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hefort2013 发表于 2020-5-22 23:59

北京及周边地区野鸟记录17:红脚鹬,泽鹬,青脚鹬

红脚鹬(学名:Tringa totanus):体长28厘米,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尾上具黑白色细斑。虹膜黑褐色,嘴长直而尖,基部橙红色,尖端黑褐色。脚较细长,亮橙红色,繁殖期变为暗红色。幼鸟橙黄色。常成小群迁徙。生活于草地、湖泊、沿海等地,主要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该物种分布广范,世界均有分布,繁殖于非洲及古北界;冬季南移远及苏拉威西、东帝汶及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3-4月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10月迁离繁殖地。


2014,2018年拍摄于河北曹妃甸

泽鹬(学名:Tringa stagnatilis),全长约23厘米。上体灰褐色,腰及下背白色,尾羽上有黑褐色横斑。前颈和胸有黑褐色细纵纹,额白。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长,相当纤细,直而尖。颜色为黑色,基部绿灰色,脚细长,暗灰绿色或黄绿色。叫声为重复的tu-ee-u。冬季常闻重复的kiu声,似青脚鹬,但调高。主要栖息于河流岸边河滩或沼泽草地,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在中国为旅鸟,部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月初-5月初迁到东北繁殖,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2015年拍摄于天津北大港


2018年拍摄于河北曹妃甸


青脚鹬(学名:Tringa nebularia),体长30-35厘米,翼展53-60厘米,体重140-270克,寿命12年。上体灰黑色,有黑色轴斑和白色羽缘。下体白色,前颈和胸部有黑色纵斑。嘴微上翘,腿长近绿色。飞行时脚伸出尾端甚长。栖息于苔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以虾、蟹、小鱼、螺、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繁殖于欧洲北部、俄罗斯,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往北到北极附近,往南至爱沙尼亚、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下游。越冬于地中海、波斯湾、非洲、阿拉伯、伊朗、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中南半岛和中国台湾、海南岛、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西达西藏南部。




2014年拍摄于河北曹妃甸。


2014年拍摄于河北翡翠岛七里海湿地

goodlele 发表于 2020-5-23 00:07

拍得很好!

goodlele 发表于 2020-5-23 00:07

能分享一下器材及拍摄数据么

rochefort2013 发表于 2020-5-24 13:38

goodlele 发表于 2020-5-23 00:07
能分享一下器材及拍摄数据么

2014年用尼康D7100和兴和黑金刚,2018年D7100,D500,尼克尔200-500镜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及周边地区野鸟记录17:红脚鹬,泽鹬,青脚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