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guo1688 发表于 2020-3-28 22:48

27日夜继续追踪C/2019 Y4 ATLAS彗星

追踪C/2019 Y4 ATLAS彗星。27日晚继续使用博冠远程天文台的博冠天龙1501800折反射天文望远镜观测Y4彗星。彗核测光,亮度大约12.5等。从光变曲线上看,似乎亮度增速在进一步放缓。图一、Y4彗星彗核亮度变化


   这里放一张27日夜拍摄的、只做过拜耳插值和线性拉伸的单张原图

   其中将附近的恒星标注了一下(M为该恒星的视星等),可以同彗星的亮度做个比较。大多数时候,出现在网络上的彗星照片都是大量叠加的,因此会觉得彗星很亮。实际上并非如此。

   顺便科普一下,为何现在彗星的整体亮度以近8等,而这里的测光数据显示只有12.5等?因为彗星有一个巨大的彗发,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一个视面较大的天体(相对于恒星的点光源)。而孔径测光受制于测量孔径(图三测光目标最内侧的绿色圆圈所框定的范围),仅对彗核附近区域进行测光,因此测得的亮度会大大低于彗星的整体亮度。不过这个亮度可能更加反应了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亮度,因为彗发极其暗淡。我们看到的往往也只是彗核附近的这小片区域。
   
    孔径测光的截图

    这里,除了有测光目标外,还有参照星和校验星。当参照星与校验星的测光数据与星表数据符合较好,一般会认为测光数据是可信的。如果偏差太大,则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目前能够达到的精度大约在正负0.2等以内。
    但是这里依旧有一个问题,测光孔径的背景环中(外圈与中圈之间的区域)依旧存在彗尾和彗发的信号。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提高了背景信号,使得测光数据明显偏低。有三个方法可以尽量减小这一误差,一是换用短焦望远镜、二是换用大像元的CCD相机、三是合并像素(bin)。一、二鞭长莫及,三倒是可以试试。尝试了一下,bin2后亮度大约提高0.2~0.3等、bin3后亮度大约提高0.5等。当然即便如此,背景环中依旧会有微弱的彗尾或者彗发的信号。所以,归根结底,孔径测光的精度一定会受到测光孔径大小的影响。所以这里将此误差搁置,只要保持测光孔径不变,虽然测光有误差,但亮度变化趋势是准确的。
    最后说明一点,为何不选择最亮的星作为测光参照呢?因为它饱和了(简单说就是过曝光)。饱和的星点不能用于测光参照,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20-3-29 09:24

真执着啊!敬佩啊!这么多次的观测,让我们及时了解了彗星发展的趋势,感谢分享!也羡慕你的环境啊!哈哈!

weiguo1688 发表于 2020-3-29 10:07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20-3-29 09:24
真执着啊!敬佩啊!这么多次的观测,让我们及时了解了彗星发展的趋势,感谢分享!也羡慕你的环境啊!哈哈! ...

{:5_281:}其实远程天文台就是干这个活的。除了拍照片,良好的环境更加适宜持续的天文观测。这一点是野外观测不能比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7日夜继续追踪C/2019 Y4 ATLAS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