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fly 发表于 2023-1-13 22:48

贫穷拍星佬评测ASI462MM,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画质突破

本帖最后由 happyfly 于 2023-1-13 23:02 编辑

当127SLT遇上ASI462MM,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古语有云:既然技术无法突破,何不花钱在器材上寻求突破? 然古语还有云:单反穷三代,天文毁一生……
2022年12月中旬,我拿到了振旺新款黑白行星相机ASI462MM的测评资格,其实申请资格时,我挺忐忑的,因为我的行星拍摄设备是一套典型的平民装备——主镜星特朗127SLT,连配套经纬仪一起只要3000来块;赤道仪EXOS2,连电跟系统一起2600,主打的也是性价比;看到振旺群里动不动就星特朗C11、AM5赤道仪起步的大佬们,我这套设备实在有些羞于见人。
我何尝不想“花钱在设备上寻求突破”,但每每这个念头从我心头蹿起,我总会在低头看了看荷包后,把它狠狠一脚踹回去。
让我没想到的是,振旺给了我这个测评资格,理由居然是“127SLT是很多人的行星入门镜,评测结果有参考价值”。瞬间我泪目了,原来振旺没有高高在上,他们还在关注着我们这群贫穷的拍星佬,试图榨干我们口袋里最后一点银子——不,是给予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怀。 然后,我就收到了这枚崭新的ASI462MM。 在开封前,我特意去京东振旺旗舰店看了看ASI462MM的定价,到手价1580元,如果遇到618或者双11节日优惠,价格会更便宜。这在振旺行星相机产品线里处于中下端,属于“平民行星相机”这一档,再结合我自己的设备,我定下了本次测评的主题。
贫穷的拍星佬,用一套平民设备能拍出什么效果? 所以,本次评测没有高大上的C11,没有ADC(大气色差修正镜),没有滤镜,甚至我还专门选择了6级光污染区来拍摄,尽可能还原没钱拍星佬们的拍摄环境——别问我为什么对自己如此苛刻,没钱就是这么倔强!
评测正式开始,首先是开箱。
该怎么形容振旺的包装设计呢?高情商——保持了一致的设计语言,简洁大气!低情商——NND,能不能换下设计!设计师这样都能挣到钱?(官方弱弱回应,小厂商,真的没有专门的包装设计师) 是的,我和自己的224MC比起来,两个行星相机的外包装一毛一样,你不看标签,根本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拆开包装,依旧是振旺经典的骚红色,质感很棒,但这造型……还是和其他行星相机一毛一样,看来振旺真的是把一套磨具用终身的概念用到了极致;相机配了一个1.25寸T筒和一个广角摄像头,一根USB3.0数据线,一根ST4导星线,拆下广角摄像头,就露出了里面的1/2.8英寸的传感器。 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参数,这段不想看可以跳过(反正我也是复制粘贴的)…… 你只要知道,这是一台高效红外感知相机就行,相比振旺的入门级产品(如120系列),有更高的信噪比、读出噪声、量子效率,更大的分辨率就行;这些东西并不只停留在纸面上,在我测评时也得到了体现。
以上的话写在20天前,这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我本来是想用星特朗原装经纬仪来测评,但我刚架好设备,对好星,下楼撒了泡尿,回来就看到了漫天乌云…… 我居然尿了个遮天蔽日,我真是谢谢老天爷;于是遵循永不失效的开光定律,ASI462MM第一次出摊失败。
苦等20多天后,终于又迎来拍摄窗口。
这次我突发奇想,想更升级一步,把拍摄用的笔记本也省掉了,我想尝试用振旺盒子来拍行星。做出这个决定原因有三。
第一,作为拍摄设备的笔记本也是一笔不菲投资,而可以替代笔记本的振旺Mini盒子定价仅为1280元,可以让贫穷拍星佬们的设备预算进一步拉低;第二,笔记本出摊的最大问题是供电,电源也是一笔不菲投资;第三,因为懒,笔记本好重,盒子好轻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网上找不到振旺盒子拍摄行星的教程,我想挑战一下。(官方弱弱回应,ZWO微信公众号可以搜到一些行星摄影教程) 这次不用经纬仪了,用EXOS2赤道仪做脚,因为127SLT的DIY电调焦不好用,被我拆了,手调焦我要尽可能保证设备稳定性(听说振旺可能要出127SLT的电调焦座,资本家掏空贫穷拍星佬之心实锤了)。
所以这次评测的最终拍摄设备为: 主镜:星特朗127SLT赤道仪:EXOS2行星相机:ASI462MM对比设备:ASI120MC,ASI224MC 准备工作无需赘述,架设赤道仪,装镜子,挂盒子,调平衡,对极轴——我相信每个拍星佬都已经是熟练工(这个步骤实在不会请搜教程,一搜一大把)。
这是一个满月夜,所以今晚计划拍摄两个目标,火星和月球。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这是我第一次用黑白相机,我的深空拍摄主相机是振旺的ASI294MC,也是一台彩机,所以我的感受更多来自主观。
以下是盒子拍摄行星的流程。
