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00:36

「香港、内蒙古天文交流互访2007」纪实

「香港、内蒙古天文交流互访2007」纪实   刘佳能

「香港、内蒙古天文交流互访2007」是在2007年8月举行的一个中港天文交流活动,主办双方是香港天文学会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天文爱好者协会,以下是整个活动的详情。首先是两款专为这活动而设计的海报和一张横额。

[ 本帖最后由 newcanon 于 2007-12-26 20:54 编辑 ]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17

缘起:
香港空气污染愈见严重,「蓝天」、「星空」离开我们愈来愈远。观星条件转坏,令年中可以观星的日子少之又少,最直接的结果是,近年到外地观星拍摄成为了天文同好的一个潮流。内蒙古是国内观星条件最优越的其中一个地方,从2004到2006年,本会会员便连续三年到内蒙草原观星,而内蒙的接待单位便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天文爱好者协会。数年的交往,笔者一直有着感概:香港的天文同好,不少有着最优良的仪器,但年中我们可以观星的日子却少之又少;内蒙晴天率高达三分之二,但观测仪器相对落后,通过简陋的仪器,他们往往不能看见日月星晨最真实动人的面貌。
6.5等的星空、草原上180度的银河,我们都见识过了,但是对他们来说,很难想象在没有月光且没有云下,香港的夜空为何会连一颗星也没有;而我更相信,高精度、大口径望远镜下的日月星辰,只能够用眼睛来体会,要让内蒙古的天文同好有这份体会,便必须把他们带到香港。
经过数年的交往,双方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006年9月,本人仅代表香港天文学会邀请内蒙古呼和浩特天文爱好者协会,合办一项名为「香港、内蒙古天文交流互访2007」的大型交流活动。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19

目的:
促进香港与国内天文团体的学术文化交流,普及天文教育工作。

计划:
邀请内蒙古代表团于2007年8月访问香港,为期4天。参观、访问香港的天文团体,实地考察香港的天文设施,并在尖沙嘴星光大道举办路边天文,直接参与香港的天文推广工作;随后,主要由香港天文学会组成的代表团回访内蒙6日,首晚连同内蒙古的同好在内蒙首府呼和浩特举办路边天文,直接参与当地的天文推广,其余时间在颚尔多斯草原举行天文交流会。

前期筹备工作:
由去年9月开始,笔者跟内蒙就这个活动的每项细节磋商,商谈的内容包括:活动形式、举办日期、内蒙古代表团留港日数、到访人数、到访名单、行程方案、住宿安排、交通安排、财务安排等。

后期筹备工作:
后期筹备工作由今年3月开始,主要是香港方面的工作,内容包括:筹组工作小组、发出邀请函件(内地、香港)、制订财政预算、制订行程、联络参观机构、落实内蒙同好各项参观安排、落实交通安排、制作海报、宣传等,并为香港访问团订购来回内蒙的团体机票。整个筹备工作的重点放在内蒙访港安排上。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20

主办团体:
香港天文学会
内蒙古呼和浩特天文爱好者协会

协办团体:
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
保良局梁周顺琴小学下午校

参与团体:
坐井会
星汇点
香港太空馆
香港中文大学天文学会
香港理工大学天文学会
香港城市大学天文学会
香港大学学生会天文学会

内蒙代表团访港日期:2007年8月2日至5日
内蒙代表团访港活动:
8月2日:机场接机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

可观中心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23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天文晚会
主题:学界天文推广
时间:晚上7时至10时半
对象:公开天文团体会员、大学天文学会会员
参加人数:60多人
因为天气关系,内蒙同好的航班延迟了约6小时起飞,在傍晚才到达香港。甫到达即驱车前往晚会场地。当晚安排了6个简短的讲座,分别由内蒙古的张瑶小姐、张翔先生和香港的梁志明、锺志民、梁淦章、彭诩怡同好,讲述了两地在学界天文推广的情况和所面对的困难。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26

当晚有天文照片展览,也有到会自助餐招待远方的朋友。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29

8月3日:参观可观中心

中文大学

香港大学

金紫荆广场

香港太空馆

尖沙嘴星光大道路边天文

夜游旺角

可观中心

由于内蒙同好留港时间有限,笔者为他们安排的参观活动异常紧逼,当天早上7时起床,梳洗、早餐后便开始参观行程。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35

参观完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便驱车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拜访中大天文学会。由于新亚天文台正在维修,我们只参观了位于崇基书院邓雁玲科普中心的两所小型天文台。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39

于中大午膳后,便驱车到香港大学,参观、拜访香港大学学生会天文学会。此行除交流并参观了该校的16吋镜外,还见识了该校的迎新活动。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43

本来在筹备过程中,港大同学曾表示,当日是他们迎新活动的最后一日,校园「立立乱」,建议改期,可是我认为这正是难得的机会,让内蒙同好看到香港大学最真实的一面,这环节更丰富了交流的内容。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45

在前往太空馆途中,笔者安排他们在湾仔金紫荆广场停留了20分钟,在天文参观活动以外,也让他们感受了一下当普通游客的滋味。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46

在湾仔海旁遥望对岸的九龙半岛。由5月到8月,香港遇上过去十多年最晴朗的天气,日间差不多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可说是天工造美。不过这种日子只是少之又少。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47

空气污染,构成了观星一个很大的障碍,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刻,在九龙望向香港岛就是这个模样。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49

参观太空馆,除了观赏天象电影、全天域电影、参观展览厅外,在馆长陈己雄先生亲自带领下,还参观了蔡斯天象投影仪与制作天象电影的地方。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54

星光大道路边天文
参与香港的路边天文,是他们此行的重点活动。当晚天晴,由7时30分至9时30分,20位内蒙朋友分为2至3人小组,站在每枝望远镜旁边讲解。由于星光大道是内地游客必到的地方,有了这批说流利普通话的外援,天文推广工作可说事半功倍,而且这是历史上首次中港合作的路边天文活动,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这个安排更可以让到访朋友看到,每晚8时在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幻彩咏香江激光表演,可说一举数得。
在规模上,虽然这只是一个较小型的路边天文活动,但出动的望远镜并不少,除了本会的8.5吋折射镜、保良局梁周顺琴小学下午校的14吋折反射镜,其它同好带备大小口径的望远镜共约10枝,气氛很好,非常热闹。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57

全香港最大的折射望远镜,口径21.3厘米,F12.5,焦长2660毫米,不动点高两米多,每次运送、架设都需要4个人。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8:58

多得一些爱好者的支持,每次有人发起路边天文,都会自发带来大大小小的望远镜,身兼讲解员,一站就是一整晚。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9:00

通过望远镜去看看远方的东西,是人普遍的欲望,老的少的都没有例外,只是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接触望远镜。有了路边天文这样的活动,任何人路过,只要他喜欢都可以通过望远镜看上一眼。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9:23

虽然在维多利亚港两岸璀璨的灯光下,可以看的天体不多,但除了木星以外,司徒冠铨(就是论坛里的BUG)说,这晚他也找到一些比较亮的深空天体给内蒙的朋友看。

newcanon 发表于 2007-12-26 19:24

能够与20位来自内蒙古的天文同好一起在香港推广天文,是一个很难忘的经验,离开前我们在讲坛前面大合照。有点遗憾的是,离开得比较匆忙,大队没有在大折射镜旁边留影。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内蒙古天文交流互访2007」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