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神舟”承载强国梦
● 于泽远在欢呼神舟4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中,中国迎来了2003年,而今年注定要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神舟5号将在下半年把中国的第一个宇航员送到太空。
不再限制媒体采访
官方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只允许各媒体在航天发射成功后转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正式报道”,而是事先通知国内各主要报纸预留版面,好让大家同时推出神舟4号发射成功的喜讯。同时,到发射现场采访的也不再限于几家“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一些拥有较多受众的媒体终于能在有关神舟4号报道的标题下面醒目地注上“本报(台)记者”的字样。
神舟4号对媒体的开放不仅显示官方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信,更在媒体中掀起了一股“航天热”。这几天,有关神舟4号的各种报道充斥着电视和报章,从研制飞船的科学家到建筑工地的打工仔,大多数人对神舟4号的反应都是“兴奋”。他们期待着中国宇航员今年将遨游太空,不少人还乐观地预计,中国会在几年内实现登月的梦想。
和当年三峡工程开工前引起资金、环保等方面的争议不同,普通民众似乎并不去算国家航天计划的“经济账”。北京海淀区交通管理局的一名干部说,神舟4号“为国家争了那么大的光,花钱算得了什么?”
一名在北京工作的英国人却不解地问:并不富裕的中国为什么对耗资巨大的太空探索这么感兴趣?航天技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大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的解答是:飞天和登月不仅是中国人追寻了几千年的梦想,如今更成为政府振奋民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中国加入世界强国俱乐部的门票,在这方面,中国向来是不惜代价也要见成效的,当年中国勒紧裤带也要搞出核武器就是明证。
对于美国政府指控两家公司向中国泄露航天技术机密,暗示中国有盗窃技术的嫌疑,中国官方和航天专家的反应是,美国的说法“非常可笑”。北京大学一名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学者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对中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的担忧。
至于有报道说印度要在航天领域和中国一争高下,这名学者认为,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对手不是印度,而是美国和俄罗斯。
科学家们则更希望神舟飞船为他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据了解,神舟4号搭载了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培育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返回后这些树种长势明显,太空变异可能使它们能在土地沙化严重的恶劣地区生长繁殖。有关专家对这些太空种苗的前景十分看好。
火箭飞船负责人:
长征火箭已有能力
向月球发射探测器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飞船负责人许达哲信心十足地表示,长征火箭已经具备了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能力,目前中国正在对月球探测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至少在公开场合,人们还很少看到中国航天界专家抱怨资金不足。显然,中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更容易获得公众的支持。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徐晓风教授一句话就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神舟飞船决不只是载人上天,它还承载着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