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暴雪忆起的旧文——南方周末:《这一刻 人类命运相连》
暴雪狂风严寒受困,本应是身处东北的自己常见的但去年的3月4日,半米多深的积雪,已经感到恐惧
——那一晚,守着新闻热线,所有新闻线索都不成为新闻
看到了天涯论坛里广州志愿者和当地情况的描述,
如果事情真的如此,我相信
如果把我所在的城市瞬间和广州换下位置
我相信,即使这座久经风雪考验的北方重镇,不会比广州做的更好。
各地的媒体都在说暴雪的事情,讨论着捐款的途径
这几天也狠狠关心了一下相关的新闻
有一种感觉:这一刻,中国命运相连
广州的故事,让人觉得,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想到了2004年南方周末最后一期的《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
原文写的虽然是印度洋的海啸
但表达的,同样是灾难中的人类基本情感
人类的基本情感是相通的,这,就足够了
没有南香红的文笔,无法改动这样的文字描述我们的暴雪,
来展现人们的企盼,窘迫,凄苦,当然还有希望
贴出原文,只是为了表达,这一刻,中国有良知的人们
同样会命运相连。
自认平素理性,决定,感性一次。
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
地球上总是灾难不断,但是如此集体的大规模的死亡,如此突如其来的毁灭还是让人目瞪口呆。
死亡从大海的深处鼓涨起来,黑色羽翼张开来笼罩了陆地。“一切深渊皆因断裂而成,宇宙有深渊,人也有深渊”,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把7万人的生命带入了黑暗的水底。
在这个世界上,人不是惟一能够流泪的动物,不是惟一能够感受痛苦的动物,但人类却是最能细腻体味痛苦并准确地表达给同类的动物。
灾难就在这一时刻把恐惧、死亡、痛苦与眼泪展示给人类。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文明已经走得很远,人类总是高昂着头颅骄傲地思考,并让思想长出坚强而自信的翅膀。
灾难就是这一时刻打击人类的尊严,让屈辱深深烙入人类的心灵。
当灾难超越了国家、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的时候,这就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
一位母亲,一次失去了五个孩子,那向上苍伸出的祈求的双手和痛不欲生的表情,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懂;一个孩子,大大地睁着眼睛张着嘴,死去的瞬间带着永恒的疑问和惊讶,这是替整个人类向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发出的追问。那么多的生命在一瞬间寂灭了,那么多的家庭永久地破碎了,尽管这个地球被划分为五大洲和许许多多的国家地区,尽管人类因为信仰、种族而彼此分离,但在这一刻,人类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
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
灾难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它提醒苦难是人类不可摆脱的命运。人类的整个文明之途都伴随着苦难,自然制造的苦难和人类自己制造的苦难。而人类每一前行脚步又无一不在努力战胜苦难。但在种种苦难之中,越来越多的足以毁灭地球的仇恨才是人类最大的灾难。人类不可以越来越走向分离和敌对,在如此威猛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需要彼此的温暖,彼此的救助。
灾难提示着人类的脆弱。我们的个体生命是脆弱的,我们人类所组织起来的社会也是脆弱的。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类的社会组织系统并没有给人类提供更多有效的庇护,人类也远远没有强大到把握世界万物的程度,人类还必须保持敬畏,学习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灾难更重要的是提示着爱。一对蜜月中的夫妇,在度过劫波之后说,他们惟一向世人诉说的是,面临死亡,他们的眼神没有0.1秒的分离。这让他们获得了面对今生今世所有灾难的永恒力量。爱也是整个人类永恒的力量,但是人类常常将爱忘记,人类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总是忘记最重要的事情。这永久改变了亚洲版图的海啸,挟带着相当于300倍核弹爆炸的能量而来,人类拿什么与之抗衡?除了爱还是爱。
灾难提示着人类亦不可以放弃希望。在孤独无援的时候,人类还应该保持对生命和生活的珍惜和希望的追求,有了这希望人类就有了脱离苦海的可能,人类就总能从毁灭性的打击中重新勃发生命的力量。
埋怨或者咒骂,已经没有意义
事实已在那里,公道自在人心
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正道
向广州的志愿者们致敬!
页:
[1]