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20x80双筒望远镜 (一)
本帖最后由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于 2019-8-25 20:13 编辑这里,我不讨论器材,说的都是我与20x80双筒的故事。。。。。。
2004年,在一次科普活动中认识了严家荣老师,从此渐渐喜欢上了目视观测。。。05年春天,在南京大学天文系,严老师借了我一台20x80双筒(与我当时手里的10x25小双筒相比,简直就是巨无霸,如获至宝的我,爱不释手啊!)在他的办公室,严老师还给我讲解了80双筒的使用方法以及可以观测的项目,在严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80双筒目视观测之旅。。。。。。
可能与很多爱好者一样,几乎每个可以观测的项目我都尝试观测了。太阳、月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云、星系、星团、双星、变星、新星以及小行星掩星、日食、月食、流星雨等等,都是我喜欢观测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与兴趣的转变,渐渐的对深空天体以及彗星的观测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当然不排除因器材的限制。
虽然这台早期的80双筒色差很大,解析力也很逊色,但第一次接触时,还是极其兴奋的。几乎每个晴朗的夜晚,我都会拿出80双筒,对着天空观测。解馋了一段时间,我对着6.5等的《全天星图》,用20x80的双筒开始了我的第一个深空计划--“完成110个梅西耶天体”。每当看到一个新梅西耶天体时,都是很激动的。或许是我第一次观测M76时天气不够好,当时没有成功观测到,之后发现资料里显示的是12等(实际上目视星等约10.1等),太暗了;也或许是当时的《全天星图》不够精细,不能定位M76的具体位置;因此这个目标就成了我最后一个完成的梅西耶天体,一直就没有再去挑战过,直到拥有了8.5等的《世纪天图》。。。。。。
对于完成了110个梅西耶天体的爱好者而言,梅西耶马拉松是个极其诱人的挑战项目。可因观测地的环境一般,尤其西方到南方低空光害大,所以一直没有去挑战过。直到后来认识了“木习习”。。。。。。成立了“南京巡星会”。。。。。。才开辟了新的观测地--盱眙铁山寺森林公园。这里的环境在南京附近属于一流的观星圣地了,但因天气问题,错过了好几次梅西耶马拉松时期,直到2015年3月21日晚,才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梅西耶马拉松挑战,战绩是107。盱眙,对于我来说,这里是我质的变化的起点。
110个梅西耶天体早已不能满足我的胃口,期待着去挑战更多的深空天体。严老师曾经说过:80到100口径的镜子,至少可以看到五六百个深空天体。。。。。。于是找好友纪大学士帮忙,打印了一份亮于13等的NGC星表(并标注了所有亮于12等的深空),有的放矢的寻找目标,观测起来更省心了不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每一个晴夜都不会错过。架起双筒,搜寻较亮的NGC天体是件极其有意思的事情,当然挑战难度也是不小的。毕竟老家的观测环境一般,在去盱眙前的这两三年里总计只观测了两百多个深空天体(包括梅西耶天体),一直无法突破300大关。即使如此,每次出来观测,都是让人快乐的!也是在这几年里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收获很多。
当第一次踏入盱眙铁山寺森林公园附近的小秦港野地,被满天的繁星震撼到了,银河细节特别明显,天顶极限星等接近6.5等。在这里,我的80双筒开始正真发挥了。但每年去盱眙的次数并不多,过了好几年,直到2018年春天,我的80双筒DSO目视观测记录才突破了600大关(实际上,早在2017年9月23日晚,就突破了600,但由于是用好友李老师的25x100双筒观测的,所以当时并没有被我算作80双筒的战绩)。 一个人的观测,是快乐的,因为可以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仔细观测目标;但一个人有时也是寂寞的,甚至会有蜘蛛跑来陪你,曾经有一次观测结束准备收摊时,发现双筒物镜前面都结了一张小蜘蛛网。。。。。。有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好友一起分享交流观测星空,是极美好的。
前两年,有幸认识了上海浙江等地的目视发烧友,在刀锋,采石等好友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观测之外的知识,也让我有了挑战80双筒望远镜极限的观测计划。之后的时光是幸福的!也是进步最快的。只要一有空就会与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好友老师们一起前往盱眙。。。。。。这里要特别感谢周老师,姚老师,董老师等等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好友们的帮助,他们身上的勤奋与执着,让我对挑战充满信心。只要有好天气,即使严冬,也会赶往盱眙观测。终于在今年3月13日00:20左右,当我成功观测到难度很大的NGC2805后,我的80双筒深空天体观测记录正好达到了1000。之后又观测到了凌晨,盱眙观测站的这一夜,见证了我的突破。后来被他们开玩笑起了一个绰号“郑大千”。哈哈,这比喊我郑老师更适合(因为他们都博学多才,老师的称呼我授受不起啊!) 从量变到质变,我收获更多的是友谊。这一路走来,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关心!
