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望远镜的出瞳距怎样计算?谢谢
[问题] 请问望远镜的出瞳距怎样计算?谢谢 和光学设计结构有关系例如:
PL 目镜约为焦距70%,
无畸变目镜为80%,
K式目镜为50%。 哦----我想问的是双筒镜-----没法从基本参数算出来吗? 没有办法计算 可以测量一下:
用一小张薄的白纸(半透明),望远镜对向窗口的光线,把白纸放到目镜附近,则光线会会聚成一个光斑。前后移动白纸使得光斑最小、边缘清晰,则光斑直径为出瞳、白纸到目镜片的距离为出瞳距离。
摘一段书:
.....通常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焦距长得多,即入瞳离目镜教远,故出瞳位置一般是位于目镜的后焦点附近,其位置可以用成像公式求出:出瞳距离位置和目镜后焦点的距离=-镜焦距^2 / 物镜焦距
例如物镜焦距160mm,目镜20mm,则出瞳位于目镜后焦点以后2.5mm.实际上,由于像差的影响,实际出瞳位置要变化一些.如果系统存在渐晕,则最大斜视场光束中心线经目镜出射后与光轴的焦点到最后透镜表面的距离即为眼点距离.眼点位置与出瞳位置是不相同的,眼睛放在眼点位置更便于观察最大时常,但习惯上也常把眼点距离称为出瞳距离.
...... laser:您转的这段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望远镜只要设计合理,“出瞳距离位置”与物镜的焦距无关!因此,公式中只要出现物镜焦距,就是错误的。
我还是贴全了吧
下面这段是上面那段后面紧接着的一段,干脆敲全了.由于在仪器中目镜的出瞳距离随物镜入瞳位置不同而改变,不便于讨论,又由于目镜的出瞳位置距目镜焦点距离一般不大,故在讨论目镜本身的性能时,按出瞳位置在目镜焦点上考虑。出瞳距离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目镜焦距的大小,另一方面决定于目镜的形式。可以取出瞳距离与焦距之比(相对出瞳距离)标志目镜型式的出瞳距离的特征。比值大者即出瞳距离较长。不同的目镜形式,此比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多数目镜此比值在1/3~3/4范围内。少数目镜比值可达到1,甚至超过1。当目镜焦距较短,或要求出瞳距离大时,就要选取相对出瞳距离较大的目镜形式。
斑竹的概念是错的,至少是不严格的:) 现代短焦望远镜由于往往加入了内置的巴罗镜使得出瞳距离可以大大长于焦距(当然事实上也是延长了物镜焦距),比如Vixen 2.5mm 的LV目镜出瞳距离就是20mm laser:对不起,是我看错了。
我以为您转的公式是直接求出“出瞳距离位置”,事实上是“出瞳距离位置”和“目镜后焦距”的差。因此,我收回上面的帖子。
但问题是,不同的目镜,其“目镜后焦距”到底是多少,还是不能一概而论。alexhy 开始就给出了几个传统目镜的数据,但对于现代高级目镜则另当别论。例如对于Vixen LV系列,无论焦距是多少,出瞳距离都是20mm。 是啊,这就看设计者的功夫了。
呵呵,没什么对不起的,大家讨论问题增长知识么。我也收回我的话。:)
以前我在这儿也问过出瞳距离的问题,最近看了一些光学设计的书,呵呵,太麻烦了,那么多的像差什么的,虽然还没看晕,可是已经决定不再看下去,太专业了,对于使用者来说,知道上面这些基本上够用了。 VIXEN 的LV目镜实际上是2片结构的增倍镜+5片结构的爱尔拂目镜结构,
在设计的时候,只要改变了增倍镜的焦距,那么LV目镜的合成焦距就改变了;
例如:
爱尔拂目镜出瞳都是计算好的20mm距离,所以整个LV目镜的出瞳也是20m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