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的3项特有“生理印记”
发信人: yaclear (清一), 信区: Geography标题: 炎黄子孙的3项特有“生理印记”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Nov 21 19:42:41 2007), 站内
炎黄子孙的3项特有“生理印记”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
一是铲形门齿。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我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8.4%,黑人只占11.6%。
二是青斑。新生婴儿的尾骶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我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二岁时褪去。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都没有这一特征。
三是内眦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旧名“蒙古褶”。我国大部分人有这种褶,而外国人却无此褶。
人类学家判断,这三项印记,是由炎黄祖先遗传而来的,其中铲形门齿可追踪到旧石器时代的远祖。
炎黄子孙属黄种人,身材中等,肤色淡黄至棕黄,头发黑而直,眼睛深褐色,鼻子宽高中等,面部扁平,嘴唇不厚不薄,身上体毛稀少,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人的容貌特征。但中国南北两地的人们,容貌特征还是有区别的,一般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北方人,一般眼裂开度较窄,位置呈上斜型的较多,即通常说的“丹凤眼”;蒙古褶发育显著,鼻型高而窄,嘴唇较薄,面形高而宽,头形短而宽,身材较高。长江以南的南方人,一般眼裂开度较大,外形显得圆而大;蒙古褶不明显,鼻型低而宽,嘴唇较厚,面形低而稍窄,头形略长而不宽,身材较矮。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 有个地方的方言(不计得具体是什么地方了)把毛头小子叫“青沟子”,就是源于LZ所说的第二个特征。
请再说说炎黄子孙的心理特征。 引用: ALMACH 在文中说道:
有个地方的方言(不计得具体是什么地方了)把毛头小子叫“青沟子”,就是源于LZ所说的第二个特征。
请再说说炎黄子孙的心理特征。
可以看看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 炎黄子孙总会有印记的::070821_04.jpg:: 原帖由 ALMACH 于 2007-11-26 06:31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地方的方言(不计得具体是什么地方了)把毛头小子叫“青沟子”,就是源于LZ所说的第二个特征。
请再说说炎黄子孙的心理特征。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也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