除了深空天体,彗星也是我热衷观测的对象,目前已观测了31颗彗星,其中大部分都是用80双筒观测的。 可随着盱眙的经济发展,光害也在持续恶化,曾经的观星圣地也渐渐褪色了。。。。。。只有在极品的天气条件下,我才会去盱眙观测。很显然,80双筒的极限还没有被我发挥到极致,期待着有机会去环境更好的山区去继续我与80双筒的故事。。。。。。
今天先简单聊聊我与20x80双筒的故事,从萌新到痴迷目视观测,一路上要感谢那么多老师与好友的帮助!
后面会分享总结我与80双筒的战绩,期待高手们多多提意见。 顶大佬。前进道路上的风景是最美好的! 膜拜!空守着一台8寸镜子,至今观测的深空天体还不到40个,惭愧啊 本帖最后由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于 2019-8-21 10:43 编辑
一共用过四台80双筒,最早期的虽然品质最差,但也用她在环境一般的郊区观测了两百多个深空天体,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深空计划。还给严老师后,就一直用15x70的双筒解解馋。
第二台见证了我的成长,后来送好友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80双筒观测,后来借了朋友的100双筒。
第三台紫台周博士的,借了一个多星期,去了两次盱眙,看了一百多个深空。现在的80双筒,见证了我的突破,完成了我的两项深空计划。哈哈!期待她继续发挥余力。。。
大佬一一一一一勤奋的观测者 真心的赞一个!目视观测的确让人流连忘返,终身难忘!向勤奋的观测者致敬,因为现在观星条件越来越差,还能这样坚持,实属不易! 坚持和环境最重要,我现在花了一年半多的时间,用的70双筒,梅西耶天体记录是77个,还是观测环境受限制,离家最好的观测环境目视极限只有5.0星等左右,驱车过去还要40分钟。银河目视起来只是一条银色的宽带,远不到能目视银河细节的地步。 woaichijuzi 发表于 2019-8-17 16:26
坚持和环境最重要,我现在花了一年半多的时间,用的70双筒,梅西耶天体记录是77个,还是观测环境受限制,离 ...
确实如此!除了环境,坚持这份热情也很重要。你用70双筒看了这么多,已经很厉害了。想起了我一开始时,花了很久才突破100个梅西耶天体的。 先喊666再看帖 666,郑大千号称人肉星图啊 梅西耶用127slt能看吗?我只有个小双筒,8*32的,而且我也不会找,我的望远镜倒是可以自动寻星,还没观测过梅西耶。 Lovelysshs 发表于 2019-8-17 22:32
梅西耶用127slt能看吗?我只有个小双筒,8*32的,而且我也不会找,我的望远镜倒是可以自动寻星,还没观测过 ...
你的127肯定可以看全所有的梅西耶天体,主要看环境,你的观测环境如果能达到5等左右,就没问题。至于双筒观测,只要多看,熟悉星空,就不难寻找到目标了,祝观星快乐!
太强了,我也要开始我的深空计划 20x80看到600多个很惊人,难以想象如果用28x150 双筒会怎么样。 千星斩,不凡! 本帖最后由 woaichijuzi 于 2019-8-18 18:11 编辑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19-8-17 17:03
确实如此!除了环境,坚持这份热情也很重要。你用70双筒看了这么多,已经很厉害了。想起了我一开始时,花 ...
做好计划,先从亮的开始观测{:5_277:}
我剩下的目标大多数都是一些9.0星等以上的暗的星云和星系了,球状星团和疏散基本都解决的差不多了。
室女座和后发座一堆星系还差很多没挑战。
我之所以还用70双筒主要是为了把手上的器材发挥到极限,在自己可以遇到的环境中尽可能多的目视DSO,直到实在觉得器材受限制了再考虑去换更大的双筒。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19-8-18 10:42
你的127肯定可以看全所有的梅西耶天体,主要看环境,你的观测环境如果能达到5等左右,就没问题。至于双筒 ...
谢谢大佬。能不能先推荐5个或者10个最容易观测到的梅西耶天体,我先试试,再跟大家交流{:5_283:}
Lovelysshs 发表于 2019-8-18 22:07
谢谢大佬。能不能先推荐5个或者10个最容易观测到的梅西耶天体,我先试试,再跟大家交流
...
不清楚你观测环境如何,如果去郊区,很多梅西耶天体都不难看到的。
如果是这个时间段,你可以找找天蝎座的M7,M6(M4也可以试试)。人马座的M22,M25,M8,M20,M17,M21,M23等等。盾牌座的M11。武仙座的M13。天鹅座的M39。狐狸座的M27也可以试试。
闻讯前来膜拜郑大千!看来我对200多个dso,距离80双的天花板还远着呢。
我现在也还是在继续用小哨所,不过由于我常去的一个观星点,今年大动土木,所以5月从新疆回来之后,就再也没出勤过了。近两年比较大的收获,都是在新疆,但是新疆的问题是天黑太晚,天光太高,另外夜里太冷。去年在云南抚仙湖遭遇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空,肉眼可见天蝎-人马星区的好几个星团,可惜那次没带望远镜,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带着小哨所再去一次,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收获。
环境好是一方面,能有朋友一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观测的时候可以互补,还能多体验一些器材,还可以提高出勤率。不过很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一架小哨所,一片亘古不变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