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佬分析一下为啥拉线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lzardc 于 2021-7-19 23:53 编辑主镜APM123,加减焦焦距大概550,CCD是268C,导星镜50ED,焦距300,导星是QHYII5M,当天用了双窄带想试试新的CMOS,环境比较一般感觉有点雾气,目标角度也不高,大概50°左右开始拍的一小时,结果发现拉线了。。平衡做了,可能不是很精准,因为后面又接了2根电源线,极轴用的极轴镜应该没啥问题,对导星曲线也没深入研究过,所以让大神看看到底是啥问题。。因为268比我之前的CCD重很多,查了一些资料发现非同步形变也会对导星造成问题,所以很担心是这个原因,因为再去改OAG实在太麻烦了。。自己看了一下片子还发现个问题,角度低的时候变形更严重,目标角度升高之后变形有所缓解,考虑到是线缆拉扯或者后端重力因素导致,最担心还是后端比较重导致的,那只能改OAG了。。哎。。还是麻烦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如果曲线有问题,那我还能把线缆平衡什么再去改善一下。。。谢谢看我啰嗦到现在。。忘了补充,导星设备是QHY蓝盒子,还有单张是200s
dddd 本帖最后由 morning 于 2021-7-19 22:41 编辑
导星精度都快4角秒了,极轴或者平衡误差太大了。好好做下平衡,精对极轴,在试试,把导星误差降到1焦秒以内,越小越好。
不知道的你赤道仪是啥,主镜这么高级,总不会用的eq3d吧,如果用的光学极轴镜随便对的极轴,那么这个误差算是正常情况吧,当然拉线也是正常情况了
导星情况,你可以看一下左下同心圆里的星点误差散点图,如果是椭圆那就拉线没跑了
你说的非同步变形,除非你导星和主镜指向偏差很大,不然影响很小的 morning 发表于 2021-7-19 22:39
导星精度都快4角秒了,极轴或者平衡误差太大了。好好做下平衡,精对极轴,在试试,把导星误差降到1焦秒以内 ...
導星鏡和主鏡(鏡子加相機綜合)非同步變形 .
morning 发表于 2021-7-19 22:39
导星精度都快4角秒了,极轴或者平衡误差太大了。好好做下平衡,精对极轴,在试试,把导星误差降到1焦秒以内 ...
十分感谢,目前看起来应该是极轴或者平衡的问题对吧? Linqisheng 发表于 2021-7-19 23:29
導星鏡和主鏡(鏡子加相機綜合)非同步變形 .
还请大神明示。。 DDDDDDDDDDD 平衡弄好,极轴再对好,3角秒,是会拖线了,至少1角秒左右才好些 sunnycy 发表于 2021-7-20 11:22
平衡弄好,极轴再对好,3角秒,是会拖线了,至少1角秒左右才好些
好的谢谢了。。如果导星曲线问题很大,那先把曲线整好再试试{:2_185:}
极轴不够精准也应该不会拖如此厉害,散点图是否画圆,如果散点成长线状就是导星问题(但对于你的来说这么短的焦距还是不是主要问题)。你还要检查一下你拍的相邻2张图是否有较重的位移问题,如果是就是极轴不够精准(偏差太大)和风、平衡等问题引起的较重赤道仪空程拖线问题,此时要重新设置望远镜,避风是最关键(因为赤道仪空程问题现场是解决不了的),极轴尽量精准,平衡一定要重做,如果不想重新设置(位移问题较轻,感觉是2个星点以内位移)就将曝光时间设置在2分钟左右,拖线问题自然大大缓解。 检查是否主镜和导星镜角度偏离较大?你描述的信息中有一个重要问题,“纬度越低脱线越明显。”这说明导星镜与主镜偏离角度过大会发生这种情况。想想看,距离天极越近的天体转的线速度快还是赤道附近的天体转的线速度快?假设你要利用靠近天极附近的恒星作为被导星,拍摄天赤道附近的目标会有什么结果?此外大致算了一下,你的导星精度按理论来说要控制在大约1.5角秒以下。 检查是否主镜和导星镜角度偏离较大?你描述的信息中有一个重要问题,“纬度越低脱线越明显。”这说明导星镜与主镜偏离角度过大会发生这种情况。想想看,距离天极越近的天体转的线速度快还是赤道附近的天体转的线速度快?假设你要利用靠近天极附近的恒星作为被导星,拍摄天赤道附近的目标会有什么结果?此外大致算了一下,你的导星精度按理论来说要控制在大约1.5角秒以下。 看散点图。如果星点分布就是长条形,那肯定要拖线。如果星点分布是圆形,那肯定存在非同步变形。要检查导星支架和导星系统的刚性是否足够,或者是否有线拖住了。 路铭 发表于 2021-7-21 09:36
检查是否主镜和导星镜角度偏离较大?你描述的信息中有一个重要问题,“纬度越低脱线越明显。”这说明导星镜 ...
好的,感谢指点
weiguo1688 发表于 2021-7-21 11:11
看散点图。如果星点分布就是长条形,那肯定要拖线。如果星点分布是圆形,那肯定存在非同步变形。要检查导星 ...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