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HD-8级视宁度,超级木星
本帖最后由 钵昙摩华 于 2019-9-29 12:05 编辑本来都封镜子了,正擦洗改正镜,调整光轴准备封存了,一对准木星,那清晰度绝对在8/10。为了这个极品的视宁度,足足等了一年呀,都要收摊了,给我来个惊喜。可惜木星视直径只剩下36“,表面亮度大大减弱。图像分辨有点吃力了。不过这种视直径能出这个效果,已经很逆天了。 这几天,天天大晴天,视宁度又出奇的好,想收摊都不行哇,继续拍吧。{:5_282:}
2图对比,前后2天,相似的视角,视宁度相差1级,细节都会清晰很多。视宁度越好,微小细节会显露更多,特别是南北纬附近的小气旋,在5级视宁时几乎拍不到太多的南北纬的微小气旋,只能看到较大的白斑。
很多挣扎的新手可能一直拍不到这么清晰的图像,会觉得很灰心,甚至以为自己的望远镜只能如此。其实6寸以上的望远镜都能拍到这么清晰的图像,只是图像大小和分辨率有所不及,如果是10寸以上的望远镜,比如10寸牛反或者C11施卡,那么在8级视宁度下拍摄的照片,只会比本图木星略微小一些,清晰度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两种情况:1、视宁度不好,2、光轴不正。所以耐心的校正你望远镜的光轴,并用10倍的耐心守候狙击极品视宁的到来。
一、每一台望远镜都需要你向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熟悉它,你才能拍出最好的图像。
二、对于行星党,需要熟悉自己所在地的天气和绝佳视宁度出现的月份和时辰,这需要几年耐心的记录和观测来储备经验值,没人可以帮到你。
顶 大片,赞 断情 发表于 2019-9-29 08:09
干嘛封存啊?楼主此镜专拍木星吗
这个基本就拍行星,偶尔拍下深空。拍深空这镜子也是很厉害的,就是切换一次就要大动焦距,装减焦镜拆卸装备,调平衡,拍行星又得调回来,太麻烦。行星季结束就该放回大箱子里睡觉了。换深空镜子战斗值班了。
{:2_196:}大佬妖片必须顶起来
看了下过去最差视宁拍的也比我拍的最好的清晰,羡慕 超超超超超……级 本帖最后由 钵昙摩华 于 2019-9-30 20:34 编辑
hzjr 发表于 2019-9-29 10:51
大佬妖片必须顶起来
看了下过去最差视宁拍的也比我拍的最好的清晰,羡慕 ...
你的C11没整对,调调光轴,感觉是歪的,色差很严重。另外,别用385了,用290吧。C11拍出来应该不会比C14差很多的。发张国外同好用C11HD拍的木星,你就知道应该是什么效果了。所以别说什么镜子分辨率的问题,肯定是你的问题。镜子都没问题。
这是C11HD在10级视宁度下拍摄的木星,比我的这张8级视宁度,清晰一倍以上。当然了,这是在木星大冲时候拍的,木星本体大很多,亮度也高很多。细节要更容易分辨。这张几乎是地面11寸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你的C11也能行!!拉到丽江天文台试试,顺便去旅游一趟。{:5_283:}
钵昙摩华 发表于 2019-9-30 20:23
你的C11没整对,调调光轴,感觉是歪的,色差很严重。另外,别用385了,用290吧。C11拍出来应该不会比C14差 ...
非常感谢大师指点和鼓励,最近再次仔细对光轴并入手熟悉了adc设备后感觉上稍微好了一些,不过还是及格线以下
290也刚入手了一个,感觉290对拍摄的要求更高了,像元更小拍出来图片更大之后有问题就暴露更明显
视宁度这个坎是真的没办法, 这月出勤不小于20天, 至少15天拍摄时是"旗帜飘飘"效果,甚至木星都变成多边形,剩下5天中度以上污染
拍出来后期不管拉几条,哪怕我后来对着您的片子一个个细节去扣着做都没用
又看了主贴红字部分,可能真的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熟悉了。
谢谢大师!
本帖最后由 钵昙摩华 于 2019-10-1 00:16 编辑
hzjr 发表于 2019-9-30 21:19
非常感谢大师指点和鼓励,最近再次仔细对光轴并入手熟悉了adc设备后感觉上稍微好了一些,不过还是及格线 ...
拍摄角度也要选好,南方子午线为基准,向东和向西不要超过30°,否则木星高度太低,靠近地面,大气湍流严重,视宁度基本没法拍。所以每晚视宁度再好,也就50°左右的拍摄时间,能3个小时就不错了。天黑后半小时,木星在屏幕上都无法稳定下来,你就可以直接关机走人了。没必须要浪费时间。重庆的极品视宁度通常在日落后的7点-8点半出现,你所在的地方需要自己去积累经验值。
达到6级的视宁度,你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中部蓝色的细微云带和南半球的大小白斑,如果这些细节都看不到,那就出不了大片。还有,上电调焦,行星调焦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视宁度不好的时候,达到6级以上的视宁度时,反而很好调焦,因为你在正确的焦点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些细节来确认焦点是不是对准了。另外,鱼骨对焦板在行星摄像上是没有用的,精度差太多,还是需要肉眼来反复确定,不用电调焦盯着屏幕调,靠手动你会疯掉。
钵昙摩华 发表于 2019-10-1 00:02
拍摄角度也要选好,南方子午线为基准,向东和向西不要超过30°,否则木星高度太低,靠近地面,大气湍流严 ...
{:3_208:}太感谢大师了, 都是最实用的干货, 已经笔记做好.省去了很多摸索时间木星南半球的白斑和中间的细微云带这俩月还真是一次都没看到过, 最近都是在浪费时间.可能我这里是要6.7月了,
看来基本上今年木星机会没有了, 升起来就在西30度附近了.出大片应该是要明年夏天再战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