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7改机在不同温度下暗场的表现(不严谨测评)
夏天到了,每次出摊回来,图像后期预处理以后背景都是红绿色的噪点,看了一下暗场拍摄时温度大概都在二十几度了。想了一下,如果能在低温下拍摄,暗场是不是会有很大改善,但是手里又没有天文冷冻相机,于是就做了一个对比试验:首先在室温下,a7改机,iso100,曝光300秒,看了一下温度26°C;然后关机放入冰箱冷藏1个半小时,冷藏温度4°C,一个半小时后开机,相机在冰箱里面,同样参数,曝光300秒。然后在pi中用blink打开,发现4°C的噪点比26°C时少了很多,然后截了一个图,附在下面;当然室外拍摄也不可能带个冰箱,通过这个实验也加强了我购买天文冷冻相机的决心。暗场主要抠的是热噪声 当然是温度越低越好。。 预处理以后背景就不应该有椒盐噪声了啊,不是温度高不高的问题 感谢楼主分享!可尝试添加usb冷却扇? Garth天卜 发表于 2023-6-18 18:13
预处理以后背景就不应该有椒盐噪声了啊,不是温度高不高的问题
你这是理想情况,实际情况是拍摄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相机温度也在变化,拍摄暗场时的温度与天体拍摄时温度不一样,这样暗场扣除根本不准确。
xinghai 发表于 2023-6-18 23:16
感谢楼主分享!可尝试添加usb冷却扇?
谢谢你的建议,我已经买冷冻了
xanawang 发表于 2023-6-16 11:26
暗场主要抠的是热噪声 当然是温度越低越好。。
我没有冷冻相机,想买冷冻相机,但是又不知道有了冷冻能带来多大提升,是否值得去买,毕竟冷冻也不便宜,所以才做了实验。
flashmx2019 发表于 2023-6-20 09:08
你这是理想情况,实际情况是拍摄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相机温度也在变化,拍摄暗场时的温度与天体拍摄时 ...
我当然知道温度会变啊,暗场优化不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吗?PI和Siril都能做暗场优化呀。而且校准不成功的话还要做cosmetic correction。这都是预处理要做的事,预处理完就不应该有椒盐噪声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