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ongzhi 发表于 2021-10-18 19:08

记一次远程台组建经历(更新中)

本帖最后由 wyongzhi 于 2021-11-5 11:10 编辑

说明:

[*]是我要把设备放到被人建好的远程台里,不是我从0到1盖房子、建立一个远程天文平台。
[*]设备重量不精确
[*]设备不是一次够齐的,拖拖拉拉了三四年
[*]总预算6万内



第一次搞远程台,还请大佬们指正~


望远镜的配置和价格


- 主镜1:SKYWATCHER牛反D200mm/f4 (CYCK改版)- 9.7kg
- 慧差镜1:SKYWATCHER 1X MPCC 二代 - 0.7kg
- 电调1: ZWO EAF 2
- 电调1加热:自制
- 相机1:ZWO ASI2600MC COOL - 0.7kg
- 滤镜轮1:ZWO EFW五孔2寸 - 0.5kg
- 滤镜1:Optolong双窄带2寸
- 滤镜2:IR685nm pass
- 滤镜3:暗场滤镜
- 镜头盖1:3D打印定制带平场
- 抱箍1:铝合金CNC定制
- 主镜1加热:自制

- 主镜2:SKY-ROVER 70 SA V3 - 2.5kg
- 电调2:ZWO EAF
- 电调2加热:自制
- 相机2:QHY183MM COOL - 0.5kg
- 滤镜轮2:QHYCFW3M-US七孔36mm - 0.7kg
- 滤镜2.1:Optolong SHO 36mm
- 滤镜2.2:Optolong LRGB 36mm
- 镜头盖2:3D打印定制带平场
- 除雾带2:自制

- 导星镜:D50f200 - 0.6kg
- 导星相机: QHY5III 178M
- 导星镜除雾带:自制

- 流星捕捉相机: 海康威视臻全彩摄像头3T87WD-L
- 望远镜姿态摄像头:海康威视C8W 6mm

- 赤道仪:SKYWATCHER EQ6R
- 附加重锤:定制2.4kg×2
- 增高节:原厂21.5cm
- 增高节内填充:0.4kg环氧树脂 (这纯属闲得,完全没必要)
- 电源线:2米GX12-2航空插头线(原配配汽车点烟器接口线,在配一根接线端子的)

- 控制电脑:H410T2/Intel i5 10400/16G
- 12V电源:HP淘汰的服务器电源400W
- 插排:向日葵智能插排C2
- 交换机:aopre 工业级POE交换机
- 托管:新疆、云南、北京周边

PS:
- 部分重量是估算
- 部分物品是二手
- 设备不是一次置齐的,拖拖拉拉了三四年
- 总预算6万内
配置说明

以上一个双镜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拍摄效率,不同镜子、相机拍摄的照片肯定不能合并,只能独立工作,例如:主镜1使用NINA软件控制,主镜2使用QHY自研的EZCAP_QT软件控制拍摄。而且两个主镜焦距、口径差异很大,可以针对相同的目标获得不同的效果;
      加装“电调加热带”主要是听说EAF在低温环境下不太稳定(本人未测试);定制大黑“抱箍1”是为了增加强度,毕竟上面还要在叠一个70SA;      EQ6R有效载重18kg,目前东西都没有到齐,不知道是否带得动;      控制电脑没有选用工控机,而是自己攒的Thin-mini-ITX兼容机,直接使用DC 12V或19V供电,主要是考虑性能好一些,放在室内运行一年了,但在户外环境下运行还有待测试。      地址目前了解到这几家。西藏肯定是最理想的地点,但第一次弄远程台,希望找个近一点的,过去维护也方便;
日志
2021年10月13日信达大黑f/4版到货,200mm口径,800mm焦距。cyck改了焦座、目镜锁紧装置、防漏光、主镜通风。内部的消光栅格是自带的;
2021年10月14日将原有的CFW2五孔滤镜轮更换为CFW3七孔;CFW2闲鱼见。
2021年10月17日增加了2600MC相机的双窄带滤镜(二手)
2021年10月18日主镜2的CFW3七孔滤镜轮、宇隆L、R、G、B、S、H、O七个36mm滤镜QHY183装配完成,记录下滤镜顺序,滤镜紫色的一面面向CMOS。算上70SAv3总重量约4kg
2021年10月18日买了一些小配件,需要自己动手的单独发帖出来,目前就等定制的大黑抱箍到货了,估计要下周

——————————————
进展首先更新在个人网站上: http://oldman.wang/tags/%E5%A4%A9%E6%96%87/





js99096 发表于 2021-10-18 20:31

我觉得最好用载重更大的赤道仪,就算EQ6R撑住了,也没有余量,稳定性会下降的

Zeee 发表于 2021-10-18 21:19

远程台没必要彩色相机了吧

08173134 发表于 2021-10-18 21:37

只能仰望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21-10-18 22:17

为什么不用黑白相机呢

wyongzhi 发表于 2021-10-19 08:57

Zeee 发表于 2021-10-18 21:19
远程台没必要彩色相机了吧

相机都是早些年打野买的,不想(没钱)换了

wyongzhi 发表于 2021-10-19 08:58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21-10-18 22:17
为什么不用黑白相机呢

相机都是早些年打野买的,有啥用啥了

wyongzhi 发表于 2021-10-19 08:59

js99096 发表于 2021-10-18 20:31
我觉得最好用载重更大的赤道仪,就算EQ6R撑住了,也没有余量,稳定性会下降的 ...

主要问题还是价格

morning 发表于 2021-10-19 10:17

本帖最后由 morning 于 2021-10-19 10:19 编辑

感觉你应该卖掉一套,换个好相机,而且减少一套稳定性也高了
万八的台费都花了,如果相机效率效果没跟上去,感觉好亏的。虽然你2套能同时拍,然而,60分加60分,也比不过一个90分

wyongzhi 发表于 2021-10-19 10:47

morning 发表于 2021-10-19 10:17
感觉你应该卖掉一套,换个好相机,而且减少一套稳定性也高了
万八的台费都花了,如果相机效率效果没跟上去 ...
嗯,明白了,我考虑下,感谢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一次远程台组建经历(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