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象素天文CCD照相机电路设计完成
电路比以前那个CCD要复杂很多。预计要到年后才能有初步结果http://qhy.lamost.org/ccddiy/3MDSC.jpg
下面要进行一个调查,看有多少同好希望拥有768*494的黑白天文
CCD照相机和2048*1536的彩色CCD天文照相机。大家能够承受的
价位大概是多少(国外的天文致冷CCD都在1000美圆以上)
通过这个调查,了解国内大致的市场规模,以便好决定如何进行产品化。 我的感觉,性能1/2,价格1/5就差不多。
300万像素的CCD是谁家的,单元大小多大? 争取做到80%以上的性能(从分辨率来讲,300万象素的性能将大大超过国外的产品)和1/10-1/5的价格。另外,价格还与产量有密切联系。如果有一定批量,一些元件的采购价格可以下降不少,这样价格也能降低不少
300万象素的CCD是SONY的,象素3.45um*3.45um 和数码相机相比,毕竟它没有光学镜头、对焦、取景、存储、LCD等装置,我能接受的价格是500元以下, 300万象素的CCD试验的成本核算是多少?
估计的销售量价位大体上多少?
多久可见货?
定下后,可在供需版报名.
我喜欢彩色CCD
价位在1000元以下。 最初由 tomsu 发表和数码相机相比,毕竟它没有光学镜头、对焦、取景、存储、LCD等装置,我能接受的价格是500元以下,
成本也许这么多差不多了,但是500以下估计你拿不到,qhyphoto的劳动不算吗? 300万彩色的我要一个,不过最好能设计成机背,一是市场要大很多(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使用),二是使用也方便多了(主要是对焦)。
如果设计成功能较完善的机背,价格1500-2000都能接受。 1000左右 成品2000以内,散件1千5左右 恭喜恭喜,早就盼着这一天。
黑白的500块以下,彩色的1000元左右。
我很想买彩色的. 最初由 qhyphoto 发表
争取做到80%以上的性能(从分辨率来讲,300万象素的性能将大大超过国外的产品)和1/10-1/5的价格。
那就相当不错了。
性能上,我看好灵敏度以及噪音。SBIG的CCD,在其标准望远镜的情况下,曝光1秒就可以见到14等星,如果性能达到其一半,势必要求在2秒的曝光也达到14等星。
做成机背基本上等于生产专业数码单反了!
这样很难。望远镜都有调焦机构,所以这个也可以省。300万像素带制冷,我认为做到1000~1500元就比较合适。存储怎么解决?是1394还是USB?是否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产品的构架。 高档的CCD都是黑白的。彩色CCD要在非常小的单元级加装滤镜,其色彩一致性、效率和其他特性必然受限制。
回复: 做成机背基本上等于生产专业数码单反了!
最初由 Q哥 发表这样很难。望远镜都有调焦机构,所以这个也可以省。300万像素带制冷,我认为做到1000~1500元就比较合适。
存储怎么解决?是1394还是USB?是否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产品的构架。
调焦系统望远镜有,但是怎么对焦呢?难道用电脑显示屏?USB的带宽肯定不够,1394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1394带宽足够,300万像素电脑也无法实时处理。做成机背的另一个好处是市场容量成几何数字增加,对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好处。 这个实际上是数码照相机,不是摄像机。因此USB就够用了。
码照相机里面一定有缓存,每拍摄一幅,通过接口转到计算机里。 国外天文CCD产品是如何确认对焦的?看样子后面也没有液晶屏,估计也是要连计算机来确认对焦是否准确吧。如果自制的CCD还要加上液晶图象显示,估计成本就大了。我觉得还是以现在的样子为好,CCD负责拍摄和数据传输,由USB或网卡接口将数据传输到电脑(笔记本)上,在电脑显示屏上确认对焦的准确。
同意lymex和y3000的说法
如果做成机背,不但要有液晶屏,还要有机内的控制软件和存储系统及电源。让富士、尼康做是没问题。要凭个人力量恐怕比较困难。再说机背的成本至少要1000以上(凤凰的Nikon口机身还卖1000多)。要把CCD和上述系统整合在机身内,更加困难重重。 不一定要液晶屏的,关键是利用单反相机的光学对焦系统。我最担心的问题是对焦不好处理。1张300万像素的图片在没有压缩的时候有10MB,如果通过USB传送,1分钟也调不了几次焦。
我不知道国外的CCD是怎样对焦的,几十万像素的还好办,可这是300万像素啊。
这里是qhyphoto的原话:“是的。调焦目前还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只能一次一次的试,看传输回来的图象如何。但每次曝光+传输图象时间都要等,所以特别麻烦。以后考虑是不是做成一个单反相机后背?借助相机的对焦系统来调节” 另外,据我所知,柯达公司最初的机背也是带电脑跑的。: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