调试好设备后,先不要急着怼上行星相机,先用大焦比目镜目视,手动操作赤道仪大致对准目标后,再点击盒子上赤道仪操纵器精细调整赤道仪,把目标移到目镜中间,点击跟踪后,再更换行星相机。
这样做是因为行星相机相当于4MM目镜,直接用寻星相机很难寻找目标(在SLT127上,相当于放大了375倍,视场范围极其狭窄)。
盒子界面选择视频拍摄后,对焦。 随着焦点的清晰,一颗黑白火星终于出现在我的手机屏幕上,稳定度比起127SLT的经纬仪高得一匹。
这里,我遇到了拍摄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盒子的默认视频格式是MP4,但在我拍了几段后,发现MP4没有保存在盒子里,白白耽搁了半个小时。在把拍摄格式调整为AVI后,我终于成功地第一次用盒子,进行了行星拍摄。 后来才知道,MP4是保存在手机里的,作用是给大家拿来装bilibili……果然在手机里找到一大批MP4视频,而AVI格式的视频则保存在盒子里。如果想手机和盒子里都保存视频,建议设置时选择MP4+AVI格式。
然后我换上了巴洛镜,由于3倍巴洛镜超出了127SLT的极限分辨率,画面拍出来会一片糊,所以我选择了2倍巴洛镜(也是便宜货,星特朗omni2X)。 ASI462MM最小分辨率为480X360,火星的单个视频序列我拍摄了5分钟,平均每秒20帧,也就是差不多6000帧,最后我用这6000帧在ASIStudio里进行叠加锐化后,得到了最终成片,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表面细节。 对比同一天用振旺ASI224MC彩色相机拍摄的火星效果,ASI224MC最小分辨率为320X240。 这张是没加巴罗的,去掉巴洛后光圈的加倍让整个星体更亮一些,锐度也更高。
可以看到,虽然ASI462MM拍摄的图像没有颜色,但因为有分辨率和感光元件加持,照片细节明显比ASI224MC高。如果ASI462MM要拍出颜色,就需要购买滤镜,可惜我没有……贫穷让我如此倔强。 拍摄完火星后,我开始自己的第二个目标——月球。
我制定的计划是单独拍摄月面局部,局部叠加后,在PS里进行自动拼接。这样以ASI462MM的靶面,我需要拍摄20多段月面局部视频。 这时我遇到这次拍摄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首先是Mini盒子拍摄1080P视频帧率过低,1080P的AVI预览录制只有7帧左右,甚至偶尔会掉到3帧(火星用低分辨率拍摄,问题没暴露)。
后来咨询振旺官方,官方解释Mini盒子由于硬件局限性,确实存在帧率低,传输效率慢的缺点,为了保证AVI格式的写入速度,还会限制帧率 ,不过现在官方已经全面提升AVI写入速度,拍摄视频的帧率会进一步提高,大家更新固件后就会发现。与此同时,保存到U盘也会影响帧率。
虽然官方给出了解释,但我还是建议想以振旺盒子作为拍行星主力设备的各位,请尽可能选择硬件更强,且有USB3.0接口的Plus版本,朋友实测Plus版本的AVI写入速度有20帧。 其次是盒子内存不够, 1080P分辨率的AVI视频1分钟约1G,而Mini盒子的实际可用容量只有20G左右,不够我拍摄完整个目标;好在我随身带了个U盘,但无奈盒子不能删除U盘里的文件,U盘空余容量也只有8G,无奈,我只得从单段计划拍摄1分钟改成30秒。
拍摄帧率本来就低,拍摄时长也不够,对最后的叠加出图效果的的确确是有影响的。 拍摄月面现场实拍。 最后拍摄完毕后用AS!3叠加(其实和用ASIStudio叠加效果大差不差,主要是我习惯了),叠加完成后用RegiStax6进行锐化,就得到了如下的细节满满的月球表面。 这个流程建议大家在B站搜“摄影师看”的月面拍摄教程,极其详细,我就不赘述了。 单张图片分辨率1920xX1080。 最后在PS自动拼合,随便拉拉对比度,我们就得到了一张细节满满的月面。 和我以前用ASI120MC彩机用同一方法拍摄的月面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ASI462MM在高分辨率+高读出噪声+黑白高效率的三层Buff加成下,细节表现力,宽容度等明显比我以前用ASI120MC+2倍巴罗镜拍出来的月面细节更清晰。
最后总结: 今天的拍摄装备是纯平民装备,总价值大概8500元(主镜是127SLT 3000元,EXOS2赤道仪+电跟2600元,振旺Mini盒子1280元,ASI462MM是1580元,巴罗镜85元),但相机带来的拍摄素质提升即使在这套平民设备上,也能肉眼可见。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的贫穷拍星佬,已经拥有一套127SLT,用着振旺的入门级行星相机,并且追求拍摄画质的提升,我建议你优先升级相机。 毕竟ASI462MM比ASI120MC-S,只有400元的差价,即使再加上800多元的LRGB滤镜,差价也才1200元,这1200元能让你的行星拍摄画面上一个档次。
而如果用升级主镜来提升画质,127SLT和其上位型号星特朗C8相比,有近4000的差价;什么?你说150SLT?呵呵……人傻钱多速买!
从本次评测可以看出,即使是入门级的127SLT,在高分辨率黑白行星相机的加持下,也能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而暂时不用勒紧裤腰带换主镜。 — END —

