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0 13:48

127SLT再战深空—M51漩涡星系


自前两天用M81初步验证了127SLT的深空性能后,昨晚尝试了更长时间的曝光,累计5小时拍摄了M51,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好到我甚至怀疑F12焦比的效率是不是过高了,远比理论计算来得要好,4级光害单张10分钟的曝光就能清晰看到M51的悬臂细节,极大增强了后续用127SLT拍摄深空小目标的信心。

拍摄设备:
望远镜:星特朗127SLT
赤道仪:艾顿GEM28
导星:ZWO 120mm F4 + ASI224MC
盒子:ASIAIR PLUS
相机:佳能70D改机

亮场600s*30,暗场*30,平场*30,偏置*60

Sugger 发表于 2022-3-10 15:08

我也一直說拍深空小目標要用焦距夠長的鏡子,大光圈是快,但太小也沒什麼細節可言

Sugger 发表于 2022-3-10 15:11

樓主可以拍下木魂星雲指環星雲這些看看

optical 发表于 2022-3-10 15:14

这个赞一下,长焦镜子拍深空除了慢一些真没啥,比如哈勃焦比是F27,刚发射的webb望远镜快一些,F20。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0 15:27

optical 发表于 2022-03-10 15:14
这个赞一下,长焦镜子拍深空除了慢一些真没啥,比如哈勃焦比是F27,刚发射的webb望远镜快一些,F20。

是啊,而且也没感觉焦比慢了影响有多巨大,并不是说f12的曝光时间真的要f5的6倍那么夸张,反而我感觉时间上的差距很有限。毕竟127SLT的口径比70SA大了一圈,感觉还是口径为王。

富足人生 发表于 2022-3-10 15:39

127马卡拍摄小星系成功很重要,佳能70D 画幅加上1500mm焦距换算成全画幅相当于2250mm焦距。我有个尼康1000mm 11的折返镜头(马卡结构),正在研究转接振旺294冷冻相机,换算成全画幅焦距是2000mm,和你的焦距接近,光圈还大了一点。我有信心了!http://app.imuf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http://app.imuf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0 15:45

富足人生 发表于 2022-3-10 15:39
127马卡拍摄小星系成功很重要,佳能70D 画幅加上1500mm焦距换算成全画幅相当于2250mm焦距。我有个尼康1000m ...

其实在天文摄影中,不同画幅换算等效焦距意义不是很大,小画幅就是把大画幅的图片截取中间一部分。真正影响分辨率和精度的还是镜头直径和焦距。我这张图也是在APS-C画幅上进一步裁切的,要算等效焦距得有5000mm了。

magichero 发表于 2022-3-10 16:08

牛掰,我有f10的c6,有空也试试

Krasus 发表于 2022-3-10 16:41

哇,这个细节确实很到位,牛!我觉得应该是赢在10分钟的单张上了,如果买台入门的EQ3D,不晓得能不能扛600s。哎,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啊,导星镜+导星相机+赤道仪+振旺盒子,4000打底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0 18:34

Krasus 发表于 2022-03-10 16:41
哇,这个细节确实很到位,牛!我觉得应该是赢在10分钟的单张上了,如果买台入门的EQ3D,不晓得能不能扛600s。哎,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啊,导星镜+导星相机+赤道仪+振旺盒子,4000打底

127SLT主镜桶很轻的,小赤道仪问题不大。单张5分钟的效果也很不错了。

沉浸 发表于 2022-3-10 19:29

感觉你已经把127的性能挖到极致了,你用事实证明,127拍深空的能力也不弱,并且小目标的细节上感觉还更胜一筹。如果早点看你最近的两个帖子,也不至于把127出了http://app.imufu.cn/public/emotion/face_043.png

Friderick2nd 发表于 2022-3-10 19:51

optical 发表于 2022-3-10 15:14
这个赞一下,长焦镜子拍深空除了慢一些真没啥,比如哈勃焦比是F27,刚发射的webb望远镜快一些,F20。 ...

欧洲极大望远镜F15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22-3-10 20:13

127马卡经典之作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0 21:11

Sugger 发表于 2022-03-10 15:11
樓主可以拍下木魂星雲指環星雲這些看看

这些目标更小了,有机会试试

小六哥 发表于 2022-3-10 21:36

学习了,深度好文

巨眼问苍穹 发表于 2022-3-11 11:58

焦比说的局限性太大了,而且远离了本质,完全是摄影概念的生搬硬套。
127F12用对角线2寸的相机拍会比127F6用对角线1寸相机拍差?像这种随便一个相机都能放得进去的小目标,口径就是王道,焦比都是扯淡!

3012255600 发表于 2022-3-11 13:45

看我成都6级光污染1小时C11HDF7下的M51效果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1 13:50

3012255600 发表于 2022-03-11 13:45
看我成都6级光污染1小时C11HDF7下的M51效果

口径才是王道

3012255600 发表于 2022-3-11 13:54

kinglytt 发表于 2022-3-11 13:50
口径才是王道

对头

ethanpan 发表于 2022-3-11 15:43

是的,127配个赤道仪完全可以的,我都后悔出掉了
另外我也是GEM28,真的不错,单张10分钟不脱线,下次准备尝试单张15,20分钟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27SLT再战深空—M51漩涡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