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31 发表于 2007-9-15 23:15

原帖由 张帆 于 2007-9-15 22:58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恕我直言,FSQ106的效果应该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感觉一般,大家是不是吹捧的有点过了?
是啊,感觉终端设备还要加强,进全副冷冻CCD吧::070821_10.jpg::

Nbird 发表于 2007-9-15 23:20

试镜都这么壮观,相信楼主今后会带来更精彩的片子!::070821_13.jpg::

张帆 发表于 2007-9-15 23:25

106本身就是摄星镜,直焦不加减焦镜焦比都已经很大了,M31之类的可以不加,长焦成像更大,星点更圆。M45累计曝光40分钟,云气才这么一点,感觉像单张3分钟的,可见后期处理的有问题

张帆 发表于 2007-9-15 23:26

还有ISO1600不可取,会损失很多细节,最好是ISO400

蠕洞 发表于 2007-9-16 00:05

楼上的我不是觉得他的图片强,视觉的那个em200太强悍克,没有导星,星点一点不脱线太厉害了

Panshell 发表于 2007-9-16 00:06

这次是天气不够好。会继续努力的,放心。

pisaster 发表于 2007-9-16 10:34

好东东就是不一样,流口水呀!::070821_21.jpg::
多点米加上好技术才能出佳照啊!顶一个::42:: ::42::

littlePig 发表于 2007-9-16 14:43

可能是天气的影响,照片的效果不是太出彩。不过最震惊的是不导星不拖线 ::070821_08.jpg::

楼主能否上点原图边角的100%crop? 想看看这个F3.5 减焦镜的平场效果。

Panshell 发表于 2007-9-17 00:07

累计曝光和单张曝光不是同一概念。所有照片单张都是2min15s曝光。3.5的速度很快,加上iso1600,极轴对好,基本不用导星。

iso1600没什么不妥,多张叠加,细节不会少的。将来实践会进一步证明。

绿洲 发表于 2007-9-17 00:35

震撼哪!!!::070821_13.jpg::

woofwf 发表于 2007-9-17 14:06

呵呵,极品啊::070821_18.jpg::

ajs 发表于 2007-9-17 14:10

漂亮啊!!!真羡慕!!!::070821_21.jpg:: ::070821_21.jpg::

GreenWolf 发表于 2007-9-17 17:27

::070821_05.jpg::

有想抢劫的冲动!

liuyan88104 发表于 2007-9-17 17:34

LZ很厉害啊!!!!::070821_04.jpg::

vincent 发表于 2007-9-17 17:38

原帖由 Panshell 于 2007-9-17 00:07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累计曝光和单张曝光不是同一概念。所有照片单张都是2min15s曝光。3.5的速度很快,加上iso1600,极轴对好,基本不用导星。

iso1600没什么不妥,多张叠加,细节不会少的。将来实践会进一步证明。 ...
没有长时间曝光是基于噪声的考虑吧,EM200盲跟几十分钟是没问题的。

Panshell 发表于 2007-9-17 18:10

原帖由 vincent 于 2007-9-17 17:38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200盲跟几十分钟是没问题的。

计算一下吧:
一架正常的em-200周期误差是+-5角秒(意味着10arsec的最大误差,这个指标在赤道仪中已经不错)。一个400mm焦距的镜头在canon 20d的投影分辨率是一个像素3.3角秒。也就是说,最差的时候,这10角秒的周期差会贡献10/3.3=3个像素的拉线。fsq的星点是10um-20um上下,在canon 20d的星点直径达到2-4个像素左右(采样正合适)。如果不导星而进行长时间曝光,原图上一个4像素的星点,会因为周期误差产生3个像素的拉线。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星点!当然,如果你主动降低标准,或者缩图到很小看,这样的星点尚可接受。

以上是单算赤道仪周期误差的结果,还没算对极轴的精确度,器材在长时间过程中的形变,低仰角时的大气影响,以及长时间曝光中天气的变化影响。

[ 本帖最后由 Panshell 于 2007-9-17 18:16 编辑 ]

EllCid 发表于 2007-9-17 20:13

的确够鸟的!

praisecn 发表于 2007-9-18 00:00

漂亮极了!::070821_10.jpg::

大角星 发表于 2007-9-18 09:10

vincent 发表于 2007-9-18 09:18

原帖由 Panshell 于 2007-9-17 18:10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计算一下吧:
一架正常的em-200周期误差是+-5角秒(意味着10arsec的最大误差,这个指标在赤道仪中已经不错)。一个400mm焦距的镜头在canon 20d的投影分辨率是一个像素3.3角秒。也就是说,最差的时候,这10角秒的周期差会贡献10 ...
这样的话潘兄是怎么跟踪的?我看你的照片是每次曝光2分多,多次叠加,那么每次曝光完需要调整望远镜,潘兄又没有导星,怎么调整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FSQ106ED深空开光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