孟尝君 发表于 2023-1-14 08:01

127SLT是很多人的行星入门镜,评测结果有参考价值。

孟尝君 发表于 2023-1-14 08:04

“127SLT是很多人的行星入门镜,评测结果有参考价值。”为振旺的务实点赞!相信普通天文爱好者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受经济条件所限,不纠结拍摄装备,寻求技术突破也是较为现实的方向,为楼主探索和分享精神点赞!

Raylpp 发表于 2023-1-14 13:24

大佬,都上盒子了,直接拍一张解析然后goto再调整不就好了,还整啥目视找目标

happyfly 发表于 2023-1-14 17:24

Raylpp 发表于 2023-01-14 13:24
大佬,都上盒子了,直接拍一张解析然后goto再调整不就好了,还整啥目视找目标

127焦距太长了,同画面星点很少,解析经常失败,不如手搓

flashmx2019 发表于 2023-1-14 20:58

我也用127slt拍摄日月行星,个人觉得笔记本电脑比盒子更好用

xinghai 发表于 2023-1-14 22:14

感谢楼主分享!

happyfly 发表于 2023-1-15 13:49

flashmx2019 发表于 2023-1-14 20:58
我也用127slt拍摄日月行星,个人觉得笔记本电脑比盒子更好用

笔记本比盒子好用,但大呀

刘智韬 发表于 2023-1-16 14:49

这不是振旺光电的文章吗?

happyfly 发表于 2023-1-18 10:24

刘智韬 发表于 2023-1-16 14:49
这不是振旺光电的文章吗?

官方转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贫穷拍星佬评测ASI462MM,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画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