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 绝对的谬论
水之所以会沸腾 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 水中都会有很多微小的颗粒物 如尘土。当水温达到100度时 水会变成水蒸气 通过附着在这些微小的核上 越聚越多从而形成气泡。 楼主所说的 气泡是空气算是天大的谬论。 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只需一个相对干净得烧杯,和相对纯净的蒸馏水。将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 即使水温到达100度也不会沸腾 取出烧杯,将少量粉末置于水中(注意保持距离) 水会霎时间变成许多沸腾的小气泡。甚至会溢出烧杯。 原帖由 bearlike 于 2008-1-29 01:13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水之所以会沸腾 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 水中都会有很多微小的颗粒物 如尘土。当水温达到100度时 水会变成水蒸气 通过附着在这些微小的核上 越聚越多从而形成气泡。 楼主所说的 气泡是空气算是天大 ...
我有说气泡就是空气?事实上气泡是水蒸汽和空气的混合,其中空气才占极少一部分。你所说的加入少量粉末就能产生大量气泡,这个是肯定的,因为粉末中含有大量的空气。
[ 本帖最后由 邀月客 于 2008-1-30 16:23 编辑 ] 实验证明,你在此灌的水已经爆炸了。 的确是有这个事实的!我以前在某本书中看到过!yct58.gif 不是爆炸,是暴沸,可以把水用超声清洗器振一下,空气就能除去大半。然后再加热试试看...... 水里有杂质才会沸腾,不是因为空气什么的
加热纯净水可以到100度以上 原帖由 Wie 于 2008-3-4 01:23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水里有杂质才会沸腾,不是因为空气什么的
加热纯净水可以到100度以上
我天天喝的就是纯净水 所谓的纯净水,都是商业推销用语,可以去查它是否属于检验合格的定义,不会把一切不是水分子的东西都清除到零含量。
另外,人因为洁净空气无害、难回避,就熟视无睹,其实把水暴露在环境中,它就会溶解一些空气进去,哪里还“纯净”呢。煮开水的时候注意观察,锅壁逐渐出现很多小气泡,那就是温度升高造成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就析出了。
还有注意一般的自来水,煮到几乎开锅的时候,水面经常出现一层小气泡,象一块“浮云”,这是在水沸腾前还能析出的最大量的空气玩的把戏。然后,气泡们经常会闪电般地几乎同时破裂消失(有时候可以观察到间隔一两秒的两三次),发出Pi的声音,再后来,水很快就开锅,大翻腾起来了。::10:: 我可不是说的饮用纯净水,上次看中央10台的一个节目里就是这样演示的
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会超过373.15k的,假如会发生楼主所说的事情,那热力学第一定律只好破产,搞不好连第零定律也宣告破产..... 没有说水的沸点超过100℃。但是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确可以超过100℃而不沸腾。这跟热力学第一定律不矛盾。只能说楼上看贴不认真,原因都解释过了。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标准大气压下水可能不沸腾这是客观事实。[ 本帖最后由 wlbx 于 2008-3-6 23:03 编辑 ] 原帖由 弦洞 于 2008-3-6 21:15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会超过373.15k的,假如会发生楼主所说的事情,那热力学第一定律只好破产,搞不好连第零定律也宣告破产.....
注意核查那个定义的逻辑基础和判据、定义适用范围。
一种纯度不追求理论上绝对化的(因为定义动机是允许或者当时不知道有杂质且该杂质能显著影响热力学特性的服务于日常生活及真实环境工程设计,以及匹配于当代认知水平和研究深度)样本,为其研究目的而定性定量描述,如果忽略之,直接套解到绝对纯净的讨论条件中评论,就可能变成假命题了,所构建的逻辑体系看来要调整一下才好运转哦。
比如假设绝对纯净的一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果然沸点375.150000000000000K,那么能够说“水”的“沸点”当保证处于标准大气压下时,无论其他讨论条件怎么变化,都是这个数值吗?
当然是绝对不能如此陈述的——单独的一个水分子,难道不是“水”吗?,它的“沸点”是多少?怎么理解“沸点”这个概念?如果单独一个水分子被判定没有“沸点”这个物理性质,那么任何被定义为“水”的物质,岂不该判定照样也没有讨论“沸点”的资格?
再来一个命题,上述“水的沸点”的讨论,其实该是“水这种物质,当它所受外部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时,它被加热到气化时的温度”吧?那么,询问质量等于一万个太阳的水们时,外部对它施加1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影响,它的沸点是多少?这个问题该如何讨论呢?这个水们是否能够存在呢?
关于一些所谓的物质的物理特性的表述,其实都涉及研究者的表述动机,而动机引发自对应的不可匹配一切讨论和应用条件的当时(或者预测、计划的)认知目的,就处在对各种物理因素有特定考虑(认为有影响而试图对付,或者认为无影响而视同不存在,或者当时根本不知道它存在而不防备了)的背景中,不能把对应的研究结论直接作为其他研究背景中的逻辑判据,有时换了讨论条件甚至连参考价值都没有(比如讨论生活环境人口密度时研究发现人多到1.02人/平方米,那么可以说在每个面积0.5平方米的范围内会发现0.51个人?该是活人劈开剩一半又多得一截小腿肚子?)。
类似的例子其实很多,比如经常说混凝土虽然结实但很脆,实际上那是宏观上建筑工程应用的物质团块,里面有大量不该定义为“混凝土”的水和空气,而且也不要求把任何空隙都填满,就造成微观上的力学联结紧密程度不达理论上限,抗压抗拉弹性性能一般显著偏低(低就低,制造这样的相对低强度团块成本不高,而且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了,按必须实验室严格条件极高成本制造的团块来标称才没有服务功能),但创造不好推广的制作条件,却能得到力学性能“异常”的极优质混凝土成品,可以当弹簧使用,而且没有让关于混凝土的不同讨论条件应用背景下的研究变成垃圾,甚至很多泥瓦匠到现在都不知道混凝土可以这样捣鼓。 纯净水没有凝结核,不会产生气泡。 楼主说的是爆沸吧。。。以前听别人讲过。。。但从没看到过、、、::070821_05.jpg:: 原帖由 sumong2005 于 2008-1-14 16:58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去桑拿都有云雾室拉?????::070821_13.jpg::
还有小姐吧? ::070821_18.jpg::有这回事。。?物理老师咋没说过??/ 过热水。很纯的水,烧开后放凉,再次慢慢加热比较容易发生。 怪不得化学反应中加热制取蒸馏水要加沸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