了,直接人肉goto。
目标一:开阳。开阳双星在古代就被人们用来在征兵时检测视力。明显的,我的视力水平不允许我当兵(大雾)。
30mm 68度 33× 视场直径 2度
星点是这三款目镜中最锐利的一个。(因为低倍的原因,实际光学素质变焦与30相当)看星就像对着灯看打孔的黑纸一样。在视场中锐到边。双星在低倍下挨得很近,但仍然可以清晰地分辨开。但遗憾的是,视场背景是一片灰黄,也算是红区的一大硬伤了。可惜今晚没有大视场目标,用这个目镜低倍巡天,全月面和观景都很好。
变焦 22.5mm 44度 44× 视场直径 1度
这个变焦是我从@残思追穹方同好手里收来的,保存的非常好,近新。这个目镜同样也锐到边了,但由于倍数高,彗差较为明显,良好成像圈80%左右。这个焦段和30有些重叠,30又胜在视场大,估计只有在懒得换目镜的情况下才会用22.5这个焦段。同样的,因为倍数高,星点变得有些肥,有轻微的毛边的感觉。(也有视宁的原因)在44倍下开阳双星拉开了一些距离,可以看到两星的白偏暖。
变焦 7.5mm 68度 135×视场直径 30角分
这个目镜不同焦段不齐焦,在变焦时需要再调焦,有些不方便。不过在变焦时有种超光速飞行的感觉。7.5mm是用来替换开信or7.7mm的。它在133倍下已经把开阳双星分得很开了,不过毛边也更明显了。它的视场直径有30角分,等月亮出来的时候可以体验133倍全月面的极致快感。它良像范围有80%,中央成像锐利,其余的地方星点因为彗差飞得没法看了。这时发现主镜光轴有些歪,星点即使在中央也出现了彗状尾。
开信or7.7mm 50度 130× 视场直径 20角分
这个目镜自从有了变焦就变得鸡肋了。视场小,镜片上有油污,成像一片朦胧(不过星点比7.5细),只好弃之于箱底了。
23:30-0:00调试光轴0:00光轴调试好了后用变焦和30观测开阳没有在市场中心出现彗状尾,看到了淡淡的十字星芒。
0:30
目标二:氐宿四
氐宿四据说是全天内肉眼可见的唯一一个绿色的恒星。调转炮口指向南方。没有goto就是不方便,尤其是在目标星肉眼不可见时,可是没有学会在没有北极星的情况下对极轴也是很尴尬。
变焦7.5mm144×
我凝视了氐宿四好一会,总感觉它是白的,但那种白中又好像渗有一丝绿,不知这是否也是锇之蓝现象,需要脑补和说服自己真的看到了?(心理暗示?)感觉光害对颜色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
2:10
目标三:木星
很奇妙的,用双筒看它是时竟没有看到伽利略卫星!(有可能是因为手抖,也有可能我被冻得对光不敏感了)后来用寻星镜才看到有两颗伽利略卫星。
变焦 7.5mm 144×
木星的表面亮度较高,可能对云带的判断有一丝干扰作用。144倍下看到一条明显的(深色的)云带和两条较不明显的(浅色的)云带。明显云带的下部好像有些颜色的变化,不过视宁差,水煮,也就不敢确定了。两个伽利略卫星差不多以木星为中心对称分布。感觉看到的木星就是视野中的一个大亮斑,视宁查差,边缘参差不齐,细节偏少。因高度低,大气色差严重,蓝边红边明显。
30mm33×
33倍下木星变得很小,但30强大的素质还是能在视宁稍好的一段时间里看清一条与两条深浅云带。没有大红斑,较为遗憾,等下次和月面一网打尽。
2:40收摊回家。
很棒的目视报告!有一个需要更正一下,征兵说的开阳伴星应该是指开阳辅星,距离11角分。楼主报告里观测是开阳C,距离14角秒。 对,记录里忘了说了,辅与开阳用双筒就能分辨,希望不影响理解。大黑观测的双星是开阳与开阳C。 本帖最后由 残思追穹方 于 2019-4-3 18:30 编辑
写得很好!
我现在又想入个2寸的变焦目镜了,比1.25寸的通光量大、视场也大些。变焦的素质确实没法和定焦比,但实在是很方便。不齐焦好象是大部分变焦目镜的通病,不过视野迅速放大或缩小的感觉仍然很爽。
我前段时间观测过两次木星(3.17、3.29),都看到了四颗卫星。其中两颗离木星很远,分别在两侧,另两颗在同一侧、离木星很近。 对了,你可以观测一下辇道增七,主星黄色,伴星蓝色,很漂亮。但我总觉得伴星有些发绿{:5_299:} 残思追穹方 发表于 2019-4-3 18:10
对了,你可以观测一下辇道增七,主星黄色,伴星蓝色,很漂亮。但我总觉得伴星有些发绿 ...
没有吧,我感觉蓝的挺单纯的,淡淡的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