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看天 发表于 2021-10-31 06:18

楼上大佬厉害

长风2021 发表于 2021-10-31 07:47

单曲循环mr 发表于 2021-10-31 04:14
没goto到目标,m31在图片的右侧

厉害厉害

长风2021 发表于 2021-10-31 07:50

单曲循环mr 发表于 2021-10-31 04:14
没goto到目标,m31在图片的右侧

我用的盒子,已经校准完毕,请问那种偏差怎么调整?

地球小蓝 发表于 2021-10-31 08:51

cqxhq 发表于 2021-10-31 01:40
不用怀疑,就是光污,至于光污的来源,可根据自身环境、设备来排查。

对于您的理论,我持反对意见。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光污染造成的。我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环境是相同的,但拍出来的效果不一样,第一张暗角问题不知道成因,但第二张左下暗角确定为OAG的遮挡所致。
我引用下这篇文章(https://page.om.qq.com/page/O28jJCtZeWjS0K_mWFXEvk0A0))望远镜该这么选——聊聊决定望远镜“眼力”的光学参数及像差“成像圈这个参数很少会出现在科普级天文望远镜的说明书上。不过当天文爱好者从目视观测向天文摄影进阶的时候,这个参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任何一个光学成像系统在像平面能够优良成像的范围都是有限的,优良成像范围的大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文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设计、望远镜与照相系统接口的直径、甚至遮光罩的设计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优良成像圈的大小。一般来说,胶片或者数字影像传感器的幅面越大,所需要的优良成像圈也越大,反之则越小。当优良成像圈不足时画面会出现黑圈和边缘星点畸变”



Rayhoo 发表于 2021-10-31 09:33

人肉解析,31还在照片右边

HHHein z 发表于 2021-10-31 14:52

这显然没对准吧,我这8级光污染单张30秒还是能看到核心的,叠加几个小时轮廓也出来了。试试星桥法找一下吧

牧羊的ぃ老牛 发表于 2021-10-31 20:09

没对准吧,我当时随便拍了一张,都能隐约约看出来

有文化的包工头1 发表于 2021-10-31 21:45

黑圈还是和光污染有关吧,我的小黑在光污染环境就这个样子,减少曝光就能解决。

syshh 发表于 2021-11-1 08:19

脑瘫患者 发表于 2021-10-31 00:10
关键是为什么四周有暗角

这种不叫暗角,暗角是完全没有星点,成像光束打不到像面才是暗角,这种是渐晕,边缘减光了

有文化的包工头1 发表于 2021-11-1 11:12

syshh 发表于 2021-11-01 08:19
这种不叫暗角,暗角是完全没有星点,成像光束打不到像面才是暗角,这种是渐晕,边缘减光了

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syshh 发表于 2021-11-1 16:32

有文化的包工头1 发表于 2021-11-01 11:12
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外视场的光束被遮挡了,所以成像的时候会暗一些,是正常现象。

有文化的包工头1 发表于 2021-11-2 12:45

syshh 发表于 2021-11-01 16:32
外视场的光束被遮挡了,所以成像的时候会暗一些,是正常现象。

我的小黑就是这情况,怎么解决呢?外视场是指什么?只能用平场叠加解决吗?

syshh 发表于 2021-11-4 10:22

有文化的包工头1 发表于 2021-10-31 21:45
黑圈还是和光污染有关吧,我的小黑在光污染环境就这个样子,减少曝光就能解决。

和光污染无关。减少曝光了中间暗下来了,边缘亮度本来就低,所以对比得不太明显罢了。所谓渐晕是由于镜筒存在对光线的遮挡,造成了视野越边缘的光束成像的时候亮度下降得越多的现象。改善的话,拍平场吧。

iuciuc 发表于 2021-11-5 13:29

你用平场了吗?

sunnyWH-2020 发表于 2021-11-7 07:08

长风2021 发表于 2021-10-31 07:50
我用的盒子,已经校准完毕,请问那种偏差怎么调整?

盒子goto最后有个自动解析目标微调,目标会居中。你是导星镜连盒子解析还是主镜,如果是导星镜,就是导星镜没校准好,跟主镜不同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是因为光污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